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末,我在一所師范類學校上大學,沒有想到網絡會對我的生活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在大學里,有信息技術課,主要學習計算機基礎理論。老師講著那些電腦的各種組成元件,卻不讓你動電腦,我只好對著大腦殼的顯示器以及方頭方腦的主機箱浮想聯翩。講到DOS命令時,更是如墜云端。最后我只學會了保存根目錄這樣最基本的應用。后來我所有的計算機知識和能力,全靠摸索自學而來。
熟悉鍵盤,是從一款打字精靈的學習軟件開始的。那時上信息技術課趴在鍵盤上找字母,回到宿舍拿著紙鍵盤練習敲字,只恨發明電腦鍵盤的人沒有按照26個字母排序,坑害我等初學者。按照老師的教法,每個指頭都有轄區,不能錯亂,但我只會用兩手食指,就是所謂的“二指禪”。鍵盤上的一些功能鍵,我根本不敢觸碰,生怕引發嚴重的后果。這種恐懼心理,一直保留到現在,很多功能鍵一次也沒用過。
熟悉鼠標,是從一款風靡校園的“紅色警戒”游戲開始。那時學校數學系機房,地理系機房、電教系機房都可以局域網作戰,Win98的系統,十四吋的顯示器,光開機就得3分鐘,不過價格便宜,2元錢能玩一小時。五六個人各據一方,由一個小小的“基地車”開始,一邊建電廠和礦廠,一邊派兵探路合縱聯盟。有了電和錢,再發展兵工廠等軍事設施,左右對抗。軍備與作戰,全靠鼠標點擊來操控,運用鼠標的速度,決定了游戲的勝負。隔壁宿舍的胖子阿歐四體不勤、好吃懶做,打起游戲來卻敏捷無比,這邊造兵那邊選礦,幾件事放在一起做有條不紊。戰術上他也是大師,時而佯攻時而埋伏,有時冷靜撤退固守城池,有時孤注一擲突然襲擊,兵無定勢,戰無定法,時常挽狂瀾于既倒,打的對手落花流水,是機房里的頂尖高手。我看他打出無數場漂亮戰役,心中羨慕,無奈手不爭氣。那時因為用鼠標比別人慢,根據地還未成規模,就受到了敵方殘酷打擊,又戰斗來又生產,弄得手忙腳亂,得靠盟軍支援才能保命。就通過打“紅色警戒”,我的鼠標速度快了很多。
熟悉打字,是從網絡聊天開始。那時學五筆半途而廢,用最早的拼音輸入法沒有聯想和記憶功能,鍵盤敲出幾個字母,得用鼠標去翻頁,選擇自己想要的字,再點確認,比查字典還麻煩。練習枯燥無味,入門不得其法,正當我懷疑自己學不會電腦時,網絡聊天時代來臨了。
仿佛一夜之間,網吧如雨后春筍冒了出來。最早時候上網六元一小時,在距離學校一站路的一家網吧,我們拿著抄錄的幾個網址試著打開網頁,連續輸錯網址,反復發布命令,慢慢地等待著光標由沙漏形狀變成標準箭頭形,看著網頁緩緩呈現,那種興奮就像是阿里巴巴看著山洞門開啟。幾個網頁都打開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小時的時間已經到了。續了一次費,進了幾個二級頁面,十二元就沒了,相當于一天的伙食費。我們這才察覺,網絡原來是個銷金窟。但這錢花的倍有面子,回到校園興奮地跟同學講上網經歷,馬上有第二撥人馬跑去體驗,相當于免費為網吧做了宣傳。
后來學校門口也開了網吧,網費也降到了四元。大家蜂擁而至,為了不發生爭搶,老板給付費預定的人發了號碼牌,有人下機按號補缺。即便這樣還是有沖突。有人下機續費,馬上座位就被占去了。這時得靠老板來協調,先動員續費的讓位,“你都上了這么久了,也該換換人了”,再勸勸占位者,“他還沒下機,你要不再等等。”那時還沒有職業的網管,很多人還不會自己開機,所以網吧老板是最忙的,這邊有人交費上機,那邊有人電腦故障,都需要他來解決,呼叫聲此起彼伏,亂成一片。但老板一點也不厭煩,因為他已賺的盆滿缽滿了。
