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陽灶燒水、做飯,上世紀我國在很多地方都大力推廣過,目前還有人在使用,像下面這樣的,你用過嗎?
筆者小時候還跟大人一起用小鏡子貼到球面上,自制太陽灶,現在還記憶猶新呢。
敦煌也建了大“太陽灶“?當飛機從敦煌上空飛過的時候,往下看,就能看到一大一小兩個圓,很有陣勢,乍一看像麥田怪圈,仔細看像極了大號的太陽灶。
放大了看,更加壯觀。一圈圈的鏡片排布得很均勻、好看。
這真的是太陽灶嗎?當然不是,學名叫熔鹽塔式光熱電站,聽起來太***,當地人都把它叫“超級鏡子發電站”。
什么是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根據聚光方式的不同,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可分為槽式、碟式、塔式、菲涅爾式。其中塔式光熱發電系統具有聚光比高、發電效率高、技術成熟度高、適宜大規模應用,以及可實現連續、穩定發電等優點,引起世界各國關注。
它利用聚光系統,將太陽能收集起來,達到較高溫度,用來加熱傳熱介質(比如這里使用的鹽),傳熱介質獲得的熱量在發電島中釋放,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并帶動發電機發電。
塔式光熱發電系統主要由鏡場、吸熱與儲熱系統、發電系統三部分組成,通過鏡場實現對太陽的定時跟蹤,將太陽光反射到吸熱塔頂的吸熱器上,吸熱器將高熱流密度的輻射能轉化成為高溫傳熱流體的熱能。高溫傳熱流體在地面的蒸汽發生器中放熱,產生高壓過熱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剩余的熱量則儲存在高溫儲熱罐中,繼續在夜間放熱,以持續運行發電。
典型的熔鹽吸熱器,位于吸收塔最頂端,由管屏、內部連接管道、空氣罐及空氣管道、支撐結構體、平臺扶梯等組成。
敦煌光熱電站有多大規模?項目占地7.8平方公里,1.2萬多面定日鏡以同心圓狀圍繞著260m高的吸熱塔,鏡場總反射面積高達140多萬平方米。
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位于敦煌市區以西20公里,是現階段我國建成的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也是全球第三座、亞洲首座可以24小時連續發電的熔鹽塔式光熱電站。2016年入選首批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利用大量實時跟蹤太陽能運行的定日鏡,將太陽光聚集并反射到吸收塔的接收器上,產生高達1000℃的高溫,用來加熱接收器中的傳熱介質,完成太陽能熱量的收集。
定日鏡場是塔式光熱電站中的關鍵設備,在電站總投資中占有較大比重,通常為40%~50%。
敦煌光熱電站有什么特點?這座電站100%采用太陽能,無須其它能源補燃,解決了以往新能源發電對風、光等條件過度依賴的問題,初期年發電量可以滿足3萬戶家庭用電,而且不會污染環境。
與光伏發電相比,太陽能光熱發電具有連續、穩定輸出的特點,被認為是一項具備稱為基礎負荷電源潛力新興能源應用技術。
關注@工程師天張,為你深入解讀熱點新聞背后的科學知識。
#全能創作家##科學燃計劃##敦煌超級鏡子發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