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消費界,作者|妮妮
日本寵物店的模式和國內類似,以中小型店為主,同時也存在小部分位于商場的大型寵物店。
日本甚至出現經歷無數個周期,百年屹立不倒的寵物店,原因何在?
優秀日本寵物店成功之路是否可復制?日本寵物店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知古通今,以日本為鑒日本寵物發展簡史縱觀日本寵物產業的發展歷史,大致可分為三大階段:
(1)萌芽期,1970年之前,日本出現第一個自有狗糧品牌--vita-one,成立寵物狗食品協會。
(2)快速成長期,1970-2008年,此時期日本寵物賽道迎來高速發展。
不僅誕生了綜合性寵物店,同時,寵物食品、寵物醫院也開始普及,具備了基本的養寵環境。
漸漸地,養狗成為潮流,越來越多日本人選擇去寵物店購買寵物。
寵物的地位也發生轉變,比如說,從以往的“看門狗”變成家庭中的一員。
90年代后,下游寵物服務開始發力,寵物美容店數量開始急劇上升,出現了大型專賣店連鎖店鋪。
(3)成熟期,2009年至今,雖然寵物整體市場規模增長,但日本寵物(貓犬)數量在2008年達到頂點后開始下降。
寵物數量減少主要與日本的少子化、老齡化人口結構,以及***出臺諸多限制寵物銷售的政策有關。
目前國內寵物市場,發展階段近似于日本成長初期為什么說國內目前寵物市場發展階段近似日本成長初期呢?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人均GDP:我國2019年起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接近與日本1983年的人均GDP。
人口結構:當前我國人口結構與1985年的日本相似,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比10%左右,14歲以下人口占比18%左右。
經濟與人口相似導致諸如老齡化、少子化、孤獨經濟等趨勢也相似。
寵物品牌相對分散,還未出現壟斷性企業,日本在成長初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但在此之后,日本相繼出現了許多龍頭企業,特別是寵物食品賽道。
而寵物店作為寵物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貫穿整個寵物產業。
中日寵物店相似之處:寵主消費意愿強,門店模式與國內相似日本作為亞洲寵物的飼養和消費大國,老齡化加劇和生活成本高漲均致使日本人養寵趨勢上升。
寵物主消費意愿不斷增強,日本寵物行業市場規模早已超1.50萬億日元。
根據德國市場研究公司捷孚凱(GFK)的一項抽樣調研數據顯示,日本養狗人群占比在17%左右,而養貓的人數占比在14%。
日本寵物店的模式和國內類似,以中小型店為主,同時也存在小部分位于商場的大型寵物店。
據日本百年連鎖寵物店KOJIMA董事長小島章義介紹,日本寵物店整體營業額一直處于增長狀態。
那么,日本寵物店有哪些核心競爭力呢?
上游:活體交易規范化寵物活體交易處于整個產業鏈的開端,但此賽道缺乏標準化,國內外市場亂象橫生。
難免會出現寵物的質量問題、交易雙方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運費問題、支付保障問題、售后問題等一系列的風險。
魚龍混雜的市場環境,多少令消費者心生懼意。
即使如此,日本卻出現一家寵物店,將寵物活體交易這門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日本最大的寵物活體經營店什么樣?P's-first是成立于2008年4月的日本國內最大的寵物販賣店。
它在日本全國擁有82家分店的連鎖店,主營活體交易,也提供寵物用品出售,清潔服務。
目前,其官網顯示店內有2500只以上寵物隨時可供挑選。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為居住在中國的顧客提供從日本直送的寵物空運服務。(一只基本費用是一萬兩千人民幣)
P's-first的宗旨是“Petsalwayscomefirst(寵物永遠第一)”。
針對活體交易痛點提供針對***我有一上海朋友小超,前些日子在家附近寵物店花了三千多買了只英短貓,當時看著活蹦亂跳,特喜歡。
于是,果斷出手買了,歡歡喜喜抱回家。
沒過幾天,貓就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說食欲不振、嘔吐、貓蘚等等。
朋友馬上去寵物醫院掛急診。
結果,在寵物醫院ICU花了七八千不說,貓還救不活!
