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的教育水平又邁上了嶄新的臺階
原創西西弗斯WY溫州百曉在線今天
近日,溫州大學傳來喜訊,成功增設博士學位授予點位。
10月26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下發《關于下達2020年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及其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溫州大學成功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化學學科獲批博士學位授權點。
溫大增設博士點,對溫州大學,乃至溫州來說,都意義重大。
對溫州大學來說,增設博士點,意味著已經建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培養層次與體系而對溫州來說,有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大學等重量級高校護航,眼下溫州的博士學位授予權高校數已躍升為全省第2,已悄然成為浙南閩北贛東的“教育高地”。
也許是溫州過去締造的眾多商業傳奇過于矚目,多數人對溫州的教育水平有所低估。
在外界人的印象中,多數溫州人多是與草莽掛鉤,教育水平并不高。在外人眼中,那些在商界有著巨大成就的溫州企業家們固然偉大,但他們更多的是依靠著時代的紅利,還有溫州人獨特的商業嗅覺與決斷在商海中脫穎而出,在文化上有所欠缺,同時也引來許多妖魔化、污名化的批評。
時至如今,在這個重視科技與知識的年代,那種溫州模式創造的奇跡也愈發難以復制。
應當承認,在改革***初期的時代,受限于經濟與時代,一部分溫州人的確沒有接收到良好的教育。
在那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長期貧困而又缺乏教育的多數溫州人不免受到物質利益的誘惑,對教育這項需要長期投資的事業有所忽視,在所難免。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溫州逐漸意識到發展的短板在于人才,而人才培養靠教育。溫州人逐漸轉變傳統的教育觀,許多溫州人也主動參與、投身辦學,由此誕生出一批實力強勁的民辦教育學校,和有著深厚教育傳統的老牌公立民校等,共同支撐著溫州的中等教育。
這種投入目前已初現成果。
公立學校率先讓溫州教育開始國際化。溫州一中、二中、二十一中、二十二中、溫州實驗中學、第二實驗中學等都先后開辦中英、中加、中澳合作高中班,或初中合作班,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在課程改革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溫州這項成績碾壓杭州、寧波
溫州民辦教育則在競賽上差異化發展。
在今年的數學聯賽浙江省隊上,溫州共有15名學子入選,在浙江省的各市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則是省會杭州,共計9人入選。
這批入選的溫州學子當中,公辦學校與民辦教育雙峰并峙,其中,溫州中學有4人,瑞安中學有1人,知臨中學7人,育英國際2人,蒼南嘉禾1人,可見溫州民辦教育在蓬勃發展中。
除卻在考試紙面上的出眾,在非應試上,溫州的教育也孕育、走出了一批天才。
今年來,26歲就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破解攻克了數學領域“世界難題”的天才數學家陳杲,就是瑞安中學畢業。
陳杲是中科大近年來最年輕的數學教授。即使溫州素來以“數學家之鄉”聞名,在溫州的數學名人館,從200多位溫籍數學家中,選取了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數學家29名,最年輕的數學教授是谷超豪和方德植,晉升時也已經30多歲了。
陳杲
此外,在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選名單之際,讓所有人感到驕傲的,籍貫為溫州洞頭的林海帆,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當前,改革***三十多年來,中國已逐漸擺脫了貧窮落后,物資匱乏的面貌與時代。
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會現代化,溫州經濟的持續發展必須注入新的動力,這對溫州的教育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接受現代化的優質教育更是許多溫州人的共同訴求。
在以知識經濟為主體的未來,溫州逐漸發育成長的教育資源將培養更多學子掌握應有的技能與知識順應時代的變遷,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對個人的素質要求,最終促進溫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溫州!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