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現實中和上網沖浪的時候,總會碰到很多意蘊豐富的可食用內涵梗,即食物梗。
它有著食物的特征,兼具比喻、聯想、通感、諧音等多種修辭手法,而且自成一個網絡詞派。
下面就來跟大家聊一下這些食物梗,是否有你熟悉的,是否還有你不知道的?
綠茶網絡圖片
要說意蘊最豐富的食物梗,
綠茶稱第二,無人敢爭第一
最開始的意思,形容一種看上去清秀動人楚楚可憐,但心機深重不擇手段的女子。
不過隨著“綠茶”這個梗多年的發展,已經變成了一種熟人間的調侃,貶義大大降低。
其實只要不違反法律、違反道德、無惡意的綠茶,也僅僅是提升社交親密度的一種方式,畢竟真正的“傻白甜”是不可能存在的。
大豬蹄子網絡圖片
想當年,《延禧攻略》爆火,魏姐和爾晴的撕x動圖刷屏全網。
更讓“男人都是大豬蹄子”,這句沒頭沒腦地吐槽,成為男同胞們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噩夢。
網絡圖片
據說大豬蹄子來源于韓國,主角稱為“男豬腳”,而韓劇里面的男豬腳是個渣男,然后翻譯過來,大豬蹄子就成為了渣男的戲稱。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基本沒啥貶義了,有時候還會成為情侶間打鬧的素材之一。
蝦仁豬心網絡圖片
是成語「殺人誅心」的諧音。
意思是消滅某個人的肉體,不如揭露、譴責這種人的動機、思想、用心。
這個成語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后漢書·霍谞傳》引《春秋》之義提出“誅心之論”。
說判斷一個人的罪過應該“原情定過,赦事誅意”。
網絡圖片
更因為姜文的《讓子彈飛》使“殺人誅心”更是各種刷屏。
但因為這個詞本身太過嚴肅,于是網友通過諧音大法,找到了「蝦仁豬心」來替代。
不知道有沒有蝦仁豬心這道菜,不過嚴肅的成語經過網友這么一諧音,立馬就變得詼諧了。
四齋蒸鵝心網絡圖片
冷不丁的一眼瞧去,還真以為是一道菜。
冷靜下來,仔細一看,
其實是“死宅真惡心”的諧音。
估計有一些網友沒有聽過這個食物梗,因其二次元濃度略高,對遠離二次元的人來說略顯生僻。
然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二次元網友又玩出了新梗,“四齋蒸鵝心”的衍生品。
四齋蒸蠔片(死宅真好騙)
不過這句有點人身攻擊的意思,實屬不妥,玩笑開大了。
借用一句食物梗,人參公雞,duck不必。
檸檬網絡圖片
檸檬本是一種富含維C的水果,因其十分的酸,在網絡上被網友玩成了“羨慕嫉妒恨”的代表詞。
恰檸檬,恰就是吃,表示很酸,吃醋的樣子,也表示很羨慕、嫉妒。
網絡圖片
檸檬精,字面意思,檸檬成精。指很喜歡酸別人,嫉妒、羨慕別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又自視清高的那種人。
網絡圖片
不過后來也慢慢變成自嘲的話語,表達出對別人各個方面的多種羨慕,貶義也大大減少。
我吃檸檬,你忙吧。一句不文雅的話,自己理解。
葷菜葷菜,經常是人們來形容自己、自嘲自己,也可以在“損“友之間開玩笑。
網絡圖片
例如,酸菜魚,一種自嘲的說法,形容自己又酸又菜又多余.......
網絡圖片
黃燜雞,形容自己又黃又悶又垃圾。
網絡圖片
五花肉,形容自己又污又花又多肉。
感覺形容得非常到位,很貼切,不要跟熟悉這個梗的不熟的人開這種玩笑,容易......
好吧,現學現賣,醫院wifi真慢。
橘子網絡圖片
橘子的梗,首先就是一個諧音梗,“大橘為重”。
網絡圖片
吐槽橘貓非常胖。十個橘貓七個胖,還有一只特別胖,另外一只壓塌炕,最后一只賽大象。
另外一個梗,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了,顯示有文化的梗。
網絡圖片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朱自清《背影》
出自朱自清的《背影》,引申的意思就是“我是你爸,用來占別人便宜。
網絡圖片
類似的梗,升級版,老舍的《駱駝祥子》,吃包子的場景,“爺爺吃兩個就夠,都是你的”。
網絡圖片
終極版,老舍的《四世同堂》,“你還吃兩個?!橘子皮泡點水喝得了,那是給我曾孫子買的。”
樓主網絡圖片
網絡上有時候網友戲稱樓主為“鹵煮”。
網絡圖片
然后,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總有人出來搗亂或者樓主說的不符合那人的觀點,就開罵“蘭州燒餅”,簡稱“LZSB“。
瓜網絡圖片
還有大家最常見的“吃瓜“,“吃瓜群眾“等
飲料網絡圖片
可樂,經常被戲稱為“快樂肥宅水“,調侃肥宅愛喝可樂,強調“肥胖“,強調.......再強調些啥,大家都曉得,再往后就變成人身攻擊了,“人參公雞,duck不必”。
混合飲料,意思是:現在沒有純粹的綠茶了,大家都是混合飲料。形容誰都不簡單,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五千塊飲料,自己理解。
最后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些比較老的和最近比較常用的。比如說鹽,“我為自己帶鹽“,即“我為自己代言“的諧音梗。
飯圈,粉絲圈;飯拍,粉絲給愛豆拍的照片;飯制,粉絲給愛豆***的視頻影像。
-------------------------------------------------分割線---------------------------------------------------------------
其實中國人對于吃很看重,用食物來表達意思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社會中,混好了叫吃得開,混不好叫吃不消;
不管怎么混,都要找工作,而工作又叫飯碗,飯碗之中又有鐵飯碗;
“鐵飯碗”一直為人們所羨慕和追求,若捧得此碗,從此便可衣食無憂,生活幸福;
不管什么飯碗,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思進取叫吃老本,做事貪婪叫胃口大,不作為叫干什么吃的,而那些混日子的或圓滑世故的人則被稱為“老油條”;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受到長輩、領導賞識,叫吃香;別人受賞識,自己嫉妒,叫吃醋;
若工作單位不景氣,降薪,則生活拮據,叫吃緊;工作單位中福利好的部門,叫油水多的部門;
工作中幫人辦事拿好處,叫吃回扣,占女同事、女下屬的便宜,叫吃豆腐,然后東窗事發,被起訴,叫吃官司;
無關的同事時刻關注你被起訴的事情,等著看戲,叫吃瓜;
最后工作丟了,被開除叫炒魷魚。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