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之戰是在冬季。唐天寶十四年仲春,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率兵15萬西進反唐。唐玄派別上將封常清、高仙芝領兵討伐,接踵潰退,洛陽、陜郡失手。所以,唐玄派別監軍閹人邊令誠監斬封常清、高仙芝,以示懲前毖后。繼以老將哥舒翰為戎馬副元戎,統兵20萬,把守潼關。安祿山聞常山太守動兵征伐,即撤軍范陽。
安祿山出生西域康國,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再醮于右羽林上將軍安波注之兄安延偃,此后改為安姓,粗通九蕃談話。開元初年,逃出突厥,變成幽州(范陽)都督張守珪的部將和義子。勇猛以一當十,屢建貢獻,遷平盧軍戎馬使、營州都督。
天寶年間,安祿山經寄父張守珪引薦,受唐朝***斷定,此后飛黃騰達,兼任平盧、范陽(幽州)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域。天寶十四載(755年),以誅殺首相楊國忠為名,公然啟發安史之亂。一齊百戰百勝,攻破兩京。創造偽燕政柄,年號圣武。暮年失明,喜好季子,激勵晉王安慶緒生氣。至德二年(757年),為嫡次子安慶緒指示閹人李豬兒所害,謚號為剌。史思明殺死安慶緒后,變成大燕天子,追謚光烈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