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健身教練們紛紛苦口婆心地訴說著「湯里全是油脂」,我們還是無法逃脫那些「一碗熱湯慰平生」的時刻——「ComfortFood」自有它存在的必要場景。也許不是營養學上的價值,但就如奶茶、薯片、冰激凌、巧克力,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這份味覺安慰。
但與垂手可得的奶茶、薯片、冰激凌、巧克力不同,煲湯是最耗費時間的活計。「時間與空間一樣,也有它的值錢地段,也有大片的荒蕪。」對茫茫人海里行色匆促的當代人而言,耗費兩三個小時以上在灶披間守望,實在是承擔不起的奢侈投資。
好在我國的食品研發團隊們足夠努力,眾多品牌已經在速食湯領域深耕多年。此處探討的速食湯,并非把粉粉、糊糊或固體湯塊沖入熱水進行還原的方便食品,而特指真材實料、經殺菌后直接灌裝,可與「媽媽煲的湯」相比擬的即食湯。
這一次,我們共挖掘了10個速食湯品牌,對它們進行了真實測評。有的來自廣受好評的地方品牌,有的來自名人明星的自創品牌,當然也不乏踩雷。
往下看,幫你實現3分鐘喝上一碗好湯的自由。
作為我國物產最豐饒的魚米之鄉,江南人燉湯的風格也屬于「人間富貴花」型,跟清淡是掛不太上邊兒的,務求油油潤潤,濃郁甘美。
春寒料峭時,一碗熱湯落肚,周身毛孔「啪」地張開,到位了。
鼎鼎大名的湖北特產——汪集吳太婆土雞湯,罐頭雞湯領域里從未被超越的存在。
吳太婆土雞湯650克裝。
成分相當簡單:水、土雞、食鹽、生姜。
水是汪集的井水,雞是500天散養的老母雞,用瓦罐煲夠3個鐘,怎么可能不好喝?拉開罐口,一層厚厚的雞油卻也封不住的香氣撲面。
吳太婆土雞湯實拍。
肉量相當實誠,其中不乏雞腿、雞翅等在燉湯里罕見的好部位,且肉質絲毫不柴,帶來大口吃肉的滿足感。
漂浮著金黃色雞油的湯水油潤、濃郁、鮮甜,沒有雜味,也不膩口,鹽度適中,可以空口喝,當然用來泡飯也是相當療愈。
依然是來自湖北的地方品牌,難免要跟「吳太婆」類比,輸的也確實有點明顯。
首先從成分上看:水、老母雞、食鹽,沒什么問題,揭蓋也有厚厚一層雞油。
楊瘋記老雞湯400克裝。
但在它的成分表里,納含量幾乎是「吳太婆」的2倍,事實上,湯里的咸味也確實重了不少,而且稍帶油膩感,就是雞油糊住嘴巴的那種感受。
楊瘋記老雞湯實拍。
再來說說湯里的肉。
顯然,量不太大,部位包括雞脖、雞胸以及內臟附近的碎肉;肉質也很一般,類似于老火湯里的「肉渣」,不值得一吃。
湯小罐主打「每餐一罐」養生湯。共有4種口味的雞湯產品(原味老母雞湯、茶樹菇淮山老母雞湯、紅棗枸杞老母雞湯、蟲草花桂圓老母雞湯),不如就從最基礎的原味喝起。
湯小罐老母雞湯400克裝。
成分上與上述別無二致:水、老母雞、食鹽。納含量適中,油層相對較薄,比較符合當代青年養生飲食的訴求。
湯小罐老母雞湯實拍。
湯喝起來鮮度充足,有甘甜回味,雖然沒那么濃郁,但確實撐得起一句「鮮掉眉毛」;肉量也達標,且肉質不柴,是一碗相當合格的好雞湯。
清末明初李漁在《閑情偶寄·飲撰部》中說:「寧可食無饌,不可飯無湯。」被廣東人奉為圭臬,廣東是我國當之無愧的喝湯大省。
一煲老火,數種湯料藥材,豬、雞、魚,搭配章魚、瑤柱、螺片、椰肉等等,變幻出一套完整的食養文化體系。「揾食艱難,飲啖湯先」——生活不易,先喝口湯吧!
