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三防是哪三防?
紡織品三防是指防水、防油、防污,通過對紡織品使用三防整理劑后可以獲得這三種效果,所謂三防整理劑呢,是施加在紡織品上能改變紡織品表面性能,從而達到防水防油防污效果的整理劑。
三防整理效果原理是參考荷葉拒水原理,通過降低紡織品表面能,形成拒水、拒油、拒污效果。比如水滴滴在紡織品面料上,形成荷葉效應,不會像普通面料快速吸收。
在這里說明一下,這種三防效果并不是永久性的,經過多次洗滌后,三防效果會漸漸喪失。
在使用三防整理劑整理面料前,要保持面料干凈,無助劑殘留,要注意面料的pH值等,否則會影響三防整理效果,提高成本。
紡織品三防測試主要考核的是紡織品在一定條件下耐水淋、耐沾污或抵抗油滴及污物的能力。檢測防水性的標準有AATCC22,GB/T4745與ISO4920,檢測防油性的標準有AATCC118,GB/T19977與ISO14419,耐沾污性試驗***標準是GB/T30159.1-2013等。
防污測試和易去污測試有什么區別呢?
根據標準GB/T30159.1-2013和FZ/T01118-2012定義,防污性能包括耐沾污性和易去污性。
耐沾污性:材料不易沾附污物的性能。常采用GB/T30159.1測試。
易去污性:材料即使沾污也容易去除的性能。常采用FZ/T01118和AATCC130測試。
AATCC130的檢測原理及步驟
檢測原理:
先用油污處理試樣,在試樣上油污部分放置一定重量的物體,洗滌已沾污的試樣,對油污進行對比評級,級別為5級到1級。
檢測過程:
1、準備兩塊15×15英寸(38×38cm)的試樣,在處理油污前放在溫度為70±4°F(21±2°C)和相對濕度65±5%的標準大氣中調濕至少4h。
2、將一塊干凈的試樣放在單層AATCC白色吸水紙上,用滴管將五滴(約0.2mL)玉米油滴在試樣的中間區域。在弄污的位置上放一塊3×3英寸(7.6×7.6cm)的玻璃紙,將重物直接壓在油污上面的玻璃紙上,持續60±5s,避免弄污的試樣相互接觸轉移污漬,試樣應在弄污之后的20±5min內進行洗滌。
3、向洗衣機注入72L±4L的溫度為41℃±3℃(105℉±5℉)的水,加入66g±1g洗滌劑,開始攪水,放入陪洗布,放入試樣,總重為1.8kg±0.1kg,洗衣機最多裝30個樣品,每個試樣有一處污漬。
4、設置洗衣機標準檔洗滌16min,直至完成全部過程,最后一次脫水完成后,將陪洗織物和試樣一起放入烘干機。
5、設置烘干機溫度達到最大排氣溫度68℃±6℃(155℉±10℉),啟動烘干機直至試樣完全干燥。烘干后立即取出試樣平鋪,防止試樣起皺,評級過程在烘干后的4h內完成。
評級:
將評級卡放在觀測板上,中心距離地面45±1英寸(114±3cm),將試樣正面朝上平放在桌子中間,觀測者距離觀測板76±3cm,觀測高度(眼睛)距離地面157±15cm(62±6英寸),觀測者要獨立評級,并精確至0.5級。5級表示去污性最好,1級表示去污性最差。
影響去污性的因素
1、油的類型
2、油的用量
3、樣品的尺寸和形狀
4、洗滌溫度
5、洗滌劑的類型和用量
6、洗滌的力度
供稿:蘇州中紡聯檢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朱雅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