氣的我那朋友投訴寵物店,販賣有問題的貓,這都兩三個月了也沒處理結果。
小超的情況絕非個例,如質保問題、醫療健康問題、寵物來源、是否純種都是活體交易中會遇到的痛點。
針對這些痛點,P's-first提供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購買寵物前,P's-first會與寵物主簽訂一份買賣協議,其中包含承諾的服務,以及寵物主承諾將對寵物負責等細節,如:
遇到一年內寵物產生非人為疾病或死亡,如果客戶對寵物過敏情況,免費更換一只;
P's-first可以做到顧客在購買寵物兩星期內寵物的治療費全免;
對于犬貓的品種,店家配有純種的血統證明。
店家也為雜種寵物配有證書,證書上會說明它的父母姓名和各自品種。
目的是要告訴顧客,P's-first的可信賴性,他們不欺瞞寵物的身世。
此外,因為日本人的保險意識非常強,P's-first還會向顧客推薦購買寵物保險,保額由60-100萬日元不等,95%的顧客會選擇購買保險。
寵物主們大都希望寵物的生老病死有保障,這也是飼養寵物的家庭在未來減少支出的有力保障。
中游:打造寵物界“萬達”VenusFort:一家可以帶寵物參觀的購物中心作為一家可以帶寵物參觀的日本商場,VenusFort里隨處可見主人帶著寵物游玩。
商場里的寵物狗們似乎都被教育地十分乖巧,少有打鬧、吠叫。
VenusFort是中世紀歐洲古典街道風格的大型主題購物中心,誕生于1999年8月。
其獨具特色的裝修風格引發眾多日本境內外人士的關注。
盡管身處在封閉的場館內,但其逼真的17-18世紀歐洲街景,讓顧客仿佛置身于歐洲城堡。
城堡內設有170間商店及食店,街道兩側集中了130多家高檔時裝店和高級化妝品專賣店和各種餐廳,商品玲瑯滿目,無論是服裝、化妝品、精品、食品均包羅萬象,近四成的商店更是首度于日本登場。
其中就包括多家寵物店,比如說JEWELCAKE、JOKER’sTOWN、DOGDEPT、P’s-first、PETPARADISE、WANDAWAY等店鋪。
日本由于居住環境限制,在市區養小狗的居多,帶寵物逛商場成了必然趨勢。
在VenusFort中的商店寵物用品設計可愛,國內同類品牌在日本也會有不同的設計款。
最讓人驚嘆的是活體區域展臺都是用玻璃隔開設計,半***式的,但是室內沒有一點異味,美觀的同時大大增加了顧客的購買欲。
這點特別尤其值得國內寵物店學習,讓寵物店環境保持干凈整潔、無異味是吸引顧客的第一步。
打造一站式寵物主題購物中心可行嗎?寵萌經濟盛行下,越來越多的品牌、購物中心希望抓住這一機遇,紛紛推出寵物主題商業場景。
比如說咖啡界巨頭星巴克在2018年推出兩家寵物友好門店。
兩家新型門店設置了寵物活動區、寵物專屬座位,還有專為寵物設計的秘密菜單。
早在2013年,星巴克就開始在美國嘗試供應專供狗狗飲用的“爪布奇諾(Puppuccino)”,一種用mini試飲杯裝著的鮮奶油,免費供應給來店消費的寵物主人。
此外,國內茶飲喜茶緊跟潮流,也在去年開了第一家寵物友好店。
店主要分為三大區域:就餐客區、休閑客區、寵物外擺區、寵物主題店的大門上還有寵物友好專屬logo。
其實不難發現,寵物友好型的店鋪并不只是針對寵物,其實更是希望大家通過寵物,真正建立起社交氛圍,而寵物只是作為一種媒介。
那么,如果在國內打造一個寵物主題購物中心,是否可行呢?
