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文景
今日,據多家媒體報道,B站本周尋求通過在港上市聆訊,募集資金規模約為30億美元(約233億港元),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為保薦人。
曝B站或二次上市
再融30億美金
繼百度、汽車之家、微博之后,被稱為Z世代聚集地的嗶哩嗶哩(BILI.US下稱:B站),也傳來即將回港上市的消息。
今日,有消息稱B站或將在本周尋求通過在港上市聆訊,集資規模預計為30億美元,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為保薦人。隔夜B站股價跌幅超17%,報收98.59元/股。截至目前,盤后B站仍跌超2%。
事實上早在兩個月前,就曾有媒體爆料稱,B站將以保密形式在香港第二次上市,初步計劃在3月進行招股。不過B站方面回應稱“不予置評”。按照港交所流程,回港二次上市的公司確實可秘密交表,在通過聆訊前無需在聯交所網站公布具體信息,因此至今尚未有關于B站回港二次上市的確切消息。
對于曝出B站選擇回香港二次上市,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可能考慮到美國市場未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對公司市值可能會帶來影響。比如,去年美國處處對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業務設限,直到今年才暫停海外版微信和抖音的禁令。另一方面,香港市場的大陸投資者更多,比美國機構投資者更熟悉B站的業務,有利于給予公司更合理的定價。
B站全稱為嗶哩嗶哩,英文名bilibili,為中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平臺,該網站于2009年6月26日創建,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B站”。去年的一條名為《后浪》的宣傳片,以及一場活力四射的跨年晚會,更是讓B站頻頻出圈。
全年營收達120億
股價已瘋長900%
最新公布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B站Q4營收為38.31億元,同比增長91%。調整后凈虧損為6.82億元,2019年同期凈虧損為3.37億元。此外,2020財年B站總營收達1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乍一看,B站過去一年的營收數據和用戶增長率的整體表現似乎還不錯。但是,B站頻頻發力“破圈”以及改善營收結構,其付出的運營成本和銷售等費用都在增加。業內人士指出,本次赴港二次上市或許可緩解B站資金匱乏的燃眉之急。
用戶數據方面,月活用戶量達2.02億,同比增長55%;其中移動端月活用戶量達1.87億,同比增長61%;日活用戶量達5400萬,同比增長42%。
飛漲的用戶也帶來了B站各大業務營收的猛增,2020年全年B站的增值服務業務、廣告業務和電子商務業務都實現了超100%的業績增長,分別為134%、126%和168%。增值服務業務更是在四季度首次超越游戲業務成為B站最大的營收來源。
上市之初的B站還是游戲收入撐起一片天,而如今的B站則是“四條腿”走路。盡管2020年游戲業務的增長稍顯乏力,不過同往年相比營收多元化的成效頗為顯著,2020年Q4連廣告和電子商務的營收規模也達到了7億人民幣的級別。
2018年3月28日,嗶哩嗶哩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自上市以來,其股價漲幅超800%,還曾在今年2月站上了157.66美元的高點。截至美東時間3月8日收盤,B站股價為98.59美元,為三年前其發行價的9倍。
估值媲美快手?
除B站以外,還有汽車之家、攜程、百度等中概股互聯網企業此前也紛紛被傳出可能赴港二次上市。此外,滴滴出行、字節跳動等也屢次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而去年股價暴漲的拼多多也傳出赴港上市消息,不過拼多多對此進行了否認。
今年2月,快手在港上市,一度引爆了市場的交易情緒。當天上市,快手股價首日開盤338港元,較發行定價115港元漲193.91%。截至當天收盤,快手股價報收300港元,總市值12325億港元逼近建行,在所有港股上市公司中位列第八名。
分析人士向證券時報表示,這給B站擬在港上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標的。從風格、定位和用戶來看,B站和快手都有相似之處。快手接近70%的用戶30歲以下,與B站用戶同樣很年輕,二者用戶重合率10%-20%左右,快手的用戶也是B站破圈的重要方向。此外,去年快手還全資收購了B站曾經的競爭對手A站。不過,從變現能力來看,目前B站的廣告增速還沒有快手快,B站的高增速業務主要來自于直播,但快手的業務增長已經從直播進化到電商了。
編輯:艦長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