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新京報記者柯銳攝
新京報訊(記者柯銳)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近日聯合舉辦“新時代人民幸福論壇”,并首次發布《人民幸福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國民幸福指數綜合得分隨GDP及人均GDP增長呈逐年上升趨勢;幸福指數得分靠前的城市基本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區,相對集中于我國東部,人口流入較多的城市,幸福指數得分排名相對靠前。
我國國民幸福指數整體持續向好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高級研究專員呂曉荷介紹,“國民幸福指數”應用場景選取了從1978年至2020年的有關指標,全面且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總體來看,我國國民幸福指數整體持續向好,各板塊得分趨向均衡;“社會生活”及“人居環境”逐年向好,體現出影響幸福感的客觀條件改善顯著。
其中,從人民幸福與經濟發展的耦合關系來看,國民幸福指數綜合得分隨GDP總值及人均GDP增長呈逐年上升趨勢,證明我國經濟的穩定高速發展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堅實基礎;但2006年以后,國民幸福指數總分增速小于GDP增速,意味著經濟水平將不再是決定人民幸福的最關鍵要素。這也對下一階段“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目標提出了新要求。
該研究通過分項的發展趨勢分析發現,我國多項民生福祉水平持續提升,硬件設施建設取得飛躍式進步,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提升;對標國際,科研投入、互聯網普及、就業穩定性和***工作效能等都屬于我國的優勢領域。未來,應在提升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提高社會服務質量及環境質量方面持續發力,向社會公平與共同富裕目標邁進。
人口流入較多城市,幸福指數得分靠前
圖片來源:《人民幸福指數研究報告2021》。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提供。
與此同時,“人民城市幸福指數”應用場景對全國283個城市(包括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等)進行了綜合評估。
其中,省會及計劃單列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杭州市、深圳市、寧波市、長沙市、廈門市、鄭州市、南京市、武漢市、廣州市、福州市;一般地級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金華市、蘇州市、湖州市、溫州市、紹興市、東莞市、臺州市、舟山市、鎮江市、無錫市。
從分布區域來看,幸福指數得分靠前的城市基本分布在沿海、沿江,相對集中于我國東部。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多個城市名列前茅,表現突出。中心城市優勢明顯,西部的省會城市得分均優于省內平均水平。
圖片來源:《人民幸福指數研究報告2021》。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提供。
從與人口關系的耦合分析來看,人口流入較多的城市,幸福指數得分排名相對靠前,如珠海、深圳、杭州、長沙等,可見幸福指數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反映出人們“用腳投票”選擇了心目中適宜生活的城市。
報告認為,整體來看,全面小康目標達成,但仍有綜合得分未達到全面優秀水平的城市,在提升人民幸福感方面各個城市仍有較大進步空間和重點方向。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指出,該院于2019年3月正式啟動“人民幸福指數研究”。近三年時間里,研究院依托清華大學在學科融合、科研創新、信息技術方面的綜合優勢,匯聚起一批國內外頂尖專家資源,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幸福指數體系。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數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小勁出席了論壇。論壇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院長助理盧慶強主持。
記者|柯銳
編輯|張笑緣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