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五年級語文16課《田忌賽馬》課堂筆記、練習(xí)題及閱讀題
【一】課堂筆記
【二】閱讀題
鳥
齊桓公稱霸后國家很強盛。后來到了齊景公做國君的時候,齊國出現(xiàn)了一個很有才干的相國,他的名字叫晏嬰,又叫晏平仲。他()有豐富的知識,()聰明機敏。他關(guān)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評國君的錯誤,是齊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
齊景公特別喜歡鳥。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鳥,就派一個叫燭鄒的人專門負責(zé)養(yǎng)這只鳥。可是幾天后,那只鳥就飛了。齊景公氣壞了,要親手殺死燭鄒。晏子丫在一旁請求說:“是不是先讓我宣布燭鄒的罪狀,然后您再殺了他,讓他死得明白。”齊景公答應(yīng)了。
晏子板著臉,嚴厲地對被捆綁起來的燭鄒說:“你犯了死罪,罪狀有三條:大王叫你養(yǎng)鳥,你不留心讓鳥飛了,這是第一條;使國君為一只鳥就要殺人,這是第二條;這件事如果讓其他諸侯知道了,都會認為我們的國君只看重鳥而輕視人的性命,從而看不起我們,這是第三條。所以現(xiàn)在要殺死你。”說完,晏子回身對齊景公說:“請您動手吧。”
聽了晏子的一番話,齊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聲,說:“算了,把他放了吧。”接著,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說:“若不是您的開導(dǎo),我險些犯了大錯誤呀!”
1.在括號里填入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
2.齊景公的鳥是由()照顧的。
A.齊桓公B.晏子C.燭鄒
3.“聽了晏子的一番話,齊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晏子的意思是()。
A.列舉燭鄒的罪狀,好讓燭鄒死得明白。
B.讓齊景公知道,燭鄒確實該殺。
C.委婉勸諫齊景公,為一只鳥殺無罪之人帶來嚴重后果。
D.殺燭鄒之前,要列明他的罪狀。
4.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后的做法是。
5.你認為晏子使用的辦法怎么樣?試著用自己的話分析。
1.既又2.C3.C4.放了燭鄒
5.我覺得晏子使用的***很好,因為他從側(cè)面提醒齊景公的錯誤,讓齊景公易于接受。
圍魏救趙
戰(zhàn)國時期,魏國和趙國之間隔著一條漳河,魏國強大,趙國弱小,魏國早就想吞并趙國。這一年,魏國將軍龐涓率領(lǐng)八萬精兵出征趙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趙國都城邯鄲,把一個小小的邯鄲城圍得嚴嚴實實。
趙國危在旦夕。趙國國君一面竭力防衛(wèi),一面派人去齊國求救。齊國擔心趙國滅亡后,魏國乘勝追擊,將戰(zhàn)火燒到齊國。為了自己的安全,齊國決定出兵。
齊威王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大軍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鄲,去解救趙國。
孫臏卻連連搖頭,對田忌說:“不等我們趕到,邯鄲就會失守,你這樣做又有什么用呢?”
田忌說:“你說該怎么辦?”
孫臏胸有成竹地說:“魏國集中全國的主力去打邯鄲,自己的都城大梁卻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殘兵,這不正是個大好機會嗎?我們現(xiàn)在去救邯鄲,會跟魏國主力硬拼,傷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虛而入,直取大梁。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我們在他們返回的路途做好準備,以逸待勞,豈不是穩(wěn)操勝券!”
一番話說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軍直奔魏國而去。
為了麻痹龐涓,孫臏又故意派出兩個無名將領(lǐng),率一部分兵力去強攻魏國的襄陵。這一打,果然不出孫臏所料,齊兵在襄陵城下吃了個大敗仗。消息傳到龐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對手。
龐涓怎會料到,這一切都是孫臏設(shè)下的圈套。就在孫臏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時,齊軍主力早已繞道直奔大粱而去了。
魏王發(fā)覺齊軍已經(jīng)逼近都城,頓時驚慌失措,立刻派人火速傳令,要龐涓快來保駕。龐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撒離邯鄲,帶領(lǐng)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趕回魏國救援。
再說魏軍這次攻趙,連續(xù)行軍打仗,一直就沒有好好休息過。現(xiàn)在一聽說自己的國都被齊軍包圍,后院起火,一個個都亂了方寸,連武器、糧草都顧不得多帶,就一個勁兒地往回趕,人心惶惶,士氣大大低落。
桂陵是通往魏國的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孫臏就在這里布下天羅地網(wǎng)。魏軍急急忙忙趕到桂陵時,早已是精疲力竭。
田忌見魏軍進入了伏擊圈,便命令齊軍一齊殺出。魏軍措手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龐涓見大勢已去,知道無力回天,只得率殘兵敗將落荒而逃。齊軍大獲全勝。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
1.齊國擔心趙國滅亡后,魏國乘勝追擊,將戰(zhàn)火燒到齊國。
這間接寫出了_________的強大,我們可以將齊國與趙國的厲害關(guān)系概括為______________(四字成語)
2.孫臏與田忌的一番交談,突出孫臏計謀_______,假設(shè)依田忌所言,結(jié)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的魏軍士氣高漲,遠道而來的齊軍與其硬拼,勝負難料,________失守。
3.從這個故事中,你可以看出孫臏怎樣的人物特征?
