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里,有非常多的成語是我們熟知的。今天科教授就和大家聊聊水滸里的成語。
笑容可掬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中說“那婦人笑容可掬。”
掬:兩手捧起來。臉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來一樣。“笑容可掬”形容人笑容滿面。
“笑容可掬”這個成語不僅在《水滸傳》里出現過,還在《三國演義》里出現過,《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說:“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其實同一個成語在多個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是很常見的,“笑容可掬”這個成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螢火之光
“螢火之光”比喻人的力量不足,能成之事不大。
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水滸傳》第二回。高俅想回到開封,于是經人推薦,投靠東京城里開生藥鋪的董將士。
董將士一見高俅是個幫閑的破落戶,沒信行的人,便不愿長久收留他。
過了數十日,董將士想出一個辦法,他找出一套衣服,寫了一封書簡,對高俅說道:
“小人家下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推薦足下與小蘇學士(蘇軾)處,久后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如何?”
高俅大喜,謝了董將士,興致勃勃地投奔小蘇學士去了。
小蘇學士見高俅是幫閑浮浪的人,也不愿收留,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便打發他去小王都太尉處做個親隨。
鵝行鴨步
“鵝行鴨步”是說像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搖搖擺擺。現在形容人行走遲緩。
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水滸傳》第三十二回。清風寨知寨劉高的夫人,在上墳途中,被清風山山大王王矮虎劫走。
劉高聽了大怒,喝令軍卒把夫人奪回,否則就下獄問罪。
軍卒們無可奈何,只得各執槍棒,盡力去奪。沒想到走到半路,正撞著兩個轎夫抬著知寨夫人飛快地跑來了。
原來當時宋江正在清風山上,得知此事便來要求王矮虎放走劉高夫人。
眾人見轎夫走得快,便說道:“你們兩個閑常在鎮上抬轎時,只是鵝行鴨步,如今怎地這等走的快?”
那兩個轎夫應道:“本是走不動,卻被背后老大栗暴打將來。”
眾人笑道:“你莫不見鬼,背后那得人?”轎夫方才敢回頭,看了道:“哎也!是我走的慌了,腳后跟直打著腦勺子。”
故事里的轎夫以為后面有人在追,所以跑得特快,但其實后面一個人都沒有,科教授覺得這真像轎夫說的“腳后跟直打著腦勺子”。
今天科教授給大家列舉了三個成語,其實《水滸傳》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成語等待你的發現。
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出自水滸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品讀水滸人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