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日前,在寶安區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價值體悟教學”專題教研活動上,來自深圳市教科院的專家、寶安區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及老師共同觀摩了天驕小學教師郭宏瑜將游戲引入道法課堂,通過各種小游戲讓同學們進行“媽媽懷孕”的知覺體驗,進而層層深入,自主形成對生命的價值“覺悟”。
價值體悟教學
讓道法課更加生活化
空書包、生雞蛋……課堂上,除了課本還有這些游戲道具。郭宏瑜為了讓同學們深入了解《我們的生命來之不易》的課堂內容,精心設計小游戲。她先讓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在空書包里放入生雞蛋,同學們背著書包保護雞蛋不受傷害,以此模擬寶寶在媽媽肚子中孕育的過程,在孩子能理解的基礎上還原了生命孕育過程中的不易。學生全員參與和沉浸式體驗,深入了解“我們的生命從何而來”。在看護雞蛋的游戲結束后,不少孩子都對孕育生命有了自己的體悟,“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應愛護生命;生命是脆弱的,不要做傷害自己的事。”
每個生命體在成長過程中都被呵護著,“我們的生命誰來守護”則是以思辨游戲作為載體,通過一個核心問題引導,開展無師化小組討論。同學們從“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不同角度感受生命的溫度,通過游戲的自主性,實現了道德與法治的生活性目的。
寶安區教科院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李欣庭認為,這堂示例課將學科教學模式與校本課程建設有機融合,以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同,是一堂自然精彩的思政“金課”。
游戲化體驗
豐富德育活動內容
示例課結束后,天驕小學副校長謝珊珊做了《游戲化體驗式活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實踐探索》微講座。謝珊珊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巧妙地介紹了游戲的特征,游戲的自愿性、自由性和非實利性,讓與會者在短時間內對“什么是游戲化學習”有了初步的認識。
通過對《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意圖和內容安排的解析,謝珊珊進一步闡釋了“游戲化體驗式活動”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意義,介紹了學校游戲化體驗式活動設計的ODMC系統:O即目標(object),目標要明確;D即設計(design),游戲好不好玩,設計機制是靈魂;M即動機(motive),目標與參與者的動機一致是最理想的;C即同伴(comrade),讓參與者產生歸屬感,同時又能互相約束。
謝珊珊還通過《道德與法治》不同年級的三個課例,進一步介紹了天驕小學采用ODMC系統進行游戲化體驗式活動設計,以及通過主題日、傳統節日、勞動體驗等與學校德育活動融合的實例。
讓道法課成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
深圳市教科院初小幼教研中心副主任、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唐雪梅對課例進行點評,并帶來專題講座《小學道德與法治價值體悟教學模式研究》。唐雪梅對學校游戲化課程建設給予高度評價:“郭宏瑜老師的這堂示例課,從全市范圍來看,也是價值體悟教學一次很好的實踐與示范。尤其是通過創設游戲化的情境,與孩子們進行平等的對話,用孩子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天驕小學以游戲的方式實現生命價值的體悟,讓教育潤物無聲,自然發生。”
唐雪梅向與會教師分享了價值體悟理論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她希望老師們能善于創設體驗式、游戲式情境,讓孩子們產生自身的情感認知,進而內化為品質、外化于行為,讓小學道法課真正成為立德樹人的主體課程、關鍵課,讓更多老師和孩子受益。
(來源:南方教育時報)
編輯昌慧審核汪新林
(作者:南方教育時報記者安康)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