4.假設(shè)龐涓在“圍魏救趙”中潰敗后,向你請教他自己的失敗的原因,你會怎么回答,試寫出你的觀點?
答案:
1.魏軍唇亡齒寒
2.之高邯鄲打了勝仗邯鄲
3.孫臏遇事沉著冷靜,計謀高超。
4.提示:可以根據(jù)孫臏的計謀過程,告訴龐涓的失誤與不足。例如,攻打趙國的時候沒有防范齊國。在趕路過程中沒有穩(wěn)定軍心。
【三】練習(xí)題
16田忌賽馬課時練
第一課時
一、看拼音,寫詞語。
xiōngyǒuchéngzhúmóquáncāzhǎng yuèyuèyùshì
()()()
xìngzhìbóbó yáoyáolǐngxiān búdòngshēngsè
()()()
二、查字典填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忌”,應(yīng)先查(),再查音節(jié)(),它是個()結(jié)構(gòu)的字。
2.用數(shù)筆畫查字法查“喪”氣,應(yīng)查()畫,讀音(),組詞()。
3.“羸”的讀音是(),“贏”的讀音是(),它們可以分別組詞為()、()。
三、把下面的詞語和對應(yīng)的意思用線連一連。
賞識對人的推薦、薦舉的意思。
信任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價值而給予重視或贊揚。
對陣相信并加以任用。
好奇指兩軍擺開作戰(zhàn)陣勢,現(xiàn)也比喻擺開比賽陣勢。
引薦流露或顯示出好奇的(尤指對他人之事);對還不了解的新鮮事物有興趣的。
四、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是孫臏,表現(xiàn)了孫臏的足智多謀。()
2.這篇課文主要是批評齊威王沒有謀略,結(jié)果導(dǎo)致失敗。()
3.這篇課文告訴我們遇到問題要善于思考,找出最佳辦法。()
【答案】
一、胸有成竹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興致勃勃遙遙領(lǐng)先不動聲色
二、1.Jjì上下2.八sàng沮喪3.léiyíng更羸輸贏
三、賞識: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等的價值而給予重視或贊揚。
信任:相信并加以任用。
對陣:指兩軍擺開作戰(zhàn)陣勢,現(xiàn)也比喻擺開比賽陣勢。
好奇:流露或顯示出好奇的(尤指對他人之事);對還不了解的新鮮事物有興趣的。
引薦:對人的推薦、薦舉的意思。
四、1.(√)2.(×)3.(√)
第二課時
一、請你分別用一個四字詞來形容一下孫臏、田忌和齊威王。
1.孫臏是一個的人。
2.田忌是一個的人。
3.齊威王是一個的人。
二、你想對孫臏、田忌和齊威王分別說些什么話?
1.孫臏我想對你說:
2.田忌我想對你:
3.齊威王我想對你說:
三、讀一讀,完成練習(xí)。
第一場,田忌先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齊威王的馬遙遙領(lǐng)先。田忌輸了,但他不動聲色。一點兒都不著急。
接著,第二場比賽開始了。田忌用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場,田忌用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勝了一場。田忌滿意地笑了。
比賽結(jié)束了。田忌勝兩場輸一場,贏了齊威王。
1.給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
(1)遙遙領(lǐng)先:
(2)不動聲色:
3.田忌和齊威王比賽時采取的***是:,比賽結(jié)果,田忌。這是因為:。
4.從這個歷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答案】
一、1.足智多謀,明察秋毫,善于思考;2.善于交友,相信朋友;3.知人善任。
二、1.你善于細致觀察、認真思考才取得了這次比賽的勝利。
2.凡事做之前都要先考慮清楚,要動腦思考,我們要想孫臏學(xué)習(xí)。
3.正因為你能知人善任,所以才能成為一國之君。
三、1.接著,第二場比賽開始了。田忌用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勝了第二場。田忌微微一笑。
2.(1)遠遠地走在最前面。(2)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tài)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zhèn)靜。
3.先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然后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再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贏了調(diào)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取長補短、轉(zhuǎn)敗為勝了
4.遇到挫折時別氣餒,換一種思考方式,采取正確的策略,你就可以把自己的劣勢轉(zhuǎn)為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