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網友向記者反映,多個提供“心理咨詢師”培訓的機構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在報名之前,機構聲稱可以拿到所謂的“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課程學完后發放獎學金,還會推薦***賺錢。
不過,消費者在繳納數萬元的培訓費用之后,發現實際情況與宣傳不符,此前的承諾都沒有兌現。另外,不少消費者在機構的推薦下選擇了網絡貸款來支付學費。情況究竟如何?
報名前,機構承諾學完就發獎學金
還能推薦***,用工資還學費
河南的王女士(化名)是一名初中數學老師。今年一月,她在網上看到一家提供心理培訓的公司,隨即按照報名要求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
公司的工作人員很快與王女士取得了聯系,聲稱公司的培訓都是名師輔導。
△該公司的網絡宣傳頁面
幾番推銷,王女士繳納了五千元報名費。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公司工作人員又聯系到王女士,稱可以為她提供實踐的機會。
王女士:他說參與實踐的時候我不需要出什么費用,都是學校出。后來又要讓我們交費,說總共是16800元,只需要先付500元。
工作人員還表示,完成課時后會發放5000元獎學金,剩余的費用可以先通過網絡貸款繳付,公司還會推薦***賺錢還貸。“說四個月之后讓我們入駐平臺接單,給我們承諾發工資,用工資抵扣剩余的一萬多元。”
△王女士在公司誘導下辦理了貸款,受訪者供圖
報名后,學員稱并未提供***
“還拿考試設限”
然而,四個月之后,工作人員卻表示需要通過一次內部考試才能獲得獎學金,而***賺錢的機會則遲遲沒有提供。
王女士:說考試必須達到90分以上,100多道題讓一個小時做完,選擇題多項選擇和單項選擇混合在一塊,幾乎都做不完。
無獨有偶,浙江的張女士(化名)也有類似遭遇。“當時說我們考完試就可以入駐平臺賺錢還學費。現在***沒有兌現,還拿考試設限,同時我們要繼續還貸款,還沒有證書,花兩萬塊最后什么都沒有。”
張女士還告訴記者,起初公司承諾會邀請專家進行培訓,而實際課程多為提前錄制的網課,講課的老師也并非官網頁面展示的名師。
涉事培訓機構并未正面回應
律師:發布虛假廣告屬于違法
記者就此事聯系了提供培訓的愈見幸福(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并不知情,需要核實相關信息。截至發稿前,記者多次聯系公司的工作人員,均未沒有得到回應。
記者在某投訴平臺上搜索發現,關于該公司的投訴已經超過400條,內容多與虛假宣傳以及誘導消費者貸款交學費有關。
△在某平臺上查詢到該公司涉及多起糾紛
記者發現,類似的“心理培訓師課程”在短視頻平臺和搜索引擎上并不少見。
情緒情感管理專家張曉彤告訴記者,由于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此前已被取消,心理咨詢行業目前并無硬性的準入門檻。
張曉彤:現在沒有硬性的準入門檻,開心理咨詢室也不需要***咨詢師備案,所以確實比較混亂。此外,很多心理咨詢室不是以咨詢室注冊的,大部分是咨詢公司,門檻非常低。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如果宣傳廣告中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并且沒有提供相應服務,那么就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投訴及向***機關報案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韓驍認為平臺也應加強對投放廣告的審核。“禁止投放可能存在虛假信息的廣告,同時開辟廣告投訴通道。”
韓驍指出,根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代理、發布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并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