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龍敏飛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截至4月13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2822例(其中重癥病例7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43922例,累計死亡病例4638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1382例,現有疑似病例15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769034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44823人。
新一輪的疫情防控形勢非常嚴峻,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全國疫情仍在高位運行,波及范圍進一步擴大,防控正處于關鍵緊要時期。要以快制快,盡快阻斷社會面傳播。”雖然疫情來勢洶洶,但過去兩三年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
眼下,從國際上來看,在我們積極戰“疫”時,一些“與病毒共存論”“躺平論”等言論再次冒頭。這些不負責任的論調一味鼓吹“放開”,完全沒有結合防疫實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一直堅持科學嚴密的防控政策,各級各部門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財產安全。抗疫的實踐充分證明一點,“躺平”沒有出路,“出戰”才有答案。
疫情防控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反復性等特點,必須堅持不懈、盡銳出戰,從嚴從實抓好各項工作。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退路可言的硬仗,也是社會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疫情面前,無論是一開始的發現,還是之后社會各方的反應,都應該端正應對疫情的態度,以快制快,積極與新冠病毒搶時間、打“競速賽”,第一時間發現疫情、第一時間切斷傳染源、第一時間追蹤到密接者……疫情發生之后,要及時地從點對點的疫情防控到網格化的疫情防控,以最快速度搶占防疫的主動權。
疫情防控要盡銳出戰,還需堅持走群眾路線。眼下,上海、吉林的疫情相對嚴重,需要來自全國各地的溫暖與力量。眼下,從各方報道來看,已經有10多個省份、數萬名醫護人員奔赴上海;此外,從海南、新疆、云南等地的一批批生活物資,也是紛紛抵達抗疫一線;同樣的,一些電商企業也積極作為,在暢通“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不懈努力。這些,都是從人民群眾冷暖出發解決問題的舉措,也是盡銳出戰的重要內容。
更進一步來說,盡銳出戰,絕不“躺平”的背后,還意味著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中央和地方的各項決策。眼下我們的抗疫,需要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那就需要將科學精準地防疫貫徹始終,既不能不做,也不能多做,必須精準地掌握其背后的平衡點。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抗疫以來,這20個字凝練成的偉大抗疫精神就是我們的態度,也是我們的決心。抗疫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盡銳出戰,絕不“躺平”,我們才能贏得抗疫的最終勝利。(龍敏飛)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