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沒有風險的創新,就是扼殺創新,很多時候,把風險控制為零才是最大的風險。
在上周末的外灘金融峰會上,馬云的演講在金融圈內引發熱議。
除了發表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觀點,馬云還在現場透露螞蟻集團上市的定價已經敲定,并表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上市融資」。
昨天螞蟻集團公布了IPO發行價,在A股和H股市場的融資總額達到345億美元,馬云在全球富豪榜也躍升至11位。
這些天文數字般的金額與大多數人都沒什么關系,但我們可以借著螞蟻的上市,重新認識每天都在用的支付寶。
全球史上最大IPO,馬云「親兒子」終長成在螞蟻集團上市之前,早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獨角獸公司,IPO前估值已經達到2800億美元,因此打破IPO的歷史記錄其實不算意外。
螞蟻這次將同時A股和港股同時上市,將在A股融資1149.4億元人民幣(約合172.3億美元),在H股融資1336.5億港元(約合172.4億美元),總融資金額將近345億美元,總市值為2.1萬億元。
這個融資金額也打破了去年沙特阿美IPO融資294億美元的記錄,成為全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IPO。
這次IPO除了讓馬云身價達到716億美元,在全球排名上升到11位,不少螞蟻的員工也能獲得一筆「巨額股權激勵」。
螞蟻集團披露的招股書信息顯示,經濟受益權激勵計劃項下的經濟利益所對應發行人股份合計30.79億股,其中授予螞蟻集團的員工及顧問的比例約為65%。
按照在A股68.8元/股的發行價計算,授予螞蟻集團的員工及顧問的激勵共計約1377億元人民幣。
雖然招股書沒透露獲得激勵的人數,可即便全公司16660人(截至2020年6月數據)都能獲得激勵,平均每個人也能分到826萬元,按照杭州二手房均價2.92萬元,螞蟻員工人均可以在杭州買一套283平米的大房子。
在螞蟻集團的招股書中,還有不少值得關注的數據。
盡管螞蟻也招股書中表示今年業績收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但上半年依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凈利潤達到219.23億元,同比增長1158.7%。
▲花唄這則廣告曾在網上引起爭議.
其中以花唄、借唄為代表的微貸科技平臺業務是螞蟻的收入支柱,僅今年上半年,收入達285.86億元,占到總收入的近四成,花唄借唄服務用戶約5億。
另外支付寶截至今年6月30日的月活用戶達到7.11億,這也意味著支付寶已經超越***,成為在中國僅次于微信的第二大App。
與已經上市的阿里巴巴相比,其實螞蟻才是馬云的「親兒子」。因為日本軟銀集團才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而馬云持股比例不到5%。
而2009年順利獲得監管部門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在馬云推動下,支付寶從阿里巴巴中剝離出來。雖然目前在螞蟻只持股8.8%,但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控制著超過50%的股權,依然是實際的掌舵者。
▲支付寶當年剝離阿里巴巴時的股權變動.
此外螞蟻在招股書中大書特寫的,還有自己的「科技屬性」。簡單來說,螞蟻希望告訴全世界,雖然我在經營著金融業務,但我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
科技公司還是金融公司?從2016年坊間傳出螞蟻金服準備上市的消息開始,馬云和螞蟻的高管們就常常在各種公開場合強調螞蟻是一家科技公司。
今年6月螞蟻金服還將全稱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科技」取代「金融」,螞蟻對媒體公開回應稱:
新名稱意味著我們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字化升級的需求,但螞蟻還是那個螞蟻,堅持創新,用技術為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創造價值是我們不變的初心。
前幾天,螞蟻在招股書中更新了董事長井賢棟致投資者的***,信中第一句就是給螞蟻集團下的定義:
螞蟻集團不是一家金融機構,也不僅是一家移動支付公司,而是一家決心用今天最好的技術和資源,去助力銀行和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每一位消費者、每一家小微企業的科技公司。
不過一家公司的屬性并不是通過一個名字和一張嘴就能決定的,就像雷軍一直將小米定義為互聯網公司,但市場對此并沒有完全認可。
因此在上市的招股書中,螞蟻也用了更多的數據和案例來證明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
從收入結構來看,螞蟻將收入劃分為支付業務和技術服務,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和創新業務都屬于技術服務,微貸、理財和保險產品都包含在內,商業模式是向平臺上其他金融機構收取技術服務費,和淘寶、快手等電商、直播平臺類似。
目前技術服務在螞蟻總收入占比已經超過64%,螞蟻集團CEO胡曉明6月份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曾表示,預計未來五年螞蟻收入的80%將來源于技術服務費。
而在招股書中展示的螞蟻能力體系圖中,支撐支付寶平臺的數字支付及生活服務和數字金融科技平臺的,是智能商業決策系統、動態風險管理系統、人工智能、算法及分析和計算與螞蟻鏈。
其中作為支付寶「地基」的計算與螞蟻鏈,正是屬于創新業務,其中區塊鏈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區塊鏈」一詞共在招股書中出現了130次,可見螞蟻對這塊業務的重視。
螞蟻從2015年開始布局區塊鏈技術,今年7月宣布將螞蟻區塊鏈升級為「螞蟻鏈」,據稱這個名字是馬云起的,他甚至在內部表示,養育它(區塊鏈)這個決定,不亞于當初決定成立支付寶。
如今提起區塊鏈,第一印象往往是凌晨三點的幣圈。除此之外,區塊鏈實際上到底能干嘛?
