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鷹(學名:Accipiternisus)屬小型猛禽,體長30-41厘米。雌較雄略大,翅闊而圓,尾較長。雄鳥上體暗灰色,雌鳥灰褐色,頭后雜有少許白色。***白色或淡灰白色,雄鳥具細密的紅褐色橫斑,雌鳥具褐色橫斑。
體重♂130-170g,♀193-300g;體長♂310-350mm,♀360-410mm;嘴峰♂11-13mm,♀12-15mm;翅長♂205-255mm,♀240-260mm;尾♂150-197mm,♀145-223mm;跗蹠♂51-63mm,♀58-73mm。
亞洲亞種在中國繁殖于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遼寧、內蒙古呼倫貝爾盟和新疆,越冬于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和海南島。遷徙期間經過河北、山東、寧夏、內蒙古、廣東、福建和臺灣;喜馬拉雅亞種主要繁殖或留居于青海、四川北部和***,越冬于云南西北部和西部。
中國東北各省及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冬季南遷至中國東南部及中部以及臺灣島和海南島。雀鷹喜馬拉雅山亞種(Accipiternisusmelaschistos)繁殖于中國甘肅中部以南至四川西部及***南部至云南北部;冬季南遷至中國西南。為常見森林鳥類。
繁殖期5-7月。營巢于森林中的樹上,距地高4-14米。巢通常放在靠近樹干的枝叉上。常在中等大小的椴樹、紅松樹或落葉松等闊葉或針葉樹上營巢,有時也利用其他鳥巢經補充和修理而成。巢區和巢均較固定,常多年利用。巢呈碟形,主要由枯樹枝構成,內墊有云杉小枝和械樹、衛茅等新鮮樹葉。每窩產卵通常3-4枚,偶爾有多至5枚和6枚甚至7枚和少至2枚的,通常間隔1天產1枚卵。卵呈橢圓形或近圓形,鴨蛋清色、光滑無斑,大小為29.8×38.6毫米,重17-18克。雌鳥孵卵,雄鳥偶爾亦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32-35天。雛鳥晚成性,經過24-30天的巢期生活,雛鳥即具飛翔能力和離巢。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