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多年生草本。塊莖圓錐形、橢圓形或倒卵形,直徑1~2cm,上部密生多數(shù)肉質(zhì)須根。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田邊、山溪或低洼濕地。性溫,味辛;小毒,主治燥濕,化痰,止咳。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等地,主產(chǎn)廣西。一般生于田邊、山溪或低洼濕地。
醫(yī)學(xué)價值
水半夏又名土半夏、半夏、田三七、瘋狗薯等,為天南星科植物鞭輾犁頭尖的塊莖。秋冬采挖塊莖,除去外皮及須根,洗凈,曬干。性溫,味辛;有毒,主治燥濕,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外用鮮品治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咬傷。
藥材性狀
水半夏塊莖略呈橢圓形、圓錐形或半圓形,直徑0.5~1.5cm,高0.3~3cm。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不平滑,遍體也可見點狀根痕;上端類圓形,常用有偏斜而凸起的葉痕或芽痕,黃棕色,下端有的略尖。飲片姜水半夏色較正品深,常可見其深褐色的略尖的頂芽,外皮皺縮狀,斷面無正品樣半透明狀,質(zhì)較正品輕。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功能主治
【性味】味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解毒消腫;止血。主咳嗽痰多;癰瘡癤腫;無名腫毒;毒蟲螫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注意】陰虛燥咳及孕婦慎用。
藥理作用
1.鎮(zhèn)吐作用:水半夏生品的煎劑50g/kg灌胃,能顯著減少鴿子因***銅***誘發(fā)的嘔吐次數(shù),減少率為50%;但不能減少嘔吐只數(shù)。其鎮(zhèn)吐作用和強(qiáng)度與半夏相似。炮制品則作用較弱,老法和新法(采用飽和礬水直接浸泡)制品煎劑的嘔吐減少率分別為28.7%和11.8%。
2.止咳作用:水半夏生品及老法、新法制品的25%混懸液,給小鼠灌服10g/kg,對濃氨水所致咳嗽均有明顯止咳作用,新法制品的止咳率為44.8%,生品和老法制品分別為25.5%和20.4%。
3.祛痰作用:小鼠酚紅法測定,水半夏生品,新、老法制品的醇提取液,灌服300g/kg,新、老法制品均有一定祛痰作用,作用強(qiáng)度分別為對照組的225%和173%;而生品未見明顯祛痰作用。水半夏的祛痰作用略強(qiáng)于半夏。
4.抗心律失常作用:水半夏煎劑給大鼠灌胃53g/kg,對氯化鋇誘發(fā)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對抗作用,室性早搏持續(xù)時間由蒸餾水組的81.54±15.73min變?yōu)?4.87±5.73分鐘,其作用強(qiáng)度與半夏無明顯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