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女大十八變,這都是萬事萬物必定的生長規(guī)律,誰都逃避不了。
當然了,螃蟹也不例外。
可能還有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螃蟹其實也會脫殼。
類似于蟬由幼蟲脫皮變成蟬的過程。
這樣的現(xiàn)象在大自然比比皆是,脫殼的生物還有螳螂、蜻蜓、蛇,等等。
但相比較螃蟹,蟬的脫殼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因為——
螃蟹一生要經(jīng)歷18次脫殼!
縱觀螃蟹的一生,以河蟹為例。河蟹的“變態(tài)”和生長發(fā)育通常伴隨著幼體的不斷蛻皮和幼蟹的不斷脫殼而進行的。
一般河蟹一生中脫殼約18次,從大眼幼體到蟹苗脫殼5次,
再從蟹苗到仔蟹脫殼3次,
再從仔蟹到幼蟹脫殼5次,
最后幼蟹到成蟹的過程還要脫殼5次。。。。。。
螃蟹:為什么我老是要脫殼?我太難了!因為螃蟹的每一次脫殼都是其生長發(fā)育的結果。
當其機體生長、營養(yǎng)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要進行蛻殼。
通常情況下,每蛻殼一次,螃蟹體型及重量將會明顯增長。
但是,脫殼不一定都會長肉!
例如當營養(yǎng)不足時,或者水體環(huán)境質量差時,螃蟹脫了殼反而會出現(xiàn)負增長的情況,也就是不長肉。
脫殼好處多多對螃蟹來說。螃蟹在脫殼的時候還可以脫掉附著在其甲殼上的寄生蟲和附著物,就好比我們換件新衣服一樣。
脫掉舊殼的同時,螃蟹還有著自然界的特殊本領——殘肢再生。
螃蟹的每次脫殼對于蟹本身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殼脫不好,輕則發(fā)育不良,短腳蹩腳蟹多,重則會因脫殼不成而死亡。
而這一脫,就是十八次。
每次都是對螃蟹的一次“蟹生”大考。
一只螃蟹在鬼門關走了十八遭,然后才被我們送上餐桌。
是不是有種格外珍惜的感覺?
當然了對螃蟹養(yǎng)殖戶而言,從經(jīng)濟成本方面考慮,辛辛苦苦養(yǎng)的螃蟹脫殼不好便會影響蟹的規(guī)格質量,嚴重還會影響上市時間。
脫殼全過程1、脫殼間期:大量進食,積攢能量物質和微量元素。換句話說就是螃蟹察覺到自己開始要“變態(tài)”的時候,開啟瘋狂的吃貨模式。
2、脫殼前期:真皮層與表皮層開始分離,舊殼表皮被吸收,新表皮逐漸形成,待新表皮形成后,螃蟹開始吸水。水分促使殼質軟化,為后續(xù)方便脫殼做物質準備。
3、脫殼期:螃蟹大量吸水,甲殼出現(xiàn)裂隙,隨后從舊殼中脫出。此時殼體質軟,非常脆弱。沒錯,軟腳蟹就是這么來的。
4、脫殼后續(xù)期:螃蟹大量吸水,將新殼展開,并吸收水體中的鈣質和微量元素,完成甲殼鈣化,順利脫殼。待甲殼硬化至可以支撐身體的時候,螃蟹將體內多余水分排出,并開始進食。至此,螃蟹完成脫殼。
簡而言之,當螃蟹在脫殼的時候,會先將舊殼中的碳酸鈣吸收出來,儲存在體液之中。然后,螃蟹的殼中會生長出來很軟的皺褶。之后它們的舊殼會慢慢裂開,并且慢慢脫落。而這個皺折就會撐開,慢慢變成新的殼,之后螃蟹會將體液中儲存的碳酸鈣再注入新殼之中,這樣就可以讓它們的新殼硬化了。
【參考資料】
[1]三農(nóng)問答網(wǎng)——李德全2021-09-27
[2]史上最深度解析河蟹脫殼全過程——蘇蟹閣2021-08-14
[3]河蟹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劉剛《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3.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