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徐海
據央視網報道,前段時間上海一女生在社交平臺上曝光,自己維修手機時遭遇隱私被泄露的問題。
維修手機用戶隱私頻遭泄露
8月初,該名女生到維修點維修手機,手機維修店員工添加其微信,隔天卻收到一封郵件,郵件主題內容就一個字“約”,里面有一附件照片,為該女生的全身***。
后續女生又收到郵件,內容依舊為***照片。據爆料女生回憶,不法分子發過來的照片是兩年前自己在減肥時留下的記錄,由于時間太長就忘記了沒有刪除,最終導致被手機維修工拿到。女生報警后,***機關對該男子作出拘留5天的處罰。
而這類事情并不是個例,2019年,在315消費者權益日期間,第三方手機維修機構“閃修俠”就涉嫌侵犯用戶隱私。據媒體報道,杭州從事平面工作的王小姐把手機拿到“閃修俠”維修后,在維修期的六天時間里,不僅兩條短信顯示已讀,在視頻軟件里,維修人員還看了16分鐘的追兇者也,另外,視頻軟件的新增收藏、音樂軟件的聽歌記錄,也都在維修期間新增。
甚至來自手機廠商的官方維修機構也會出現隱私泄露問題。2019年11月,據英國一家媒體報道,來自美國加州的富恩特斯女士去一家蘋果商店修理她的手機屏幕。在去商店之前,格洛麗亞刪除了所有的個人信息,但忘記刪除她發給男友的一張“私密”照片。蘋果的技術人員在維修手機時,兩次找富恩特斯索要手機密碼,但她沒有多想,以為是蘋果公司的維修人員維修時需要密碼。
但在回家的路上,一個陌生號碼給富恩特斯女士發送了她的“私密”照片,并且照片上還有她的地理位置信息,所以該技術人員也知道富恩特斯女士住在哪里。事情曝光之后,蘋果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蘋果公司立即展開了內部調查,并確定這名員工的行為遠遠超出了我們對所有蘋果員工嚴格要求的隱私準則”,同時表示,這名變態者已經被解雇。
手機維修如何保護隱私?
生活中維修手機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那么如何避免在維修手機時泄露隱私呢?
選擇手機品牌官方售后
當下,手機售后服務體系越來越完善,各大品牌的線下售后服務機構覆蓋區域已經擴展到縣級市域,如遇手機需要維修的情況,盡量選擇官方維修機構。vivo某售后網點服務人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們的官方技術人員都會經過嚴格的培訓與考核,同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僅在***程度上,在職業道德上都會優于非正規服務人員,最大程度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圖3vivo客戶服務中心
如果選擇線下維修機構不方便,也可以選擇寄修服務,目前各大品牌如華為、小米、OPPO、vivo等都由官方承擔雙向郵費。
選擇官方維修機構不僅可以享受更優質的服務,而且如最終還是意外遭到隱私泄露的問題,在***方面也會有一定的保障。
盡量選擇現場維修
日常手機使用中,手機維修中大部分硬件及軟件問題,如換屏等,都不需要太長的維修時間,因此,維修手機盡量選擇現場維修,時刻盯緊維修人員。
大部分的維修以及配件更換,維修人員是不需要解鎖密碼的,即使是更換屏幕等,也可以由用戶自己解鎖確認更換后的屏幕是否正常,一旦維修人員找你要解鎖密碼,用戶就需要立馬提高警惕;
如遇特殊情況需要維修人員操作手機屏幕內容的,用戶需保證維修人員的屏幕操作內容不能離開你的視線,同時不要輕易允許自己的手機連接不明的數據線或者不明的WIFI網絡。
提前清理手機隱私數據
維修手機保證隱私安全最萬無一失的***就是在維修前將手機重要數據備份后,反復格式化手機、恢復出廠設置。這樣,無論是寄修還是現場維修,都能讓消費者安心。
一些容易忽略的手機功能
維修模式:這個是非常冷門但又容易被用戶忽視的一個功能,小米、華為、vivo等品牌手機在服務選項中,都會有一個維修模式。以iQOO8為例,打開設置功能,點最上面的用戶名,進入首頁,點開“手機服務”,即可看到“維修模式”,點開“維修模式”,按照系統提示操作即可。手機啟動維修模式后,維修人員在維修過程中將無法查看你所有的個人信息。
徹底刪除照片得分兩步:為了避免用戶誤刪除照片,當前各大品牌手機相冊中的照片被刪除后,并不會被徹底刪除,而是會先進入“回收站”或者“最近刪除”的相冊中,然后保存一定時間后(一般為30天),才會被清理。因此,用戶如果想立馬刪除照片,還需要去“回收站”或“最近刪除”的相冊里,將已刪除的照片再次清理掉。只有這樣,你想刪除的“隱私”照片才會被徹底清理。
隱私泄露后如何***?
封面新聞記者就此類問題咨詢了律師,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手機中保存的個人私密信息依法屬手機送修人的個人隱私,未經送修人同意,維修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收集、保管或傳播;更不能利用其非法收集的送修人個人私密信息進行違法或犯罪活動。維修單位的工作人員所在的機構,如果未盡到監管責任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維修手機過程中遭遇隱私泄露,送修人有權依據民法中關于個人隱私權保護的法律規定要求行為人及其所在的單位承擔損害侵害個人隱私權的相應民事責任;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或涉嫌違法犯罪的,可以同時向***機關提出舉報,要求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或刑事責任。受害人還可以向個人信息保護的***職能部門對行為人及其所在單位提出投訴、舉報,***職能部門查實后會依法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報料***: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