連綿巍峨的秦嶺,山高云遠,空谷幽靜,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在秦嶺深處棲息著多種多樣的生物,其中有一種名叫狗獾的動物,長得像狗,卻是鼬科動物。
在鼬科動物中,狗獾算是大個子,全身毛茸茸的很顯胖,面孔上白色與黑色相間,脖子短到看不出,四肢雖短卻強壯有力。
狗獾住在地下,洞穴四通八達,而且功能劃分十分講究,在平時生活中也很注意衛(wèi)生,是個會享受的動物。
01住在“地下城”,臥室設有通氣孔,還有專門的衛(wèi)生間狗獾最擅長的事就是挖地洞,你別看它四肢短,但爪子卻很長。它在林子里,找到建房地址后,就開始挖洞,發(fā)達的前肢不停地刨啊刨!
勤奮的狗獾,不會滿足于一個地洞,而是會挖出10多米長的地道,再挖出多個空間,留有多個出入口,可以自由進出。
不得不夸一夸狗獾的挖洞技術,可謂一流啊!挖出了地道后,又挖出一個空間作為前廳,接著是臥室了,臥室的設計更講究,不但大小適中,而且留有通氣孔,可以通風換氣。
狗獾的洞穴不但講究,而且洞壁光滑整潔,簡直就是一個地下城堡了!神奇的是,狗獾還在主洞穴外邊挖一個專門的衛(wèi)生間,真是個愛干凈的好動物。
像旱獺、鼠兔等穴居動物也十分擅長挖洞,但它們的地洞四通八達是為了生存,逃避天敵。然而對于狗獾來說,挖地洞是為了生活,里邊寬敞舒適,住著十分享受。
02每次回家都要清潔爪子,在固定地方排泄地下城堡建造好之后,狗獾依舊忙個不停,進進出出的,一趟趟地運輸干草進去。原來,它在臥室里鋪墊干草,讓臥室里更松軟、暖和,睡覺時舒舒服服的。
使用時間長了,干草會變潮濕或腐爛,狗獾就會搬新的干草將其換掉。雖然挺辛苦的,但狗獾覺得為了生活,都是值得的。
狗獾一般晚上出洞去覓食,什么都吃,不挑食,植物的根莖、蚯蚓、蛙類、小魚等,還喜歡吃狼吃剩的食物,保管不會讓自己餓肚子。
到了凌晨四點左右,狗獾就回家休息了。在外邊的時候行動迅捷,回到家附近卻慢慢行走,還會在洞口處停留一會兒,清潔干凈爪子,梳理整齊毛發(fā)之后,才進去睡覺。
無論是在洞穴里休息,還是在外邊覓食,狗獾都會在固定的地方排泄,難怪要設專門的衛(wèi)生間了。
狗獾在洞穴里出生,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洞穴里度過,所以時不時總要修葺洞穴。而且狗獾十分戀家,如果沒有意外,會在一個洞穴里一直生活下去,而且還會傳給下一代繼續(xù)使用。
03還讓貉給它守門,有危險就發(fā)出警報你還別說,狗獾真是生活得挺滋潤的。更神奇的是,犬科動物——貉,還自愿給狗獾當門衛(wèi),給它看大門,這待遇真不是所有動物都能有的。
貉也住在地洞里,冬季還要冬眠,但它不擅長挖洞,當狗獾在辛苦挖洞時,它會幫忙把土運到洞外邊,還會銜來干草給狗獾用。狗獾接受了貉的好意,就說明同意貉在自己的洞穴里居住。
通常,狗獾住在里屋,把前廳讓給貉住,讓貉給它守門。而貉也會安安分分地住在前廳,十分靈敏機警,外邊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大叫著發(fā)出警報,然后匆忙逃竄。
住在里屋的狗獾,聽到貉的警報,就可以提前從洞穴里別的出口逃走,免遭侵害。
結語自然界中,很多同科同屬的動物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甚至同類之間會因為地盤、食物而爭斗,但是貉卻能與狗獾在同一個洞穴里生活,和諧相處,并且互幫互助,實在少見。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大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央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