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學習韓語發音時常常會參考中文的發音方式。總覺得發音類似就差不多了,特別是在沒有人指點下,不確定發音是否正確,到真正和韓國人交流時,才發現鬧了笑話。
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掉這些“尷尬”的事情呢?
1.聲調
中文有四個聲調,而韓語只有“平調、升調和降調”。用中文的對比的話,就是:
升調-音調最高的,類似漢語的第四聲。
降調-音調最低的,類似漢語的第二聲。
平調-音調比適中,;類似于中文中的第一聲。
單詞聲調:
在單詞中控制聲調的其實就是咱們所學的19個輔音
松音(?,?,?,?)位于句首,詞首略送氣(輕讀k,t,p,c)-降調,類似于第四聲。
松音(?,?,?,?)位于非句首,詞首-平調,類似于第一聲。
緊音(?,?,?,?,?)-升調,類似于第四聲。
送氣音(?,?,?,?,?)-升調,類似于第四聲。
鼻音/邊音(?,?,?,?)-平調。
2.發音
不管學習什么語言,最先接觸的就是發音。小時候我們學說話,也是先模仿爸爸媽媽的語音語調,所以學習韓語的發音我們可以先從模仿開始。
首先可以反復聽,用心去感受朗讀人的一字一句。然后跟隨錄音模仿朗讀。開始先聽半句一停,然后模仿,模仿時要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隨后句子長度可逐漸增加。
如何進行自我發音檢查呢?用手機錄下來。練習過一段時間,想體會一下效果如何,那就把自己聲音原封不動錄下來,并和原聲進行比較,開始也許你會覺得相差太大,但是不要擔心,時間久了之后,差距就會慢慢減小。
最后要在每一次檢查中,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也就是體會發音要領,這不是單純地記住,而是通過模仿練習,真正領悟到發音關鍵點的真諦。口形、舌位、音位,這些都是我們悟的對象,練習時要大聲發音,可以對著鏡子觀察自己,記住老師示范的標準口形。
開口讀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環節,很多人討厭枯燥的發音練習,導致口語基礎沒打好,甚至影響了學習的信心,這是得不償失的,可不想學習了這么久的韓語,卻失敗在開口說韓語這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