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文傳媒創始人馬中駿慈文傳媒供圖
中新網6月19日電電視劇誕生至今60年,整個行業歷經了諸多變革。這其中,慈文傳媒集團創始人馬中駿完成從先鋒劇作家到電視人的身份轉變,已投身中國電視劇出品***二十載,在其看來,中國電視劇今后無論朝哪個方向發展,“深耕精品內容這條路不可丟。”
慈文傳媒的前十年,致力將“經典變流行”。從馬中駿率先購買武俠小說版權,開啟“IP”改編之路的第一波浪潮起,眾多優秀經典“IP”作品經由慈文傳媒影視化,輻射影響更多受眾群體。
2003年,慈文傳媒投入***的第一部武俠劇《射雕英雄傳》播出,各方好評不斷,在北京、上海、廣東等電視臺播出后,更是屢創收視第一的好成績。
慈文傳媒的后十年,則是“將流行變經典”。彼時,互聯網科技的革新為影視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傳統電視劇***龍頭公司,慈文傳媒率先憑借《暗黑者》系列網劇轉型擁抱互聯網,這部被稱為“網絡劇元年”開啟標志的劇目,讓慈文再一次在業界打響了口碑。
慈文傳媒舉辦“慈妹兒的夏舞”主題分享會慈文傳媒供圖
2018年,在第24屆上海電視節期間,慈文傳媒于舉辦的以“慈妹兒的夏舞”為主題的分享會上宣布啟動多部劇目,包括賽車題材電視劇《極速青春》,講述國防建設故事的《那些年,我們正年輕》,現代奇幻戲《脫骨香》,中美合拍10集電視劇《上海1920》……
“多箭并發”,多題材、多渠道探索并創新是慈文傳媒今后的方向,但在馬中駿看來,充分將自身在影視劇***領域里的積淀優勢,轉化為高品質、高收益、高活躍度的產能優勢,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現象級產品依舊是慈文傳媒不能偏離的核心。
比如,其提到慈文傳媒即將開拍的,改編自網絡小說的《紫川》時,特別強調“最重要最核心的那些東西,不能做粗糙,不能草率,不能讓它變得特別山寨”。
另外,在提及當下作品越發只迎合年輕觀眾口味時,馬中駿不是非常贊同,他認為結果會因為內容好壞產生偏差,如果“你做好,做精了,很可能是全齡的”,相反,“有時候說我這是全齡的,結果哪個年齡都不愛看,其實主要就是不好看。”
2015年,慈文傳媒出品的仙俠劇《花千骨》、2016年探險題材劇《老九門》、2017年女性勵志傳奇題材戲《楚喬傳》均收獲了相當可觀的播放量。其中,《楚喬傳》在海外視頻平臺收獲了3.5億次點擊,57萬網友分享,美國用戶貢獻的收入占海外收入近50%,開創了華語影視劇“出海”的先河。
對于當下熱門的中國故事“出海”,馬中駿有自己清醒的認知。他觀察發現,海外觀眾更偏向于科幻、緝毒、穿越、驚悚類題材的劇集,這在一些人看來,成了中國故事“出海”的某些門檻。但馬中駿認為有些題材在中國不是不能拍,而是難拍。
這一過程中,不斷地嘗試探索,提升劇集***水準顯得極其重要,據馬中駿透露,慈文傳媒已經開始嘗試科幻和緝毒題材的劇集,“最近,蔡駿在幫我寫一個關于通感的故事,我覺得如果好的話,它就很國際化。”(胡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