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葫蘆頭就讓西安人垂涎不已,葫蘆頭作為西安特有的漢族傳統小吃,以味醇湯濃、饃筋肉嫩、肥而不膩聞名。葫蘆頭要好吃,湯自然要口味醇正,每天六點半熬湯的師傅就到店開火熬湯。在西安,春發生幾乎就是葫蘆頭泡饃的代名詞。
春發生飯店是一家創辦于1920年的西安老字號,主打產品就是葫蘆頭泡饃。斗轉星移,時代變幻,在幾代人的努力拼搏下,春發生飯店現已發展成為一家國際餐飲名店。作為一家老店,食客們不僅沉醉于春發生的味道,還對于春發生的故事也津津樂道。
春發生,最早是沒有店面的,只是一個沿街叫賣的流動小攤。1920年,一位名叫何樂義的小老板挑著擔子在五味十字和南院門一帶風雨無阻沿街叫賣葫蘆頭,由于自家葫做的東西選料精細、調味考究,逐漸得到了周邊居民的認可。
由于口碑不錯,也賺到了一些小錢,何老板就想不如在這里盤兩間小門面吧。于是,在1921年前后,在商賈云集、人流如織,一片繁華景象的西安南院門,何記葫蘆頭鋪成立了。最開始只有兩小間店鋪,但由于顧客太多,慢慢擴大到了5間鋪面。
辛苦歸辛苦,生意一點一點做大了起來,經過這幾年的苦心經營,何老板終于可以實現自己多年擴大門面的心愿了,今天是擴建店鋪后的第一天營業。十點鐘一開門,便陸陸續續來了客人,中午時分鋪內已是人聲鼎沸,座無虛席。大家紛紛向何老板道喜,恭賀之詞不絕于耳。
中午熱鬧就餐時分,何老板穿梭于店內積極招呼客人們,由于都是街坊鄰居,大家吃得都相當開心。吃著吃著,就有人提到了店名的問題,這何記葫蘆頭鋪東西是挺好吃,但是名頭不夠響亮啊。
這時一位在小有名氣的文人提議:“何老板,你的店鋪擴建在春天,發展在春天,使我不由想起了大詩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不如我給你的店鋪送個雅號叫‘春發生’你看如何?”
“好名字,好名字,真是好名字!”眾人異口同聲,贊不絕口。何老板更是大喜過望,忙叫人取來筆墨,這位文人現場題寫了三個大字“春發生”,交給了喜上眉梢的何老板,從此,何記葫蘆頭鋪正式更名為“春發生”。
店鋪的生意也如店名一樣更加生機盎然,“春發生葫蘆頭”的大名也逐漸馳名古城內外,譽滿三秦大地。作為一家具有百年歷史的老店,春發生沒有被歷史的滾滾煙塵所淘汰,反而發展的越來越好,即便是現在也經常高朋滿座。
陜西著名作家陳忠實和賈平凹都對春發生情有獨鐘,只要說到葫蘆頭泡饃,他們總是能回想起當年寫作時與之結下的難解情緣。陳忠實還給春發生飯店撰聯一副,以表達自己對春發生的深厚感情,“兩千年世紀交替春去春來春發生,八十載滄桑難改原汁原味葫蘆頭”。
新中國成立后,春發生在1952年實行公私合營。1998年重新裝修并增設了包間,經營面積2025㎡,現有餐位總數300余個,成為一家享譽海內外的特一級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