食傅記是典型的粵式燉湯品牌,連包裝設計都「很廣東」——強健的舞獅子,喜慶的對聯,對撞的配色,足夠吸引眼球。
食傅記人參燉雞湯350克裝。
這款湯采用的是鋁箔袋塑封。成分包括:水、雞肉、豬瘦肉、人參、調味料酒、雞汁調味料、桂圓肉、枸杞、食用鹽、酵母抽提物、冰糖。
其中「雞肉+豬肉」這個組合是廣式湯水的典型做法,廣東人認為一種肉煲湯滋味還不夠充沛,需要兩種甚至兩種以上調和,互為補充(家庭高湯跟***高湯比總差那么點意思,就是這個原因)。
食傅記人參燉雞湯實拍。
開袋可見,幾乎沒有凝結的油脂,湯色清澈,喝起來略有膠質感,甜度偏高(因有桂圓、冰糖、酵母等成分),入口時沒有明顯的藥材味,回味鮮。與直沖腦門的江南風格不同,這款湯給人的是滋補、溫潤的感受。
「干貨」的部分,無論肉量還是肉質都相當不錯,其中不乏雞腿肉等比較好的部位,比市面上部分茶餐廳的例湯強上一大截。
這是一款自熱型雞湯,罐內備好了發熱包和清水包,非常適合旅途場景。
Chushi廚師老人頭菌土雞湯280克裝。
但除此以外,它幾乎一無是處。
首先看一眼成分表:高湯、雞肉、老人頭菌。也就是說,它的湯和肉是分開***再組合裝罐的。
Chushi廚師老人頭菌土雞湯實拍。
加熱后試飲,湯味寡淡,略有雜味;零零碎碎幾塊肉,都是雞皮和骨頭,質地也渣得很。
不得不夸一下包裝設計。用中國風的插畫形象對應食材,對得起「東方美食生活家」的Slogan。
李子柒人參烏骨雞湯&山藥薏米老鴨湯280克裝。
這也是一款自熱型速食湯,附帶一小包鹽,方便自行調節口味,這點還挺貼心。
成分有:水、烏雞肉、人參、紅棗、枸杞、調味料酒、生姜、鮮蔥、食用鹽。
李子柒人參烏骨雞湯實拍。
揭蓋可見薄薄一層雞油,因用的烏雞,皮脂層薄,湯水喝起來整體是清清爽爽的。鮮度不錯,但藥材味略重,回味不夠干凈。烏雞肉大概有3、5塊,肉質還可以,介于可吃與不值得吃之間。
謝霆鋒在《12道鋒味》之后也創立了「鋒味」這個品牌,研發出眾多速食食品。其中銷量最好的是拌面,但我們今天只喝湯,不吃面。
鋒味蓮藕章魚螺片燉豬腱湯400克裝。
紙盒包裝采用黑底金字,沒有選擇印「代言人」而是用一碗實實在在的湯撐滿畫面,設計富有高級感。
「蓮藕章魚螺片燉豬腱湯」,光聽這個名字,地域屬性就相當明確。成分上,水、豬腱肉、蓮藕、螺片、章魚、芡實、紅棗、生姜、食用鹽,食材之間性味互相調和,是老火靚湯的經典搭配。
鋒味蓮藕章魚螺片燉豬腱湯實拍。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湯的納含量是174毫克/100克,屬于本次測評速食湯中鹽度最低的幾款之一。即便如此,因為加入了螺片、章魚這類小海鮮,鮮甜味仍然非常明顯。
固體物的部分則可以形容為真材實料。蓮藕是粉藕,非常糯口好吃,螺片肥厚彈牙,豬肉肉質緊實,形態完整。
總而言之,「鋒味」速食湯的整體表現意外地相當不錯。
這是個專門做廣式速食湯的品牌。包裝給人Lab出品的既視感,似乎很***。
覓湯椰子燉老雞湯350克裝。
其中「椰子+雞」是近來坊間比較時興的搭配。成分相對簡單:水、雞肉、椰子肉、瘦肉、枸杞、姜、味精、食用鹽。
覓湯椰子燉老雞湯實拍。
相較于之前幾款廣式湯水,它的油脂含量略高一些,肉類食材形態比較碎,標準「肉渣」,不適合吃。
煮沸后,有椰子的香氣飄散,但湯水喝起來平平無奇,一點點椰子味,一點點發酸的、不甚干凈的回味;單吃椰肉也不太行,因用的老椰子,肉太膩。
我國還有一個喝湯分支——江西瓦罐湯。
雖然相較于廣府靚湯,江西人的瓦罐湯似乎偏安一隅、默默無聞,實則歷史相當悠久,自北宋嘉佑年間已揚名民間,成為贛菜一絕。
陽際山野(左)&嗦嗨瓦罐湯。
在《呂氏春秋·本味篇》中記載了瓦罐煨湯的真諦:「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則成至味。」
這款瓦罐湯主打「地道南昌味」,雖然實際上產地是福建廈門,大概是出于成本考慮。
成分也簡單:水、豬肉、香菇、淀粉、食用鹽、雞精。
嗦嗨香菇肉餅湯280克裝實拍。
由于肉餅的蛋白質分子能吸附湯中細小的懸浮物,湯色十分澄清,也基本看不到什么油花,而肉香十足。不過喝起來較前面的廣式湯水略咸一些,這與江西人的口味有關。
嗦嗨香菇肉餅湯中的肉餅真材實料,凈重40克。
肉餅當然是這碗湯的精髓。個頭大,相當有滿足感,咬下去幾乎沒有淀粉質的存在感,肉質纖維保留較好(類似手工剁餡的處理***),扎實、濃郁、鮮美無異味,整粒吃完也不覺肥膩。
主打「NFC原湯」的「陽際山野」,產地在廣東江門。
來說說「NFC」(NotFromConcentrate),非濃縮還原汁,即經瞬間殺菌后直接灌裝,不經過濃縮或復原。是一種有助于保留食材原始新鮮度和口感的保鮮技術。
陽際山野香菇肉餅湯270克裝。
成分上,在水、豬肉、香菇、鹽、淀粉以外,還加了味精、雞精、白砂糖,并且這款湯的納含量達到了346毫克/100克,所以看似新鮮,從成分角度來看并不太好。
陽際山野香菇肉餅湯實拍。
湯水喝起來鮮味明顯,但同時也明顯偏咸。兩相對比,這款速食湯里的肉餅簡直小得可憐,也就是一粒肉丸子。質地上,沒有纖維感(類似機制的處理***),口感欠佳,有肥膩感。
最后,回答一個終極問題:喝湯會胖嗎?
為了這次測評,編輯部連喝了2天油水充足的肉湯,竟然瘦了!傳統養生之道這門玄學,有時候不得不服。
以上內容皆為親身消費體驗,《吃好喝好》與各品牌沒有任何利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