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今年的nba名人堂要舉辦兩次。五月我們剛剛見證了科比、鄧肯和加內特的盛大謝幕。如今又能看到大本、皮爾斯、韋伯和波什的登堂入室。
不同于黑曼巴、石佛、狼王帶給我們輝煌的冠軍記憶、成為心目中永遠的青春圖騰。今年的這幾位在多數人心目中更多的是反派、怪咖和男配。但就像豆漿配上油條才有靈魂、烤肉加了孜然才夠滋味、紅燒肉蓋在米飯上才算靈肉一體。
有了這群各具特色、個性突出的群星在各自時代閃耀,才讓我們心目中的nba更加的豐富和鮮活。
一、大本——新世紀活塞的“精神圖騰”
如果評選新世紀nba的終極反派,我會投票給“大笨鐘”本·華萊士。
他總決賽里折磨過鯊魚、科比、鄧肯,又是勒布朗遇到的第一座高峰,AI、麥迪、基德、韋德這些巨星都在季后賽做過他的“刀下鬼”
連續六年東部決賽(2003-08)、兩次總決賽、一個總冠軍,那支活塞是當時東部貨真價實的“總決賽守門員”。
四次最佳防守球員(歷史第一)、四屆籃板王、一次蓋帽王,以及歷史上唯一單季包攬最佳防守球員、籃板王和蓋帽王的恐怖怪物(2001-02賽季)。
他是本世紀初nba最頂級的防守者,也是那支“壞小子二代”的活塞最終04年奪冠的真正基石。
但很多人忽略的是,他也是96黃金一代的成員,只不過那一年,他落選了。
于是今天,他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名人堂的落選秀。
他注冊身高只有2米06、但剔除他那故意留的爆炸頭頂多2米01,但他卻具有nba歷史上最健美的身材、終極的爆發力、以及幾乎永不枯竭的比賽熱情和防守嗅覺。
當然他的成功,也得益于聯盟的導向和規則變化。
2001年為了限制巔峰的大鯊魚奧尼爾,nba開始允許聯防。這讓中鋒在內線的單打效率受到了根本性的影響,衡量內線防守的標準不再只是一對一的單防是否強硬高效,協防能力顯得越來越突出。
而嗅覺靈敏、反應迅速、同時爆發力一流的大本,他的協防、蓋帽和籃板球都是比爾·拉塞爾級別的。
2米出頭的他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
但好運還遠未停止,2002年活塞引進了比盧普斯和漢密爾頓、選來了身高臂長似猿人的“王子”普林斯,03年他們聘請了傳奇教練拉里·布朗,接著在04年2月他們又從老鷹抄底了“怒吼天尊”拉希德·華萊士。
一支傳奇的新世紀“壞小子軍團”搭建完畢。
尤其2003-04賽季活塞得到怒吼天尊后的49場比賽,他們的防守效率是恐怖的79.7——每100回合丟79.7分。作為比較上賽季nba防守第一的湖人是107.1、鄧肯時期的馬刺最好的一年是98.0(98-99賽季)、72勝的公牛是101.8。
第一個遭重的就是湖人的“ok”,那時的鯊魚還處在巔峰的末尾,西部季后賽對上鄧肯和加內特都能貢獻20+15的數據,但是在總決賽里他卻沒能在叩開雙華萊士兄弟的夾擊,湖人被1-4爆冷擊敗。
當時的大本對鯊魚的防守,基本可以看作是經典的“獵鯊教程”。
①通過各種繞前和干擾限制鯊魚接球,外線的普林斯近乎鼓勵地誘導年輕的科比不斷嘗試高難度投籃。
②鯊魚接球后進行強硬地卡位和頂防,確保32歲的鯊魚沒一個進球都要耗費大量的體力。
③到了下半場會招呼另一個華萊士進行夾擊,讓體力下降的鯊魚進攻效率搭大減。
所以那一年鯊魚雖然依舊保持了自己在總決賽上的高水準數據,場均26.6分10.8個籃板命中率63.1%。但他在輸掉的四場比賽的第四節總共只有14投7中,拿下24分。
年輕力壯的大本就是用更積極的拼搶卡位、更機智的包夾上搶、更果斷的戰術執行,在總決賽里把尚在巔峰的鯊魚給耗干了。
2005年他們又相繼做掉了艾佛森的76人以及奧尼爾、韋德組合第一年的熱火,最后面對同樣沉穩老辣的馬刺大戰七場才敗下陣來。
2006年他們淘汰了年輕的勒布朗,只是沒擋住那一年狀態爆棚、卷土重來的韋德和鯊魚。
那一年他因合同原因離開了活塞轉***牛。結果2006-07賽季公牛立刻化身成聯盟防守第一的強隊(防守效率99.6)。
而沒有了大本的活塞,在東決就被上一年還被他們限制到場均26.6分命中率44.2%的勒布朗砍翻了,包括第五場被他連下25分,砍下48分9板8助的天王山。
