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華夏唐朝初年文藝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舊唐書·楊炯傳》記錄:“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國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杰。”四杰震動于唐朝高宗、武后功夫。
擴充材料:
1、王勃
王勃,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藝家、“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聰慧勤學,六歲即能寫作品,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矯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斗雞檄》被趕出沛總統府。后求補得虢州從軍,在從軍任上二次被貶。
上元三年(676年)仲秋,悲慘渡海溺水慌張而死。王勃在詩歌題材上長于五律和五絕,重要文藝成即是四六文。代辦大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等。
2、楊炯
楊炯,字令明,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唐朝重臣、文藝家。顯慶四年,進士及第,授弘文館待制。上元三年,加入制舉,補為校書郎。永淳元年,擢為皇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垂拱二年,貶為梓州法令從軍。稱心元年,遷盈川縣令。稱心二年,卒于任上。
3、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盧照鄰飽學能文,發跡為鄧王李元裕府典簽,遷益州新都縣尉。離任后徜徉蜀中,放曠詩酒。后因身染風疾,苦楚不勝,自沉潁水而死。大作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等存世。
4、駱賓王
駱賓王,字參觀,唐代墨客他幼年揚名,7歲時作《詠鵝》,被稱“神童”。其在“四杰”中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詩體氣味嵚崎磊落,詞華富艷秀美,情勢精巧。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見的長篇,其時覺得絕唱;所寫《疇昔篇》《艷情代郭氏贈盧照鄰》等都具備期間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