商業地產最重要的是引流,如果是好玩有趣有顏的寵物主題商場,很多寵物主們會來打卡,并在社交平臺主動免費傳播。
相信不止是星巴克、喜茶等品牌想要借助寵萌經濟的實現增長,購物中心也希望借助寵物的社交屬性吸引這些品牌入駐,實現商業變現。
品牌方與商業地產合作共贏。
商場不僅聚集眾多中小型寵物店、滿足購物的需求,同時還有寵物餐廳、寵物玩樂、寵物訓練、寵物美容等等。
作為一名鏟屎官,很期待國內能夠早日出現寵物界“萬達”。
下游:把寵物服務做到極致隨著寵物“擬人化”態勢愈發明顯,也就意味著下游寵物服務的越受關注,寵物服務消費占比不斷提升。
日本KOJIMA百年連鎖寵物店董事長小島章義曾說:
“通常情況下,寵物店都會提供寵物銷售、產品銷售和美容服務,其中美容服務中還會包括***理療等專項服務。
在10多年前,寵物銷售占總營業額25%,產品占60%,服務占15%;近幾年,寵物和產品銷售分別降低到15%和50%,而服務類增長到35%。
不過由于整體營業額的大幅增長,寵物和產品銷售的絕對收入實際是在增長的。”
可見,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國內寵物服務都是大勢所趨,做好服務是寵物店最重要的命題之一。
將服務做到極致、服務建立口碑縱觀日本KOJIMA寵物集團的發展史,是理解近百年來日本寵物店生態進化和發展的一個最佳視角。
KOJIMA成立于上個世紀的1916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最早它只是一家“鳥店”,慢慢地,業務發展到整個寵物領域。
如今,它在日本擁有六十多家門店,員工將近1300多人。
從寵物店到購物網站,年收入超200億日元,是名副其實的“寵物帝國”。
KOJIMA能有今天的成績,和它極致的服務息息相關。
KOJIMA從人、貨、場三方面給客戶絕對的安心。
人:***、有愛的服務人員在KOJIMA店中工作人員,有兩大要求:***、有愛。
其各個分店都會進行定期的店員集中培訓,而且進行分部門的專項培訓,以保障店員的***性。
比如說店內的美容師,一般培訓的時間在3年左右,不僅要學習寵物美容***技術,還需要到寵物基地去實習,接觸不同種類的寵物,掌握寵物基本疾病知識。
而中國很多寵物美容學校大部分是速成學習,一般的學習班在7天和30天左右,學習時間短,學習的內容也比較淺和少,與日本相差甚遠。
除此之外,KOJIMA要求公司的每一名員工要喜愛小動物。
只有真正喜愛動物的人,才更愿意了解相關知識,與寵物主打交道才會更有耐心。
KOJIMA的經營理念是成為寵物主的“第一求助對象”,這就要求店鋪的員工不僅要掌握***養寵知識,幫助寵物主做出判斷,必要時還需要為寵物制定成長計劃和營養方案。
kojima提倡一對一服務,能夠準確叫出每一位寵物名字是店員的基本功。
貨:提供安全、齊全的寵物以及相關產品、服務寵物活體銷售、寵物美容和寵物產品以及寵物醫療服務占據了KOJIM業務的絕大部分。
2010年后,寵物服務的營業額快速增加,寵物活體銷售的數量也從14000只/年增加到29000只/年。
在KOJIMA寵物店鋪銷售出的活體寵物,每一只都擁有相當完備的數據記錄,包括寵物品種、寵物體重、寵物性別、寵物出生日期、寵物血統、寵物產地等,同時還會記錄其父母的品種和姓名。
在顧客購買寵物后,需要放在寵物店中寄養一個星期,保障寵物的健康。
在購買寵物半年內,寵物出現任何健康問題都可以到與KOJIMA寵物集團合作的寵物醫院中免費治療。
一年內出現任何非人為疾病,都可以免費更換一只,這點和P's-first一樣。
場: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線下門店方面,KOJIMA提供干凈明亮的亞克力寄養箱,每個隔間都配有完善的照明、取暖和空氣凈化系統。
而且KOJIMA要求員工及時打掃清理,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下,即便幾十只寵物混養在一起,也不會有異味。
KOJIMA不僅僅有線下實體店,線上也開設了網店,方便客戶網上下單。
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
相比于日本這些成熟的寵物店,國內寵物店還是有許多可改進的地方,比如說人員培訓、門店布置、寵物質保等方面。
因此,我們希望本篇文章能給寵物相關創業人士一些些啟發。
參考資料:寵物行業系列報告一:從美日經營看我國寵物行業發展,平安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