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90后寶媽摘艾草做米果,走紅朋友圈,網友:客家人的春天來了
今年的春天來得比往年更冷一些,但最終還是悄然到來了。
2月份的江西贛州變得有些寒冷,雖然立春雨水節氣已經過去了,但是連綿不絕的雨水讓人感到了春天的寒意,但是春已來,萬物已經在悄然復蘇了。
在田野邊,小河上,新鮮的艾草已經悄然成長了,江西90后寶媽劉春華帶著孩子在田野邊尋找野味,采摘新鮮的艾草做米果,是江西人迎接春天的方式。
劉春華將摘艾草做米果的圖片曬在朋友圈里,沒想到意外走紅了,吸引了不少網友們的熱議,有網友看完后表示:“客家人的春天來了!”
江西客家人的春天味道江西贛州位于廣東湖南福建的三省交界處,四周都是丘陵山地,在古代,一直有北方人為了躲避戰亂來到這個與世隔絕之地生活,被后人稱為“客家搖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山里的春天,摘艾草做艾米果成為了江西贛州人最愛的春天味道,江西90后寶媽劉春華將新鮮的艾草采摘回來,用清水將艾草洗干凈,雖然天氣很冷,但是也不能用溫水去清洗,不然艾草就損失了活力。
艾草洗干凈之后,放入鍋中,用大火將艾草煮爛,整個過程需要40分鐘左右,艾草煮爛后將鍋里的水倒掉,只留下煮爛的艾草,然后按照比例放入糯米粉和梗米粉。
最后將煮爛的艾草和這些米粉混合在一起做成面團,揉面團時那可是一個技術活,想要艾米果好吃有韌勁就必須將面團和好。
揉面團需要大力氣,劉春華經常在家里干農活,不缺這點力氣,孩子們則站在一旁看著母親***春天的美味,一邊看一邊在心里學習。
面團揉好后,用手捏成小面團,然后放在手心上搓成面餅狀,將提前做好的餡料放入面團中,最后將面團包好,這一步跟做包子和餃子很像。
江西贛南人做艾米果的餡料時,喜歡用板鴨蕎頭,或者冬筍臘肉,或者酸菜炒肉,還有就是最常見的青菜蘿卜。
一般都會***兩種以上的口味,板鴨蕎頭,冬筍臘肉那可是最受江西人歡迎的口味,在***時還要加入辣椒粉或者辣椒干。
賣相不佳,但口味卻很不錯。在江西人看來,春天的味道也要辣。
但是如今的孩子們沒有父母這一代能夠吃辣,為了照顧孩子們的感受,劉春華***了更多的青菜蘿卜餡料的艾米果。
由于水放多了,家里米粉買少了,導致面團太濕了,但是并不妨礙面團在鍋里成熟,將面團放入柴火灶的蒸鍋里,土灶里加入柴火,大火蒸20分鐘,艾米果就熟了。
打開蒸鍋蓋子后,艾草的味道頓時鋪滿了整個屋子,孩子們很是高興,辛苦一上午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果。
紛紛上前,用手拿著艾米果吃了起來,雖然滾燙,但是依然擋不住孩子們的熱情,雖然賣相不佳,但是孩子們卻吃得很香。
摘艾草,做米果,是江西人春天最愛干的農活,在城市里買了房的年輕人,每逢這個時候都會得空開車回家,為的就是這一碗春天的味道。
艾米果不僅可以蒸著吃,江西人更喜歡油炸,將艾米果放入山茶油里油炸,吃起來更有味道,這也是江西人的特色做法。
對此,你是怎么看待這個春天的美味的呢?你喜歡吃嗎?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點贊點推轉發走好運,愿你有始料不及的運氣和突如其來的歡喜。
本文由餐飲新紀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觀點討論,歡迎大家私信我,圖片來源于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