螞蟻在招股書中列舉了兩個應用案例。一個是「區塊鏈驅動的供應鏈金融」,通過區塊鏈平臺創建應收賬款的數字化記錄后,銀行可以便利地跟蹤。
另外一個是「助力小微IT設備租賃公司」,可以讓這些公司更便利并且低成本地購買及租賃筆記本電腦和打印機等IT設備。
而在普通消費者更常用的天貓和淘寶上,也已經用上了螞蟻的區塊鏈技術。
去年雙十一,天貓商城就借助螞蟻區塊鏈技術為4億跨境商品進行了溯源存證,通過全鏈路物流信息識別非法和虛假的物流記錄,提升商品防偽效率。
此外淘寶商家也可以利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工具鵲鑿進行「盜圖***」,當淘寶商家的圖片版權信息***在鏈后,圖片盜用后要取證就更容易了。
根據螞蟻提供的數據,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內,螞蟻鏈平臺產生了超過1億個日度活躍上鏈數據。目前螞蟻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已經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
而這次螞蟻上市募集的資金,有40%將投入到創新和科技上,其中人工智能、區塊鏈、安全、風險管理和計算及技術基礎設施是重點投入研發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在螞蟻集團9月8日遞交的關于上交所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提到同樣提供數字支付服務的微信支付和自己沒有可比性,當然這種說法一定存在爭議。
不過也從側面說明,螞蟻的終極目標并非只是做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
改變銀行的螞蟻,還要改變什么?過去幾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通過一張二維碼在中國普及了移動支付。這兩個平臺也占據中國移動支付領域超過90%的市場份額。
不過要說螞蟻和微信支付最大的區別,就是螞蟻在金融服務領域走得更遠。而在馬云的設想中,互聯網金融的其中一個基礎就是基于大數據的的信用體系,并認為互聯網經濟時代必定需要一套信用基礎設施。
實際上,從淘寶到支付寶,一直都是在構建一套信用體系。前幾天外灘金融峰會上,馬云再次提出這個觀點: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我們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依靠信用體系。
過去十年馬云曾多次闡述過類似的觀點,在阿里巴巴的計劃中,到2027年,中國的城市將變成信用城市。在信用信息流動順暢、信用評價體系健全、信用便利的前提下,所有的設施和服務都將基于信用體系來進行。
▲《黑鏡》里那個一切看評分的社會就不太美好了.
目前芝麻信用分已經讓很多場景依托于信用體系運轉,***先入住再扣費,免押金租房租車,或者在辦理簽證時代替其他證明材料,都是部分實現了信用城市的藍圖。
而螞蟻大力投入的區塊鏈等技術,實際上也是為了輔助信用體系的構建?!督洕鷮W人》有一篇封面文章就曾指出,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
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并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簡單地說,它是一臺創造信任的機器。
2008年,馬云因為不滿銀行對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服務,放出狠話:「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棺罱K支付寶用產品和服務贏得了用戶,也倒逼銀行作出改變。
技術改變了金融,從而改變每個人的生活,這也是構建馬云心目中的信用城市的必經之路,由此看來,這樣的藍圖也的確需要由一家科技公司來實現。
至于這家公司是不是螞蟻,或者是不是只有螞蟻,我們每個人都將會是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