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劉梅面塑作品
在膠東農村,面塑是自古到今最富有生命力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某些特定日子,比如春節上供,婚嫁、壽宴、上大梁、孩子過百日、白事三年祭等等,穩穩占據主要地位。
在過去,農村大姑娘小媳婦大娘嬸子婆婆,基本都會做。過年上供的圣蟲和大棗餑餑等等小面塑,基本是自家做,沒有請人的。
但像婚慶等要面子的場合,怎么也得找村里最無量(膠東農村俗語,形容手巧)的媳婦,按照該有的規矩,做一套。
傳統面塑所用繪畫用色,雖然是食用色素,說實話,直接吃總讓人覺得不放心。在老家農村,紅白喜事過后,這些漂亮出彩的面塑,都被分給親戚朋友,要么當了擺設,要是熥了吃,基本要剝了外皮,確定沒了顏色才會吃。
可以說,這也是農村傳統面塑的一個小硬傷。
面塑師劉梅在***中
今天阿兮要講的,是一個大膽創新古老面塑技術的農家女,她叫劉梅。她的想法直接把阿兮圈粉——做可以直接吃的中國蛋糕!
劉梅給自己的“中國蛋糕”定位是:用色安全(用蔬菜瓜果汁代替繪畫顏料);造型寓意好,漂亮;能取代生日蛋糕。
十二生肖《百子百福》
這是農家女劉梅,用天然瓜果蔬菜汁嘗試***的第一款大型中國蛋糕——十二生肖《百子百福》。
這款蛋糕是劉梅老父親生日,她親手***。劉梅父親屬龍,所以她設計了雙龍造型(民間又稱“圣蟲”)。
蛋糕底座選用民俗文化中最常用的蓮臺,寓意步步生蓮。雙魚細蓮花,寓意和睦,又有年年有余,鯉躍龍門之吉祥。富貴牡丹,元寶,壽桃、石榴造型,祈福父親長壽多子多福。
普通農家,不需要大富大貴,簡單飯菜,女兒親手做的蛋糕,兒孫繞膝,就是農村人最大的幸福。
看到這里,估計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顏料所用材質,以及蛋糕味道是否好吃了。下面阿兮把劉梅吉祥如意喜慶餑餑“中國蛋糕”的用料秘方大公開:
原材料:面粉,雞蛋,牛奶,白糖,全部采用蔬菜水果汁上色,零添加,不用色素。
換言之,放心大膽地吃吧,中國蛋糕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天然的。
阿兮有幸試吃過部分小型“中國蛋糕”(見上圖),松軟筋道,帶著面粉的香味,好吃極了。
老母親有些挑食,自從阿兮開始給她吃這樣的“中國蛋糕”,一頓能吃兩個,吃得非常開心。
下面這組圖,是部分選用做染色的瓜果,以及如何操作榨汁,揉面。南瓜汁就是黃色染料。
菠菜汁是綠色染料
紅色用紅曲米粉,棕色用可可粉
和面就這么簡單粗暴,直接蔬菜汁
雞蛋、牛奶、白糖(可不加,訂制時說明)
劉梅***的兒童蛋糕,家長們有福了
如意吉祥全家福壽桃
總有人問我,農村創業還有沒有機會?我常常遲疑再三,不知如何答復。
說穿了,農村創業機會,跟城市一樣,都是給有頭腦有想法的人準備的。就像這膠東農村人人都會做的花餑餑,農家女劉梅,就讓它成為殺入蛋糕行業的一匹黑馬,強勢擠占出一塊空間。
這個農村小女子,把農村花餑餑做成了事業。
現在的劉梅,眼光不只是有更多人知道她的喜慶餑餑,來訂制購買,更立足于培訓,她希望有更多農村女子能加入面塑隊伍,把膠東農村人人都會的非遺傳承,發揚光大,讓她“中國蛋糕”的夢想,變為現實。
農村農民農業,民諺民俗民風。關注阿兮隨筆,為您分享農村事,共同探討三農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