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情信息
半個多月前,我和戰友們與往常一樣在新兵團訓練場上進行戰術訓練。隨著“臥倒”口令的下達,我們一次次與大地進行著“親密接觸”。
根據課程安排,那節課要從分解動作向連貫作業轉換。臥倒、低姿匍匐、側姿匍匐……熱身完畢后,看著班長行云流水的動作示范,我躍躍欲試。
“班長,讓我先給大家打個樣!”仗著自己動作比較熟練,我主動申請“出戰”。班長同意后,我趕緊整理好裝具,攜槍跑到起點處。
“低姿匍匐,前進!”班長的口令剛剛落下,我就使出全身力氣向前竄去。由于我一心求快,忽視了動作標準,兩肘、膝蓋不斷與地面摩擦。十米的低姿匍匐很快結束了,在戰友們的加油聲中,我迅速轉換為側姿匍匐。突然,一陣劇痛從左肩傳來。由于右腳蹬地過猛,我的左肩與地面結結實實地撞在一起。
“小彭,沒事吧?”看到我抱著左肩蜷成一團,戰友們都圍了過來。
“沒事,估計是胳膊閃了一下。”為了不讓大家擔心,我硬擠出笑容,邊說邊掙扎著想爬出鐵絲網。
“你別亂動!”班長帶著幾個戰友卸下鐵絲網把我扶出來,又趕忙拿三角巾幫我固定。
“這應該是動作不規范導致的肩關節脫位,需先到醫院進行復位。”隨隊軍醫董倩了解情況后,和班長一起攙著我坐上救護車。一路上,我特別擔心落下后遺癥,影響之后的訓練。幸運的是,通過拍片檢查,醫生告訴我只是一般脫臼,復位后靜養3周即可。
恢復期間,看著訓練場上生龍活虎的戰友們,我對自己的魯莽懊悔不已。但這次經歷也讓我懂得,只有科學訓練,才能練就一副“鐵肩膀”。
(武警河南總隊新兵團新兵彭禮豪)
專家解讀
肩關節由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連接構成,并由周圍分布的韌帶與肌肉固定。肩胛骨的關節盂小而淺,這種構造雖然能使上肢得到更好的活動范圍,但減弱了肩關節的穩定性。官兵進行手榴彈投擲、單雙杠、匍匐前進、400米障礙和擒拿格斗等訓練課目時,如果動作不規范或保護不到位,易使肱骨頭沖出關節盂,發生肩關節脫位。通常表現為肩部疼痛、畸形及肩關節活動功能障礙。此外,肩關節負荷過多、肩部肌肉過度疲勞,也會誘發肩關節脫位。
官兵在訓練過程中出現肩關節脫位后,應第一時間停止訓練,用三角巾或衣服托起肘部,避免肩部活動,然后找隨隊軍醫幫助復位。如果復位時操作不當,易造成神經牽拉損傷和骨折等附加損傷。因此,如無相應的復位經驗,不可盲目自行復位。
最常用的肩關節復位***是足蹬法,即讓受傷者平躺,操作者面朝受傷者站在受傷側的肩關節旁,雙手握住傷肢腕部,足跟放置于傷肢腋窩,然后雙手牽拉腕部、足跟蹬腋窩,做持續穩定的對抗牽拉。牽拉過程中,足跟向外推移肱骨頭,同時旋轉上肢、內收上臂,即可復位。肩關節復位后,需用三角巾懸吊上肢,并在腋窩處墊棉墊,固定3周左右。如果出現肱骨大結節骨折,懸吊應延長1-2周。解除固定后,需進行漸進性功能鍛煉,直至肩關節功能恢復正常。若肩部肌肉極度緊張,導致現場手法復位失敗,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必要時可通過局部麻醉或吸入麻醉松弛肩部肌肉。
肩關節脫位時,除發生骨骼錯位外,還可能造成脫位區域的肌腱、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損傷,和關節盂的微小骨折。這些損傷會影響肩關節穩定性,且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如果復位后立刻訓練,肩關節很可能再次脫位。因此,發生肩關節脫位的戰友,一定要遵循醫囑,進行科學合理的休養及功能鍛煉。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戰友發生肩關節脫位后,誤認為自己是嚴重骨折,不僅產生心理恐懼,還可能因用錯治療***加重傷勢,耽誤治療時機。官兵出現肩部損傷后,可通過以下幾點判斷傷情:一是骨折大多是被外力直接擊中導致,如重物敲擊或碰撞。肩關節脫位通常由牽拉或扭轉性外力導致,如投彈時慣性對肩關節的牽拉力。二是骨折受傷部位常有皮下淤血,嚴重骨折還會出現肢體畸形,按壓受傷部位時能聽到骨摩擦音。肩關節脫位會出現“方肩畸形”。這是由于肩關節脫位時,肱骨頭沖出關節盂,關節盂空虛,導致外觀圓弧形的肩部變成方形。三是通過搭肩試驗判斷。若官兵出現肩關節脫位,受傷側的上肢屈肘,肘部貼近胸壁時,手掌不能摸到健康一側肩部。若手掌觸摸到健康一側肩部,則肘部不能貼近受傷側胸壁。如果通過以上***無法準確識別,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X線片檢查。
預防肩關節脫位,官兵可注意以下幾點:
加強肩部力量及柔韌性訓練。戰友們平時可進行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基礎耐力、維持身體的靈活性與平衡能力;還可做俯臥撐、啞鈴等無氧訓練,增強肩部周圍肌肉力量。
訓練前充分熱身,訓練后及時拉伸放松。訓練前的熱身運動可以活動全身關節,將官兵的心率水平調整到最佳備訓狀態(通常為最大心率的50%-60%),有效預防因肌肉僵硬導致的訓練傷。訓練后進行拉伸放松可以減輕肌肉疲勞,提高肌肉耐力。
訓練時遵循先易后難、先弱后強的原則。組訓者可根據戰士入伍后的不同階段,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及強度,避免因過度疲勞導致動作變形。訓練時還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手段,如進行單雙杠訓練時,應有專人保護或使用保護器具。新戰友不可初上杠便以極快速度進行大幅度杠上訓練。如果已經出現明顯的肩部肌肉無力,要及時終止訓練。官兵在匍匐前進訓練過程中,應保持穩健的前進節奏和適當的肘關節撐地力度,避免因用力過猛產生超出身體承受范圍的扭轉力,或肘部著地時沖擊力過強,導致肩關節脫位。
作者:
來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