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農場作為孩子們成長的大自然課堂,已經成為休閑農業產業中發展最為突出、收效最為顯著的細分市場之一。
親子的玩法很多,核心要素一定是圍繞如何取悅孩子開展。
今天,源味君想分享一個“兒童經濟”的成功創業案例:
一個山東小伙,從賣寵物開始,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短短幾年間依靠賣萌寵和經營農場,迅速實現年入1800萬的傲人成績。
寵物兔,讓他年入200萬
吳同利,山東東營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18歲就離開了學校,孤身一人到廣州去打工。
2005年,他來到重慶,接手了表哥的寵物店。
剛開始,吳同利主要銷售龜類、荷蘭豬等寵物品種,由于品種少,也沒什么特色,加之管理經驗不足,寵物店賺不到什么錢。
一次偶然,一家上海公司推廣寵物兔的廣告映入他的眼簾,于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那個公司打了***,寄了兩只樣品過來。
沒成想,這兩只兔子兩天就賣出去了,一下讓吳同利賺了600塊。
這次嘗試,讓他看到寵物兔的錢景,索性一次性地購入了寵物兔30萬只。
然而,當寵物兔運到重慶的時候,竟然有一半在途中死亡了,一下子虧損了15萬。
正是這次失敗,讓吳同利開始考慮自己養殖寵物兔。
他算了一筆賬:
一只寵物兔進貨加運輸的成本是200元左右,零售價300多元,吳同利一只兔子賺100多元。
如果自己養,一只寵物兔的養殖成本只有40元左右,同樣的零售價下利潤就能有260多元。
吳同利用自己的積蓄加上貸款湊了70多萬元,引進了2000多只種兔,在當地租了一個閑置的養兔場,找了有養殖經驗的人幫著養兔子。
2009年4月,吳同利的寵物兔一上市,就被搶購,一年的經營收益達到了200萬。
然而,養殖寵物兔并沒有多高的門檻,很快就有大量的資本向這個養殖項目瘋狂靠攏。
2014年的時候,寵物兔已經變得不那么好賣,養殖寵物兔的人越來越多,面對這樣的狀況,吳同利覺得應該改變一下經營方略。
“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014年底,到處找項目的吳同利,在花卉市場看到了多肉植物,這讓他眼前一亮。
那時我國剛興起種植多肉,一開始就很火爆,賣價也高。
吳同利了解到,國內種多肉植物的地方主要是云南、福建等地,重慶基本上沒人大規模種植,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商機。
2015年,吳同利投資了200多萬,在重慶市的巴南區建立了一家農場。
農場里有7000多平方米的多肉植物種植大棚,并且從云南福建等地購入了20多萬盆的多肉植物,有100多個品種。
除了種植多肉之外,吳同利還將寵物兔從原來的養殖場,運到了農場來進行養殖。
此時,吳同利800多萬元的積蓄,都完全投入了農場之中,但現實又給了他當頭一棒。
這一年重慶的夏天特別的熱,吳同利種植多肉植物的大棚沒有安裝降溫設備,而且吳同利為了保證多肉植物的生長,給多肉植物澆了很多水。
炎熱的天氣,使得大棚里的多肉植物,在水的浸泡下幾乎被蒸爛了,一多半的多肉植物都死掉了,吳同利的投資打了水漂。
經此一折騰,吳同利備受打擊。認慫嗎?不。
生意的失敗并沒有讓他沉淪下去,他在想辦法破局。
吳同利注意到角蛙在萌寵市場的熱度很高,銷售量非??春茫谑撬衷谵r場養起了角蛙。
并且以此命名他的農場——角蛙爸爸農場。
角蛙,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寵物蛙,近年業者更名為招財蛙。
