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子魚,大家想知道怎么養會更好嗎?這種一種非常萌,或者說是非常奶兇的觀賞魚。其實波子魚屬于南美慈鯛的一種,準確來說,可以說是南美短鯛。大家會覺得波子魚萌和可愛,其實這正是短鯛的一大特點,跟短身的羅漢魚類似,只要是身子比較短的,都會給人一種比較呆萌的感覺。
今天提到波子魚,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在后臺私信問波子魚怎么養,剛好這段時間的南美缸里面,幾條波子魚養得也還不錯,我覺得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波子魚的飼養經驗。而且我認為這個經驗,其實適用于絕大部分的南美短鯛,包括荷蘭鳳凰,紅肚鳳凰,阿凡達,阿卡西短鯛,酋長短鯛,龍紋短鯛等等。總之呢,就是這些個頭不大,但是卻有點奶兇的南美短鯛,都可以用這個飼養***。
魚缸造景核心:領地的搭建接下來我就直接喊南美短鯛好了,因為除了波子魚(金波子和藍波子)之外,上面提到的也都能這樣養。養南美短鯛的魚友們,一定要有原生缸養魚的思維,如果你是想裸缸養的,那么也不是不行,就是你得做好魚沒有很好狀態,或者不怎么發色的心理準備。總之,除了那些人工屬性極強的觀賞魚,比如金魚,錦鯉魚,鸚鵡魚,孔雀魚這些,其他的幾乎所有觀賞魚,想要它們展現出更好的狀態,體色更加艷麗,原生缸造景必不可少,就是造景的復雜程度不同而已。
原生魚缸造景有一個核心,那就是領地的搭建,大家會發現,這些原生屬性比較強的觀賞魚,幾乎都會有領地意識。尤其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南美短鯛,如果是沒有做好領地的搭建,弱勢的一方就會被一直壓著,最終精神崩潰而亡。它的重要性猶如人需要一個房子那樣,能給它提供遮風擋雨的庇護所。這個魚要先在情緒上安定了,然后才會有更好的表現力。
在這里順帶延伸一下話題,魚類緊張的時候,跟我們人類一樣呼吸會急促,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嘴巴和魚鰓開合速度特別快,這就是魚類緊張的表現。這樣的狀態其實是不好的,長期這樣,這個魚也容易暴斃。反之,如果魚鰓和嘴巴開合頻率不會很大,說明這個魚的情緒和精神狀態比較安定,是一種比較健康的狀態。
如何搭建領地?南美短鯛的世界還是比較簡單的,它們要的并不多,一塊大的沉木或者石頭把一個水體空間隔開,左右兩邊就都可以是屬于兩條魚的領地,又或者一個前后打通的陶罐也可以作為它們的領地。總之,有一個東西,把它們的視線遮擋住,把水域空間隔離開,就可以劃分領地,甚至是一株比較大的水草也可以。
當然了,為了整個魚缸的造景比較好看,也不是說隨便把東西丟下去阻隔一下,就弄出一些領地出來,對魚兒來說,都行問題不大。可是我們畢竟還是要觀賞的,所以大家可以遵循二八法則來擺放,也就是一個造景的素材(石頭或者木頭或者陶罐),別直接懟在魚缸正中間,那樣顯得畢竟突兀,而比較好的擺放方式是放在魚缸的兩側,但是又不要貼著魚缸缸壁,大概一個素材把魚缸分成左二右八的空間比例,或者左八右二。
至于魚缸造景素材,我建議大家以沉木加好養的水草,小水蘭就是不錯的選擇。養南美短鯛不建議放石頭,尤其是青龍石,因為整體看起來確實不搭,而且石頭還會硬水,南美短鯛大部分還是喜歡比較軟的水。最后一個底砂也很重要,鋪了底砂的魚缸,魚兒不容易看到底下反光的自己,同時整個魚缸的調性也提升了不少,在這里底砂大家從熱帶雨林沙或者溪流沙里二選一就好了,其他的不用考慮,如果有第三選擇的話,就是萬能的陶粒了。當然你也可以陶粒先打底,再上面鋪上熱帶雨林沙或者溪流沙。
喂食和混養南美短鯛基本不挑食,活食也吃,飼料也吃,所以喂食沒啥好說的,一天喂一次,或者兩天喂一次就好,每次看它們1-2分鐘吃完就行了,也別喂太多,看到它們肚子稍微鼓起來就可以了。
混養這話就得給大家高低整兩句,因為我發現大家還是有個壞毛病:愛玩大雜燴。這個南美短鯛雖然你看著挺萌,可是我前面一直用一個奶兇的詞語來形容。其實就是這個魚還是有攻擊性的,進入它們領地的魚會被攻擊,但是它們不會死追,也就是隨便啄幾下意思意思就完事了。雖然是隨便啄幾下,可是還是有攻擊力的,這就注定了一些太“軟趴趴”的魚不適合同南美短鯛混養。
跟南美短鯛混養的魚,它的身手一定要迅捷,就是發現南美短鯛要攻擊它們驅逐它們的適合,能迅速反應并且躲避。在這里我直接推薦大家能混養的魚種:老鼠魚(作為底砂食物殘渣的處理者),小型異形魚(作為除藻的工具魚),燈魚群(點綴裝飾用,至少要5條以上成群),瑪麗魚或者米奇魚(作為水面油膜的工具魚)。同時,如果魚缸有60公分以上比較大的話,可以養2-3條神仙魚搭配。
在這里順帶說一下,養南美短鯛的魚缸不能太小,不然領地完全不夠,那就會打架很厲害,建議不低于40公分的魚缸。至于過濾也要求不高,整個掛壁式濾桶就行了,不嫌丑的話在魚缸上疊幾個過濾盒也可以。
這里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