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問題,最近收到很多:
隔離在家,關店沒收入,房貸怎么辦?
這個問題,我還真不知道,得問銀行。
每家銀行,每個地方,執行的政策都有差別,我嘗試著找了一下媒體報道,規定資料,也打***問了,先簡單做個匯總。
有的銀行說:不行。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位家住昆山的市民稱,自己在上海工作,因疫情原因現無法工作,沒有收入,每月1日還要還5000元左右的房貸,希望中信銀行能夠暫緩房貸還款期限或者能夠減免半個月房貸。
中信銀行昆山支行回應稱:
目前暫無由于疫情減免房貸相關規定。房貸還款延遲1天,會影響征信記錄,延遲3個月,將會啟動訴訟程序。
還有建行和農行,從打***的反饋來說,這兩家銀行客服表示,“沒有接到通知。”
有的銀行說:可以延期。
比如澎湃的一個報道里,甘肅靖遠一位居民,平時打零工為生,妻子無業,孩子僅有2個月大,現在沒收入了。
當地工行回復說,確實因封控沒有收入不能按時還款,可以推遲還款時間,可在封控結束后,到銀行書面提交申請證明,辦理延遲還款手續,最長可延遲6個月時間。
我又找了一篇紅星新聞的報道,工行應該是有類似規定的。
工行的客服說,“可將你的具體情況給我們說說,我們***后反饋給貸款中心,由他們具體和你對接如何辦理申請。”
郵儲也有類似的回復,至于房貸能延期多久,回答都不太一樣,還是要看各地分行、支行的具體執行細則。
以上,把銀行集體回應的內容梳理一遍,大概有這么幾個關鍵點:
1,每家銀行、每個地區的規定,要求的手續,不一樣。
2,能否延期,延期多久,關鍵是你要證明,自己確實是因為封控沒收入了。
假如你工作收入穩定,強行要求房貸延期,那大概率不會通過審核。
每個城市執行起來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深圳福田,已經開了銀行協調會,遲還房貸不會影響征信,還給個體戶、企業這些受困市場主體發了補貼。
所以,這事的關鍵,是上面出詳盡的規定,下面銀行去執行,否則就會出現各家說各話的情況。
要知道,銀行也是追求利潤,追求息差的,貸款屬于銀行的“資產端”,大量貸款延期,肯定會影響到報表和考核目標。
大家平時總是調侃說,銀行屬于“晴天送傘,雨天收傘”,換位思考一下,不能延期也實屬正常。
事實上,2020年初的時候,監管部門已經發過相關規定,兩年前,藍白還發文章跟大家聊過這個事。
2020年1月末,銀保監會官網發出通知指出:對近期受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資金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
隨后,10多家銀行紛紛響應。
比如,工行稱,對于暫時無收入來源的,經申請批準后,即使貸款逾期,也不計入違約金。農行表示無收入者可以調整還款時間,中行的抵押貸款可以延長6個月。
以深圳為例,關于能延期多久,多家銀行表示可延后,期限暫時多為十余天至一個月。例如建行針對2類特定人群,可申請延期一個月或幾個月;中行針對部分地區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給予了3至6個月延遲還本金的政策。
有銀行信貸部人士表示:如果不提前申請,可能會出現逾期記錄和不必要的麻煩。
要知道,這個規定是兩年前出的,2020年復工復產后,大家的生活都恢復了正常,所以下面銀行也很少執行房貸延期的流程,這才導致,今年各家銀行的回應有所不同。
藍白覺得,在大家都糾結房貸能否延期的背后,是居民的收入、消費支出預期在發生轉變,今年的形勢確實不太一樣。
3月份的服務業PMI出現了反季節下降,人口流動受限,各大城市的地鐵客運量指標也在下降,這種情況下,線下開店的日子可想而知。
還有央行最近公布的城鎮儲戶調查問卷,在問卷里,居民“更多消費”占比,從21年Q4的24.7%,下降到了23.7%,明顯低于疫情前的28%左右。
而城鎮儲戶的儲蓄意愿連續第四個季度上升,且增幅在擴大。
具體來看,本季54.7%的居民傾向于更多地進行儲蓄,這一數據較上季度增加2.9個百分點,增幅是自去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
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人偏愛存錢了,不敢花錢了。
所以,大家并不是突然開始關心“房貸能否延期”了,而是形勢使然,不確定性高增的2022年,我們都躲不開。
好在,紓困政策已經在路上了。
前段時間,有關部門發布了工業18條和服務業43條。
工業18條,在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投資和外貿外資、用地用能環境方面,超前發力。
重點說說服務業43條,對餐飲、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等五大接觸類行業分別提出紓困扶持措施。
旅游,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支持旅行社承接機關事業單位工會活動。
餐飲,引導外賣等互聯網平臺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標準,降低相關餐飲企業經營成本。
公路水路鐵路,階段性免征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加大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力度。
如果說,工業是經濟的基本盤。
那服務業,就是事關你我每個人的就業和收入,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
減稅、降費、補貼、資金支持,能用的招,全部用上,讓經濟的“小微細胞”重新煥發活力。
小商小販,賣菜的,擺攤的,做超市的,賣百貨的,餐飲旅游,***住宿,零售批發。。。
他們,才是經濟的支柱,房地產的支柱。
春回大地,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紓困政策在路上,我們靜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