農場繁殖出了十幾個品種,并突破了巴西角蛙的繁殖(全球難題),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角蛙人工養殖基地。
經過幾年發展,農場已累積300只種蛙,共繁殖6萬余只小蛙,銷售額200萬。
客戶遍及中國23個省及4個直轄市,線下代理和線上代理500多家,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賺錢的本質是“省”
幾經沉浮,吳同利看透賺錢的本質,就是學會省錢。
為了省錢,他在專家的指導下,在農場里走了一條循環經濟的路子。
將兔糞用來喂蚯蚓,喂出來的蚯蚓作為角蛙的飼料,蚯蚓加工過的兔糞用來養殖多肉植物,角蛙的糞便也用來澆灌多肉植物。
而兔子會每隔一段時間放入種植火龍果的大棚里,用火龍果的嫩枝和火龍果園的雜草喂兔子,兔子的糞便為火龍果施肥。
這樣的循環一圈下來可以省掉40多萬,而且兔子、蚯蚓、角蛙和火龍果都健康成長,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
2016年,汲取失敗教訓的吳同利給多肉上了遮陽網,并且夏天的時候盡量減少澆水,這樣就讓多肉植物安全地度過了夏天。
等到11月份的時候,吳同利的20多萬盆多肉植物上市了,原來經營萌寵的很多商家,都開始賣他的多肉和角蛙,吳同利的經濟效益實現了最大化。
吳同利的生意逐漸平穩,而市場這頭,卻悄然起了變化。
在針對兒童的消費市場中,家庭體驗已經不能滿足孩子們了,走出門去感受大自然又成了新的風向標。
吳同利又有了新想法,就是搞農旅融合,打造以萌寵為特色的休閑觀光農場,給客戶一個感受大自然的空間。
2017年9月,他將農場規模擴大到150畝,在農場養殖了香豬、羊駝等二十多種動物,另外還引進了100多種稀奇的多肉植物。
為了把農場的生意做起來,吳同利每天都在想著不一樣的***來吸引游客。
因為萌寵農場針對的群體主要是小孩子,而時下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消費更傾向于寓教于樂,于是他就為小朋友定制了各種自然教育活動。
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小萌寵,告訴孩子有關動物的各類知識,教孩子怎樣與動物成為朋友。
目前農場特種養殖了角蛙、蘇卡大陸龜、紅腿陸龜龜、守宮,蜥蜴,蜘蛛,倉鼠、寵物兔、荷蘭豬、孔雀、香豬、松鼠、羊駝等可愛小寵。
經營項目還包括:多肉迷宮、多肉DIY、兩棲角蛙觀察、撈金魚、釣龍蝦、充氣城堡蹦蹦床、手繪花盆、講解多肉植物的栽種知識、介紹有趣的兩棲爬寵角蛙知識等。
農場為孩子定制了一個38元的門票套餐,每張門票贈送一籃飼料,給小朋友喂小動物,這種體驗活動大受好評,小朋友們經常是喂完以后,還要花錢買料再來喂。
農場還盛產多肉植物、草莓玉米、香水百合、歐洲月季、無花果等亞熱帶花卉蔬果。
春花、夏果、秋楓、冬霜,四季呈現多樣風情,成為巴南區最佳的親子旅游、兒童攝影及團建首選基地之一。
吳同利還帶動農戶一起致富,他和農戶簽訂合同,為他們提供種兔、蛙苗等,并免費提供設備和技術服務,養出來的寵物,按比市場價高10%的價格收購。
2020年8月,吳同利推出直播賣貨,再加上寵物、活動以及門票收入,年總銷售額達到1800萬多元。
很多農人朋友常會問源味君:我種點什么,養點什么,可以賺到錢,快速回籠資金?
而在吳同利的身上,我們可以得到一點啟發,那就是:
這個市場是多變的,沒有一勞永逸永遠賺錢的項目,尤其是風險性極高的農業。
了解行業的前沿信息,找準消費群體,捕捉到市場上第一需求,快人一步,適時推出自己的產品,不能保證一定賺得盆滿缽滿,但一定是最接近成功的創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