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稱“雄魚”,以頭大而聞名,有水中清道夫之稱,在湖南很受歡迎
肉類是我們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過去條件不好,最理想的生活就是每天“大魚大肉”。
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在肉類的選擇上也就變得更多樣了。但是對于魚肉,這可是很多人無法抗拒的。尤其是追求塑身的人群,更是首選各種魚肉,因為吃魚不容易發胖。
那大家平時愛吃什么魚呢?其實不同的魚,身上最美味的部分也是不一樣。
雄魚,大家可有聽說過,它因魚頭大而聞名,并且還愛吃水中的浮游動物,因此被稱為“淡水中的清道夫”。
雖然如此,但是在湖南它卻很受歡迎,并且近些年還因為它的魚頭過于肥美,而人為開發出來了一種畸形魚。
它就是和鰱魚一字之差的花鰱魚,你們喜歡吃嗎?
雄魚的簡介在湖南如果提起花鰱魚,有不少人是一臉懵逼,但是說起“雄魚”,那就心知肚明了。因為在很多地方都是直呼它為雄魚。
可不是因為這種魚只有雄性的,而沒有雌性的哦。聽一些老人解釋,之所以花鰱魚會叫“雄魚”這個俗稱,是因為這種魚的魚頭很大,看起來很雄偉。
花鰱和白鰱魚是一字之差,而且它們都是屬于四大家魚。就連在長相方面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白鰱的身體上的魚鱗基本以銀白色為主,沒有其他的顏色。
而花鰱魚則狀似鰱魚,但是體色方面更黑,只因有很多的魚鱗是黑色的。同時花鰱魚的頭要比鰱魚的大很多,幾乎占到了身體三分之一還要多。因此在民間也叫它大頭魚、胖頭魚等。
花鰱的習性花鰱魚和白鰱魚的習性差不多,它們都是一種濾食性的魚類,但是白鰱魚主要以浮游的植物為食,而花鰱魚則是以浮游的動物為食。
也是因為花、白鰱魚的這個習性,會大量捕食魚塘、水庫和河流里面的浮游動物,所以它們也被稱之為“水中清道夫”。它們大量的捕食水中的這些浮游物,對于清潔水質有著很好的作用。
從這也看得出來古人的智慧,把它們當成家魚來混合養殖,不同的魚在水中不同層活動,既不會相互干擾,還能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養魚的時候,都會放一些白鰱魚、花鰱進去,就是為了清潔水質。
而對花鰱魚有所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這種魚不光頭很大,而且最肥美的部分也是頭部,在湖南地區花鰱魚可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魚,很多的餐廳都是把它當成招牌菜,那就是聞名全國的剁椒魚頭,它就是用花鰱魚頭做的,這才是最正宗的。
花鰱和白鰱哪種更好吃?近些年因為魚頭火鍋火了,在湖南還有很多的餐廳把花鰱魚頭做成了魚頭火鍋。不過關于花鰱和白鰱魚,到底哪一種魚更好吃,在民間一直有爭議。
有人說花鰱魚好吃,也有人說白鰱魚更美。不過資深吃貨最清楚,那就是花鰱魚最美的部位在于頭部,而白鰱魚最美的部分是在腹部。
但是也有人說,白鰱魚因為愛吃浮游植物,一些小個頭的泥腥味比較重。所以如果是七八斤以下的,則花鰱魚比白鰱魚好吃,而如果超過8斤的了,那白鰱魚要比花鰱魚更好吃。這一點你們認同嗎?
人為培育出一種畸形魚因為花鰱魚最美味的部分是魚頭,而它魚身子、魚尾部分,肉質吃起來就要相差甚遠。對于很多的餐飲,消費者在購買花鰱魚的時候,也一般只要魚頭部分。
要是有一種魚頭大,而身子非常小的魚,那就完美了。
還真的別說,早些年在廣東地區就培育出來了一種頭大身子小的魚,它們幾乎只有魚頭而魚身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魚也被稱之為“縮骨魚”、“仙骨魚”。
雖然名字變了,但是它們并不是新品種的魚,同樣也是花鰱魚。之所以它們的頭部很大,而身子卻很小,是因為這種魚在幼魚階段的時候,就因為遭受到了外界的一些***,導致身體不發育了,但是頭部依然能正常的生長。
換句話說,這就是人為培育出來的一種畸形魚,并且它們也是能繁殖后代的,但是后代卻不一定也是這個樣子哦。
這種縮骨魚在廣東很多地區已經養殖多年了,并且還形成規模化養殖了。在市場上它的售價要比正常的花鰱魚價格更高。像普通的花鰱魚一般是十元左右一斤,而縮骨魚則要20元左右一斤,并且需求量還非常大。
縮骨魚之所以能賣到如此的高價,一方面是因為它們比較稀有,長得也很有特點,許多的***、飯店叫它“仙骨魚”,一下子就抬升了它的價格。
另外一方面就是縮骨魚要比花鰱魚更美味,因為這種魚在幼魚階段就被特殊的******,導致它的身體不能正常的生長發育,大部分的營養都用于頭部的生長,所以魚頭要更大,營養也更加的美味。
結束語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樣太過于殘忍了,為了滿足我們人類的口腹之欲,就把痛苦強加在魚的身上。
其實和縮骨魚像類似的人為改造出來的魚類還有不少,比如廣東地區家喻戶曉的脆肉鯇、脆肉羅非魚等,為了吃到口感更脆爽的魚肉,就會長時間喂食它們吃蠶豆,從而改變了魚的肉質。
雖然這些魚備受爭議,但是在市面上的售價可不低,而喜歡吃的人也很多哦。各位朋友們,你們吃過縮骨魚嗎?對于花鰱魚和白鰱魚,你認為哪一種更好吃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