那時還沒有導航網站,能上的網址十分有限。最常用的就是新絲路網站。作為那時本土的門戶網站,里面有七八個公共聊天室。起的名字都很別致,例如“指尖情緣”、“緣來是你”。點進去起個昵稱,就可以瞎聊。各色人等,在一個區域聊天,很難有集中的話題,往往是雞同鴨講。人多嘴雜,刷屏飛快,剛起一個話題,很快就被新的話題淹沒了。那時大家的語言也很貧瘠,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就是“你好”。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無背景人格”,是說在人生地不熟的“無背景”環境下,人會放棄孝道、忠貞、禮貌、廉恥等多方面的道德去為所欲為。網絡正是一個“無背景”的環境,有人喜歡在公共聊天室里罵人,聊著聊著就罵開了。一個人罵另一個人,一群人罵一個人,一個人罵一群人,一群人罵另一群人。場面失控,管理就開始踢人。但踢掉的人,換個昵稱又進來了。我也參與過罵架。那時我打字很慢,遇到別人罵我,還嘴都困難,有人教我在網上找一個“罵人寶典”的網頁,從里面復制著罵人。罵了幾次,自己也覺得無聊,而且還很掉份。于是不再進公共聊天室了。
后來又有了語音聊天室,上網的人戴上耳機,會有一種獨立空間的錯覺,說話的聲音特別響,罵人的聲音更響。有時可以聽到旁邊的女網友開始搶麥:“喂喂,我的麥,我的麥,我給大家唱一首《心太軟》。”還未開唱,大概那邊有人罵她,于是話鋒一轉,就破口大罵,渾然不覺自己在公共場合。直到后來有了***,開始了私聊時代,網吧這種混亂才變得有序了。
那時網吧里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游戲,只有一些局域網游戲。紅色警戒升級到了第二版,造兵造坦克需要兩頁同時翻,我的鼠標速度跟不上,很快就放棄了。再后來的三角洲游戲,需要一邊用鍵盤的方向鍵,一邊用鼠標,我更是暈頭轉向找不到北。那時最喜歡玩的就是在聯眾游戲里下棋。我原來下象棋,在學校罕有對手,只能在網上玩。后來又開始下圍棋,更是癡迷。有時考完試就在網吧包夜下棋,一整晚也不瞌睡。棋是忘憂子,在心情煩悶的時候,下幾盤棋什么都忘了。只是這種短期的麻醉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就像王安石所說:“戰罷兩奩分白黑,一枰何處有虧成。”下完之后,現實煩惱依然存在,還白白浪費了不少時間。在網上下棋的習慣,至今仍然保留著,想戒都戒不掉。
最早玩論壇,是在一個叫北門外的文學論壇,是本地一家報紙的編輯拉我進去的。起了一個網名,貼了幾篇文章,很快有人點評。再后來就當了其中一個欄目的版主,就像是承包了一塊菜園子,那時認真的不得了,每天花大把的時間跟帖回復,加分點贊。本地許多知名網絡紅人都在里面擔任版主,很多人雖未謀面,但一見如故,找到了新的樂趣。北門外網站的老板滿也,也是一個好事之人,當年以拍磚聞名,這次起了爐灶,自然引來無數場論戰。后來這個網站因故關張,留下了一群網絡寫手,很快被其它文學論壇分流走了。
現在,我每天有很長的時間都要面對電腦。網絡已經成為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當初接觸電腦和網絡的那些青澀的美好的記憶,也日漸淡薄。寫下這篇文字,記錄下一個網蟲的成長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