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常見疾病之一,如果一個人患了尿失禁的話,會給生活帶來很多困擾,也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煩惱,那么尿失禁的癥狀有哪些呢?又是怎樣引起的?對患者有怎樣的危害?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方式來緩解這種癥狀呢?需不需要去醫院呢?
發病率與危害
尿失禁被列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在我國,有醫生估計,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名尿失禁患者。但很多人出于羞澀的心理,少有就診。只愿意私下處理,通過少喝水、用尿墊來減少漏出。這其實是要不得的。
如果不加以治療,尿失禁極容易引起病人***皮膚潰爛、泌尿系統感染、盆底炎、性冷淡等一系列疾病,建議相關患者還是要盡早治療。
壓力性尿失禁最常見
女性尿失禁主要分六種,即壓力性、急迫性、混合性、充溢性、功能性和尿瘺。其中又以壓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表現為在咳嗽、打噴嚏、大笑、運動的時候,腹部壓力增高導致尿液不自主地尿出。
尿失禁的治療
對于不同的尿失禁,有不同治療***。對于輕度的患者可做盆底肌鍛煉,藥物治療,嚴重的患者可做手術治療。
盆底肌鍛煉是一種簡單可行的***。通過鍛煉盆底肌肉群,增強肌肉的韌力、耐力和反應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尿失禁和***松弛的問題。那如何找到盆底肌呢?***也很簡單。在我們排尿的過程中,如果突然強行中止,需要用到一組肌肉,它就是盆底肌。鍛煉盆底肌收縮它就可以。坐著、躺著、站著都能做。每次收縮保持10秒,然后放松10秒。10次為一組,每天訓練3組。堅持3個月,自己觀察有沒有效果,如果沒有效果,就要考慮藥物和手術治療了。
藥物方面,由于藥物效果不算太穩定,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用藥必須在醫生檢測下進行。
手術治療是不錯的選擇。目前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手術,多數是微創手術。只需要在下腹部或者***開很小的洞,放一個吊帶即可,能增加尿道的承重作用,療效也不錯。手術之后一兩天就能出院。之后仍需要做盆底肌鍛煉,以鞏固手術效果。
看來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廣大女性朋友們要想遠離尿失禁的這種疾病,就要養成良好的心理和生理衛生習慣。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大小便時養成由前往后擦***的習慣,避免尿道感染。保持有規律的性生活。一旦得了尿失禁,也不必太過慌張,可以根據文章中介紹的***先進行自我鍛煉,堅持一段時間肯定會有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