而大本自己也在轉戰公牛、騎士后于2012年在活塞退役。
但我們心目中的他,永遠都是那個硬杠鯊魚、石佛,扇飛科比、麥迪,聲稱“底特律(汽車城)永遠不產飛機(禁飛區)”的活塞圖騰。
二、韋伯——華麗到極致的“終極配角”
如果說大本硬是靠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把天生配角的自己活成了主角的樣子。
那么才華橫溢、被視為天之驕子的韋伯則在命運的作弄下撿到了一個終極配角的劇本。
他大學時就是名震天下的“密歇根五虎”的老大,但兩次殺進ncaa總決賽,但分別輸給了杜克和北卡。尤其1992年他在球隊還剩11秒71:73落后、暫停用完的情況下斷電似地叫了一個暫停,讓球隊功虧一簣。
2001年全明星賽,最后也是他前場補籃不進,成就了那一年阿倫·艾佛森的史詩級大逆轉。
當然更不順的是他的nba生涯,
1993年他以狀元身份出道,卻被魔術送給了勇士交換便士哈達威。
1999年來到國王隊的他,才在阿德爾曼教練的“普林斯頓體系”里如魚得水。那幾年的國王是nba中打得最華麗、觀賞性最強的球隊之一。尤其是2001年用白巧克力換來了投射能力更強的“白魔鬼”邁克·畢比,他們的戰績立刻青云直上。
2001-02賽季他們61勝21負聯盟第一,而韋伯24.5分10.1個籃板4.7次助攻是球隊無可置疑的大當家。
在國王的體系里,他既是高位策應、策應傳切的“指揮塔”,也是可以和畢比形成雙殺擋拆的進攻機器,而且他還有一手被人忽略的前場籃板球。
他們也是唯一在湖人三連冠期間,真正在實力上占據優勢的挑戰者。
那一年他們場均得分(104.6分)、投籃命中率(46.7%)都是聯盟第二,比賽速率(95.6)凈效率(+7.9)都是聯盟第一。
不但打出了全聯盟最快的節奏,而且保持了聯盟最佳的攻防效果。
西部決賽,他們前五場即使遭到了霍里的絕殺,依然3:2領先湖人。韋伯24.8分11.4個籃板5次助攻,打爆了對位的老霍里。
第六場湖人拿到了40次罰球,其中第四節獲得的31分里有21分來自罰球線。最終湖人以106-102把比賽帶到了搶七。
后來因為“賭球門”鋃鐺入獄的nba裁判蒂姆·多納吉恰好是當值的三位主裁之一,在他后來的回憶錄里他證實,“當時聯盟不希望系列賽六場就結束”。
但如果說第六場是“聯盟保送”,那么搶七大戰就是國王自己不爭氣了。在當時全nba最恐怖的國王阿科球館,他們106-112輸給了湖人,韋伯20分8板11助,尤其在決生死的第四節,他只有2分1板2助,當時的國王只有邁克·畢比在拼死抵抗“ok組合”。
2002年西決差的這一口氣,韋伯和國王再也沒續上來。
03年他們搶七輸給了小牛、04年搶七輸給了森林狼。
05年韋伯這位國王隊老大,就被交易給了76人和艾佛森搭檔,結果連季后賽都沒打進。
接著他又輾轉活塞和勇士,最后在2008年默然退役。
他曾是世紀初那個“大前鋒盛世”里最華麗、最具才華的一個,
他曾經支撐著最華麗的進攻體系,距離冠軍只一步之遙,
他曾經是連巔峰“ok組合”都差點沒摁住的頂級巨星。
但就因為最后一口氣沒頂住,或者命運的戲弄而距巔峰總是一步之遙。因而如今我們在討論最頂級大前鋒時往往忽略了他的存在。
時也命也,但至少今天的名人堂給了他應得的榮耀。
三、皮爾斯——綠軍的“殺手老大爺”
凱爾特人歷史上總會有那么一個前鋒,在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是靠團隊拿下冠軍的時候。硬氣地跟最頂級的巨星來一場血肉橫飛的對轟。
從早期的海因索恩、洪多、伯德到皮爾斯、以及如今的塔圖姆。
而保羅·皮爾斯,大概是其中最獨特的一位。
關于他身上的傳奇有很多:
比如他2000年9月他在夜總會被捅了11刀,結果在醫院里躺了4天就出院,然后還打滿了之后的2000-01賽季,場均25.3分6.4個籃板3.7次助攻。
比如他2007-08賽季連續干掉了勒布朗、科比兩位頂級得分手,還貢獻了跟勒布朗對砍40+的盛況。
比如他這個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只有36.8%的老頭子,竟然在2010年還能拿到三分球大賽的冠軍。
