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位于中國東南部的丘陵地區,1949年后,與臺灣省相鄰的福建也就成了海防前線,為了避免戰爭造成的破壞,國家層面的建設投資缺乏,作為沿海地區,經濟情況要比鄰省廣東差太多。
福建山多平地少,而作為“果城”漳州為例,就有蘆柑、柚子、荔枝、香蕉等農產品,大量的農產品單單依靠人工是無法完成收割的。
在山上大輛貨車上也上不去,這時農用車以靈活性好、動力強勁、裝載性強的優勢,開始漸漸深入這些果農的生活里了。
福建漳州三龍工業有限公司,創立于1999年7月,系原國有中型企業“福建三龍集團公司(龍溪收割機廠)改制設立,是一家“國家發改委”公告定點***生產制造低速載貨汽車的實業公司。
使用躍進輕卡駕駛室的龍江汽車
作為一家熟為人知的農用車廠,因為其可靠的性能,及廉價的定位,優異的裝載能力,讓很多農民家庭所選擇,每到豐收的季節總能見到龍江的身影,車上總是裝滿農產品。
經濟的發展,不光是種植業,養殖業也發展得不亦樂乎,一些山路,依舊是那么小那么崎嶇,大型車輛依舊不好進去。
所以農用車現在在一些山區地區還是作為主力軍。而三龍龍江的一款四驅小自卸車型,也深得山區用戶的熱擁,幾乎找不到競爭對手的一款車。
前段時間,老爸的一位客戶訂了一輛四驅的龍江車,準備做車廂,對這款罕見的車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外觀部分從外觀看,龍江汽車已經擺脫了那股濃濃的農用車味,前臉的設計帶些時尚感。這款車是可以上藍牌的,也就是說可以上高速的,2.2米的車身寬度,采用窄體駕駛室。
軸距3360mm的設計在狹窄急彎多的山路中的靈活性顯而易見,無需擔心小路對運輸情況造成的局限性。
底盤、動力部分這輛車最關鍵的地方在底盤部分,4X4的底盤結構,在同價位的輕卡中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在蜿蜒狹窄的農村土路上,在配送木材、化肥、農產品等,在四驅的加持下顯得更為從容。
原車自帶氣喇叭,在山路行駛時響徹的喇叭聲更能提前提醒到對面來車。
前后橋速比均為6.833,大速比的設定讓爬坡性能更為突出。放油螺栓設計的地方在平時養護差速器時也比較好操作。
粗壯的萬向節裝置,每一處機械部分都告訴著你這輛車的驅動性能有多與眾不同。
9/11+8的鋼板彈簧,使用多片式鋼板彈簧的配置意味著這輛車適合載重運輸,而不是為了適應標載運輸的輕量化車型。
發動機裝配的是來自云內動力的YN33CRE1,116匹的馬力并不突出,與之匹配的是萬里楊的五檔變速箱,檔位少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在急彎陡坡山路中的換擋次數。
這款車采用了低重心的中置雙頂,在山路運輸過程中降低車輛重心是非常重要的。
車身大梁上面的附加件,油箱、儲氣罐、尿素罐等都往高處放,讓車輛附加件離地間隙變得更高,避免在崎嶇路面行駛時容易磕到地面石頭等物品。
輪胎搭配的是雙錢的8.25R16LT的小尺寸輪胎。
內飾部分來到駕駛室部分,整體設計更貼近輕卡的造型設計,一切配置也以實用性為主。
大視野的門鏡設計,寬闊的視野能更好的觀察到車輛行駛路面的情況,為什么不用視野更好的外擺鏡?因為在狹窄的山區小道,外擺鏡多突出去的長度會造成轉彎困難,門鏡一把能過的彎,外擺鏡就需要再倒一把,明顯沒有門鏡來得好用。
方向盤的造型比較普通,但是握感不錯,在常用區域還有進行防滑處理。儀表盤中間部分還有一個液晶小屏,顯示車輛氣壓、油位等標識。
中控臺預留的按鍵空比較多,值得一提的就是原車自帶的空調系統,在炎炎夏日中為駕駛員創造一個良好的行車環境。
座椅左手邊是液壓頂舉升開關。
座椅右側,是用氣路操控的二驅、四驅還有高低檔的切換。
整***置都很方便駕駛員的操作,設計的兩個杯架深度也很合適。
讓人可喜的是臥鋪的空間還算可以,但是作為一臺山區專用的車來說,臥鋪一般也是放置一些行車用品比較多。
總結作為一款農用車品牌,或許龍江這個品牌并不能讓大家耳熟能詳,而唯一讓大家知道三龍這個品牌的時候,可能是因為三龍的車標和三一重卡的車標很像,就因為這件事這兩家公司還打過官司。
每一款車都是有著自己的市場定位的,或許,三龍龍江已經成功抓住了一批山區用戶的心,簡單實用,沒有過多的電子產品,讓車輛在惡劣環境下可靠性更為突出。
一款作為福建自主品牌的貨車來說,龍江的一步一步真的不容易,也希望三龍這個品牌的貨車,能根據民心做出更好更實用更適合農民的卡車吧,為家鄉的發展助一份力。(文/卡家號:小盧同學)
【卡車之家客戶端下載】看最新卡車資訊,APP市場搜索“卡車之家”,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