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94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2348例,其中273例確診病例為此前無癥狀感染者轉歸,439例確診病例和21844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余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和無癥狀感染者1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劃分“三區”防范區居民可在行政區域內適當活動
上海11日對外宣布,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規定,結合上海實際,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其中,防范區居民可以在行政區域內適當活動。根據管控細則,防范區內村居民允許每天每戶一人一次外出采購物資,憑出入證通行,外出僅限生活物資采購,嚴禁到本鎮其他村居走親訪友;盡量步行,嚴禁機動車。(詳情:上海啟動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政策如何更好滿足群眾基本生活需求?)
封控區、管控區居民生活物資保障以集采集配,保供套餐等方式為主
11日,上海根據核酸篩查結果,劃定了第一批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名單,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其中,封控區、管控區內居民仍無法出門,如何做好他們的生活物資保障成為市民關心的話題。對此,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在12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于封控區、管控區居民的生活物資保障,主要是以集采集配,保供套餐等方式為主。(詳情:封控區、管控區生活物資如何保障?上海:以集采集配,保供套餐為主)
防范區內人員應落實一周2次抗原檢測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在12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防范區仍要堅持“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規模”的策略,非必要不外出,在居住小區內活動為主;確需外出的,可在防范區所屬街鎮內活動,不得流動到封控區和管控區。
防范區內人員應落實一周2次抗原檢測,提倡市民核酸檢測愿檢盡檢。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應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可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互聯網醫院的優勢,倡導線上就診、線下配藥。(詳情:上海:防范區不是“放飛區”區內人員應落實一周2次抗原檢測)
11日超6000人治愈出院或解除醫學觀察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在12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12日上午9時,本輪疫情上海全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252214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212393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余正在檢測中。已排查到在滬密接的密接118477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116944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余正在檢測中。
4月11日,上海全市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已有超6000人治愈出院或解除醫學觀察,他們將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監測。3月1日以來,上海累計治愈出院或解除醫學觀察已超過2萬人。
確保出院者、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順利回家
上海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上海市將進一步強化“采、送、檢、報、轉、收”各環節的銜接和聯動,壓縮時間、提高效率、快出結果,及時發現風險人員并快速轉運收治隔離。與此同時,切實做好醫療救治工作,堅持中西醫結合、分類施治,持續提升救治水平;有序組織好入院入艙工作,做好感染者出院出艙工作,建立從醫院、方艙到社區的銜接機制,確保出院出艙群眾順利回家。(詳情:上海確保出院者、解除醫學隔離觀察人員順利回家)
新聞多一點:
各地從緊落實防控舉措
各地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差異化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同心協力、共同戰“疫”。
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堅持快字當頭,人、物、環境同檢,全面排查鎖定病例所涉風險點位和風險人員,筑牢防疫屏障。北京市主要生活必需品目前供應穩定,貨源充足。
吉林省自3月初疫情暴發以來,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吉林市和長春市九臺區已先后實現社會面“清零”,目前正在穩妥有序推動復工復產,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尤其要確保眼下的春耕生產工作。
福建泉州市、河北唐山市疫情防控攻堅也都進入收尾階段,社區傳播鏈基本阻斷。自4月11日零時起,泉州全域轉為防范區,唐山解除市域內臨時性封控管理,逐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11日晚發布,全區娛樂場所、酒吧等密閉半密閉場所12日起至18日暫停營業。(詳情:各地從緊落實防控舉措上海首批“三區”劃分名單公布)
鄰居“陽了”我該怎么辦?
巧用妙招讓熱天戴口罩更舒適
天氣漸暖,戴著濕熱口罩的你,是不是忍受不住想摘掉?疫情防控敲黑板!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再熱也要戴口罩!堅持就是勝利,讓我們齊心協力,用最短時間遏制疫情擴散。
那么如何佩戴口罩更舒適?了解一下!(詳情:防疫科普丨堅持佩戴巧用妙招讓熱天戴口罩更舒適)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