比如2015年38歲的他還能在季后賽里命中絕殺,幫助年輕的奇才淘汰了老鷹。年輕的比爾和沃爾只能抱著他傻樂。
這樣一位年輕時桀驁不遜、可以跟科比、勒布朗飆分,活脫脫一位仗劍天涯的熱血劍客,
老來各種得分技巧爛熟于心、靠著節奏和手感“殺人越貨”的老球皮。就像平日里對誰都挺溫和的校門口老大爺,結果遇到小流氓鬧事三拳兩腳擺平,你才知道他原來是從戰爭年代走出來的特級英雄。
實在是太酷了。
他1998年被凱爾特人選中,很快成為球隊的當家主力。他也曾和“胖頭陀”安托萬·沃克一起帶凱爾特人打進過2003年東部決賽,但更多的時候是在東部季后賽邊緣徘徊,那是綠軍歷史上最漫長、最黑暗的低谷。
從1998-2007,那時凱爾特人唯一的指望就是看著皮爾斯像一位獨守孤城的悍將迎接著各路豪杰的挑釁。
他在這里季后賽生死戰拿下46分淘汰了阿倫·艾佛森領軍的76人(2001-02季后賽首輪)
他在這里轟下過50分教訓了年輕的勒布朗(2005-06)
他在這里30分31分打哭過當時聯盟頂尖防守悍將基里連科(2005-06賽季)
在那個時期,只有在保羅·皮爾斯身上,綠軍擁躉們才能找到往日比爾·拉塞爾、哈弗里塞克、拉里·伯德賦予這支球隊的無上榮光。
而屬于他自己的榮光,則要在2007年以后才能到來。加內特、雷·阿倫的出現,隆多、佩金斯的成熟終于讓他有了有力的幫手。
于是在2008年,他跨過了詹姆斯和科比兩位天之驕子,拿下了總冠軍和fmvp、登上世界之巔。
他其實和四大分衛幾乎同一時期進***盟,但在2007年之前,似乎人們都刻意淡忘這位年年場均20+的進攻萬花筒,仿佛他只屬于凱爾特人花園球館。
似乎就像他2018年退役球衣時說的那樣,他天生是個凱爾特人呢。
而今天,他終于屬于名人堂了。
四、波什——生不逢時的“熱火龍王”
如今再回首勒布朗在熱火的崢嶸歲月,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詹韋連線、是雷阿倫的絕命三分、是2013年那波瀾壯闊的27連勝。
但我們似乎忘了當時他們剛組合時是勒布朗、韋德和波什的“邁阿密三巨頭”,阿倫投進的三分是波什在人群中搶到了那顆價值千金的前場籃板、熱火的27連勝源自于他們開始確定讓波什長久占據小球五號位。
曾經的“龍王”波什,最后竟然也會被我們漸漸淡忘。
他很幸運,跟詹韋聯手拿下了兩枚總冠軍戒指。職業生涯總共2億3千萬美元的總薪資。
但是他又不算走運,來到熱火后繃緊場均24+10的多倫多“龍王”成了球隊的三號人物,甚至為了給詹韋拉開進攻空間,硬生生地被改造成了空間五號位。
更不幸的是,在2016年32歲的黃金年紀,他因為血栓疾病無奈退役。他最后一個賽季場均19.1分7.4個籃板每場以36.5%的命中率扔進1.5個三分,一個完美的空間型內線。
而我們都知道,從那以后小球陣容、空間型內線成了聯盟的主流,而那時的克里斯·波什是如此完美地適應這個時代。
甚至如果他沒有被病魔纏身,沒準現在他還活躍在nba賽場上,每場上個十幾分鐘、在三分線外投幾個籃,教教年輕人們如何把我稍縱即逝的機會。畢竟跟他同屆的勒布朗和安東尼兩個老家伙今年還要攜手沖擊冠軍呢。
但至少今天,他又讓我們想起了那個曾經的龍王,那個用瘦削身材撐起熱火內線的幕后英雄。
五、阿德爾曼——教練席上的“無冕之王”
最后再多說一句阿德爾曼教練。
26年主教練生涯,1791場歷史第十、1042場勝利歷史第九。
他率領開拓者兩進總決賽(1990、1992),但輸給了強硬的活塞和偉大的喬丹。
他本世紀初讓國王的“普林斯頓進攻”風靡全世界,卻栽在了巔峰“ok”和裁判身上。
他帶領姚明突破了季后賽首輪,拿到了生涯最好成績(西部半決賽)和最高光時刻(對湖人第一場),但姚明也不堪重負從此遠離nba賽場。
他是個好人,在他麾下的德雷克斯勒、韋伯、佩賈、畢比、姚麥也都贊許他是一名尊重球員、懂得挖掘每個人潛力的好教練。
但生涯從沒有拿過總冠軍無疑是最大的遺憾,雖然他敗給的是最強個人喬丹、最強二人組“ok”、以及最狠辣團隊“壞小子軍團”。
我不同意很多人所說的他缺乏禪師的決絕、萊利的霸氣、波波的睿智。他只是運氣不好而已。
好在名人堂不是唯冠軍論英雄,看得見他的成就和貢獻。
祝老爺子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