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這樣的女人,氣度高雅,低調內斂。
喧鬧人群里,她們很少高談闊論賣弄才華,也不愛左右逢源諂媚他人。
任何時候,總是恬淡又平靜地獨自***,默默悅己。
為人處事上,她們平易近人,與人為善,不管和誰相處都溫柔相待。
任何時候,只要有需要,她們都不吝伸出援助之手。
內斂的女人,就像一支空谷幽蘭,盈盈佇立,暗香浮動。
既美麗了自己,又芳香了別人。
女人,越內斂,越能活出生命的質感,也越有福氣。
內斂的女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滾滾紅塵,你我皆過客。
有人行至半途,被雨打風吹去,而有人,雖歷經坎坷,終是到了幸福的終點。
同樣的路,不同的結果,差別在于心態。
心態不穩的人,平地走成溝壑;而心態平穩的女人,能把荊棘坎坷變成通天大道。
就像“無雙國士”葉嘉瑩先生,我們都知道她在詩詞界的成就,卻不知她的一生也是歷經諸多磨難,才尋找到自己的一方凈土。
她少時失母,父親失聯,嫁人后,丈夫又慘遭牢獄之災。
孤身撫養女兒三年后,丈夫出獄,卻性情大變,暴躁狠厲。
纖弱的葉先生,只好一邊養家一邊遭受丈夫的責難,還要忍受哮喘病的折磨,夜不能寐,苦不堪言。
待到蹣跚走過半百年華,即將迎來歲月靜好,女兒又突發車禍,白發人送黑發人。
生活的暴擊,一波接著一波。
但葉先生從不沉溺悲傷,只管在詩詞天地里尋求內心的平靜。
直到命運流轉,葉先生被十多所大學聘用,去國外講學,桃李滿天下,所到之處盡是鮮花掌聲。
這時的她,大可肆意灑脫,揮斥方遒。
可葉先生,依舊寵辱不驚,站在三尺講臺,白天講詩,晚上講詞,兢兢業業。
她還悄悄賣掉手中房產,把3000多萬巨款全部捐了出去。
很多人心疼葉先生的遭遇,可她不悲不喜,沉穩回應,“命運把我放到哪里,我就落到哪里,就在哪里開花?!?/p>
世事順遂時,不狂喜生悲,泥沼低谷時,不埋怨自輕。
這是內斂女人,身上獨有的從容氣質。
人這一生,總在失去和得到中,交替往復。
既然,酸甜苦辣,悲欣交加,都是命運給予的饋贈,誰都躲不掉。
不如,平淡對待得失,冷眼看盡繁華。
在靜篤內斂間,閑庭信步,坐看云卷云舒。
當一個女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自然福澤深厚,好運自來。
內斂的女人,溫婉和善,平易近人
林語堂先生在《京華煙云》中有言:
“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
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
命有己定,福由己求。
人身上的福氣,都是自己贏來的。
林先生筆下的姚木蘭,恰恰就是這么一個守得住福,更造得出福的優秀女人。
她出身名門世家,卻毫無驕縱之氣,恬淡從容,平易近人,有著歷經千事的沉靜。
她的兒時舊友曼娘,為救病重的戀人,不惜以沖喜的形式嫁人。
卻因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無法在三日之內備齊出嫁之物,只得一切從簡。
木蘭不忍如此有情有義的女子在人生中留下遺憾,便將曼娘請進姚家,親力親為給她置辦了一場風光又隆重的結婚典禮。
曼娘對木蘭所做的一切,感恩于心。
此后,無論遇到什么事,始終站在她的身邊給予支持。
她的善解人意,就連不喜歡她的人也被她的大度感化。
面對二嫂牛素云的針鋒相對,木蘭寬容一笑不做計較。
她覺得對方不過是個被原生家庭寵壞了的傲嬌女子,本性不壞。
所以才會在牛素云犯錯,墻倒眾人推的時候,選擇寬恕對方曾經對自己的傷害。
