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檔案
從出版史看黨史
中國***在成立之初,非常重視出版工作。1921年7月制定的黨的一大決議中就明確指出:
一切書籍、日報、標語和傳單的出版工作,均應受中央執行委員會或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每個地方組織均有權出版地方通報、日報、周報、傳單和通告。一切出版物,不論屬于中央的或地方的,均應在黨員的領導下出版。任何出版物,無論是中央的或地方的,都不得刊登違背黨的原則、政策和決議的文章。
黨的一大閉幕后不久,在黨的一大上被推舉為中央局宣傳部主任的李達,就在上海創辦了黨成立以來第一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
1921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雜志第9卷第5號發表的《人民出版社通告》。資料圖片
1921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雜志第9卷第5號,發表了一篇《人民出版社通告》:
近年來新主義新學說盛行,研究的人漸漸多了,本社同人為供給此項要求起見,特刊行各種重要書籍,以資同志諸君之研究。本社出版品的性質,在指示新潮底趨向,測定潮勢底遲速,一面為信仰不堅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內外同志圖謀精神上的團結。各書或編或譯,都經嚴加選擇,內容務求確實,文章務求暢達,這一點同人相信必能滿足讀者底要求,特在這里慎重聲明。
這篇“通告”不僅宣示了人民出版社的辦社宗旨與任務,還詳細列出了計劃出版及已出版的圖書目錄,其中《馬克思全書》15種,《列寧全書》14種,“康民尼斯特叢書”(即“共產主義者叢書”)11種,其他書籍9種,總共49種。這個書目,體現了人民出版社創辦者開闊的理論視野和宣傳馬列主義的宏偉設想。
當年的上海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現老成都北路7弄30號)就是李達的住所,人民出版社就誕生在這里。1922年7月,***二大也在此地召開。
上海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
據不完全統計,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15種圖書以及臨時性宣傳冊,如馬克思的《***宣言》(陳望道譯)、《工錢勞動與資本》、《資本論入門》,列寧的《***禮拜六》《勞農會之建設》《討論進行計劃書》等,還有《***底計劃》《俄國***黨綱》《國際勞動運動中之重要時事問題》,以及《馬克思紀念冊》《李卜克內西紀念》《兩個工人談話》等宣傳冊,有力地推動了黨的宣傳工作,在青年學生和工人群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工作始終都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為了迷惑反動派,李達故意在書的封面和版權頁上,把人民出版社的社名刊印為“廣州人民出版社”,社址是“廣州昌興馬路26號”,這是廣州新青年社的地址。當時的新青年社,主要以出版《新青年》雜志為主。
1923年夏,李達與陳獨秀就“國共合作”和“二次革命”問題發生重大分歧。11月,李達應邀到長沙擔任***主辦的湖南自修大學學長。由于缺乏主事之人,人民出版社就此停止了工作,相關業務并入設在廣州的新青年社。
人民出版社雖然停辦了,但在建黨初期黨的思想建設和宣傳工作中發揮了重大作用。1926年年底,***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蔡和森在莫斯科撰寫了《中國***史的發展(提綱)》的報告,其中在“吾黨產生的背景及其歷史使命”部分,蔡和森寫道:“人民出版社,設在廣東為我黨言論機關,出版了很多書籍,對思想上有很大的影響?!?/p>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編審侯俊智)
資料: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段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