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這是著名的歌曲《說唱臉譜》中的一段,主要講的是我國國粹京劇的故事,京劇在我國歷史悠久,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起源
京劇,也被稱為平劇、京戲,舊時主要分布在北京,后來傳向各地。京劇最初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曲戲,而是由各種戲腔融匯而成。乾隆時期,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陸續進入京城,與來自的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表現手法
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可謂表現形式豐富多樣。
而要說起京劇的表現手法無外乎唱、念、做、打四種形式,這四種能力也叫京劇表演的四種基本功。
唱。唱,就是歌唱,京劇融合了昆曲、秦腔和一些民間小調,有足夠的樂律支撐,有聲音音線的律動,這一點與眾不同。念,就是有音樂性的念白,多用于人物內心心里的變化。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征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行當之分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來分類。主要分為四個行當,生、旦、凈、丑。
生,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老生、武生、小生三種。
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青衣(正旦)、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武旦、彩旦。
凈,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凈"又分為以唱功為主的,分正凈、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
丑,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分文丑、武丑等。各個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藝上各具特色。
●關于臉譜
不同的臉譜代表著人物不同的性格。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也為中性,代表;黃臉和含貶義,代表兇詐兇惡;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代表人物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中國表演藝術大師。其8歲學戲,9歲拜師學青衣,10歲登臺。
1919-1935年梅蘭芳的海外京劇演出消除了當時西方對中國戲劇甚至中國人的偏見,促進了中國京劇在海外的傳播,增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其代表作有《》、《》、《》、《》等。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著名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著名京劇演員,是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中國現代京劇代表人物之一,藝術的創始人。
程長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在京劇第一代人物中,與四喜班的張二奎、春臺班的余三勝并稱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稱為"三鼎甲"之首。程長庚為京劇藝術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京劇之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