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的姆巴佩
來源|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我的舊書店開在戶縣縣城(現已更名為鄠邑區)端西二十里路一個叫祖庵鎮的偏僻小鎮。說它偏僻,是因為公交車至此,再無西去。
別以為這個鎮偏僻,就無文化氛圍,那您真是大錯特錯了。先說一下這個鎮吧,祖庵鎮,近路的都知曉,遠路的,恐未必。但提起重陽宮,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那是《射雕英雄傳》的發生地,祖師爺王重陽曾在此修煉,并一舉成名。我的舊書店就開在重陽宮端南30m祖庵北街一偏隅地帶,至今我還得感謝這一福地,完成了我人生的閱歷和資本的原始積累。那是一段至今令我難以忘懷的記憶。
祖庵鎮最有名的除“重陽宮”外,就要數“四月初八”的農忙會了。那是一年中,準確的講是上半年最后一個具有較大規模農村集市的交流會。天南海北,商股云集,賣啥的都有,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但最顯著的當數農具了,锨、耙、簸箕、鋤等,銷量很大很快,農忙會不虛此名。
我每年都趕周邊古會賣書,平時大多在學校門口賣。三月十五趕完我們當地(長安)高橋古會后,便有些心血來潮,想闖當一下戶縣遠近聞名的“祖庵”大會。
2004年,我32歲,血氣方剛,把家里所有的火力——書整理裝袋,雇了一輛農用五征車,連我的家當三輪車一并開往祖庵前線。
由于消息不準,四月初八是祖庵正會,會提前四五天已開,我去時街道已很擁擠,我們的車根本無法通行。問當地人,才打聽一出路,從鎮最東邊繞南邊再北折才在一偏僻的地方覓得一處析身地。我也顧不得多想,反正能賣書就行。和不熟悉的一商戶(記憶中應該是一打汽球的商販為鄰),說割幾句,就相鄰而賣。
雖說是農忙會最后一天,但值此正會,應該是時機趕得正好,人還是非常多的,這遠超我的想象。我剛一擺開書攤,還未整齊擺放,便有人問價,開張是意外地快,著實讓我有點喜出望外??磥?,祖庵鎮應該是我的福地。
待晚上,清點,居然賣了500多,這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還是有些分量的。有些好心人還告知我,小伙子,好好賣,這鎮上還沒有賣舊書的,你今天來得剛好,剛趕上正會,人也多,撒貨自然,但明日至以后一禮拜,會更撒貨。原因是,該逛的逛了,該看的看了,剩下的就只有買的份了。再不買,就無處可買了。怪不得有些商戶專趕正會過后才趕過來。
我有些小慶幸。接連幾天,正如他所言,小買賣做得風生水起,心情也格外地愉快,這應該是今年生意做的最好的一次。
會后,按理說,應該撤的,但我沒有,這里的書需求這么旺盛,鎮上除了一家“新華書店”賣教輔外,再沒一家象樣的舊書店了,我何不在此安營扎寨。
起初,我沒敢大舉進攻,出門在外,穩妥一點好。我先是在公社對面的廣場入口處擺起地攤,看現實是否如我所料?這樣穩妥些,沒一點風險的。我租住的民房一月僅僅20元,也沒多大壓力。退一步,萬一不行,船小也好掉頭,我重回長安,再做計議不遲。
我賣書的地方的東邊,是戶縣八中,我的經濟來源,更多依靠的是八中學生。銷售時間是很受限制的。早上擺好,很少能開張,只是告知他們,今天我出攤。
這恰恰給了我讀書的時間,我利用這珍貴的時間,狠狠地讀了許多我喜歡愿讀的書,然后賣書時再現說起來。您還別說,還真管用,我的好多書都因為我的真實感受而賣出了不少。我充實的同時,精神也更加肥盛!應該感謝這里的學生和純樸的鄉民。
兩年后,我便擴大了規模,信誓旦旦地開起舊書店來,這應該是人生的一次升華,我從地攤老板升級為門面老板,書更多,人氣更旺,底氣也更足了。
舊書店距今已18載,雖已搬離,但我時常還想念著它,想念著它的過往,它的青春歲月及我為此付出的辛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