牛素云幡然悔悟,找回良知,當木蘭遇到危險時,竭盡全力去救她。
除了尊重善待周遭人,常懷一顆柔軟心的木蘭,還在戰亂逃難的路上幫人接生,收養孤兒,極盡綿薄之力救助他人。
亂世流年里,世人皆苦。
人人尚不能自保,木蘭卻還不計個人得失,以大度豁達之心與人相處。
幫人之難,就是在為自己積福報。
很喜歡一句話,生活從來都是智慧的較量。
年少輕狂,總以為做人生贏家,就是要豎起滿身刺,硬碰硬地和命運對撞。
可看了姚木蘭,才發現,內斂的女人,更擁有掌控生活的大智慧。
她們洞悉生活的殘酷,卻知世故而不世故,歷滄桑而不滄桑。
遇事退一步,待人寬一分。
用豁達的胸襟,面對命運的潮起潮落,用星星之火,熨貼別人,點亮自己。
內斂的女人,內心豐盈,沉著穩重
常言道:“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
紅塵俗事,人生煩惱,始于心,而亂于心。
內斂的女人,懂得修出心境,將經歷變閱歷,形成自身獨有的知性氣質。
人生天地,從此一片寬廣遼闊。
著名女畫家潘玉良,她身份低微,貌不驚人,手握一副爛牌,卻將生活中經歷的酸甜苦辣化作了生命的厚度,藝術的高度。
當年,逃出樊籠后的潘玉良在潘贊化的引導下,發現了對畫畫的興趣。
她能對著《芥子園畫譜》,臨摹到分毫不差。
然而,潘玉良對繪畫的摯愛,并未得到世人的理解認同。
有人嫌棄她曾經身份低微,有人***她的作品,逼迫她退出畫壇。
而潘玉良,不多辯解。
她真切記得啟蒙老師洪野的話:
“美與苦是一對孿生兄弟,每向前走一步,都要付出艱苦的勞動。”
人生實苦,尚需修煉。
不能因為不光彩的身份而自輕自賤,更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放棄理想。
于是,獨立而內斂的潘玉良做出驚人決定,遠渡重洋,到歐洲留學。
在藝術的殿堂里,她如魚得水。
成為第一個考入意大利皇家羅馬學院的東方人,被任命為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舉辦了中國第一個女西畫家畫展,受到徐悲鴻大師的稱贊。
人生下半場,出身卑微的潘玉良與過往種種握手言和。
如鳳凰涅槃般,完成了從青樓女子到名畫家的身份轉換,最終綻放出耀眼的光彩。
很贊同一句話:真正能禁錮一個人的,從來不是世俗的觀念,而是我們的畫地為牢、作繭自縛。
人這一生,起起伏伏,難免遭遇世俗的偏見,詰難。
內斂的女人,心有丘壑,充滿力量,如強者般傲然挺立。
她們視苦難為磨練,在與滔天濁浪的對抗中,修煉自我,愈發強大。
她們把焦點放在自我感受上,而非他人的肯定眼光里,活得通透,純粹澄明。
作家三毛曾說:
“世間的人和事,來和去都有它的時間,我們只需要把自己修煉成最好的樣子,然后靜靜地去等待就好了?!?/p>
在世事波瀾中,不斷反省,自我成長的女人,聰明又強大。
她們足夠有能力為自己,迎來好運,攢足福氣。
▽
生活里,有多少女人活得慌亂迷茫,失去幸福的平衡感。
她們被逼著朝生活嘶吼,被現實裹挾著前進。
有時偶爾,贏得一時勝利,卻也失掉了內心的平靜。
人們都說,內斂,是一種修養,是活在人世最成熟的安靜,是女人為人處世的最好方式。
余生,我們不僅要活得熱氣騰騰,更要像林徽因說得那般,“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p>
身處三千浮世,品嘗生活百味,
開闊豁達胸襟,滌蕩清潔心靈,
升級迭代智慧,修煉人格魅力。
希望你能葆有溫柔心,善待自己,寬厚他人,認真生活,不負歲月。
終有一天,相信你能成為內斂而知性的優秀女人,綻放出星辰光彩,成為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