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課文12古詩三首
一、生字注音并組詞。
祭:祭拜祭壇
乃:乃父乃至
熏:熏陶熏肉
杭:杭州蘇杭
亥:亥時亥豬
恃:自恃恃才傲物
哀:哀傷悲哀
拘:拘束拘禁
二、多音字。
幾:jǐ幾個jī茶幾
降:jiàng降落xiáng投降
三、古詩理解
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解]
①示兒:給兒子看。
②元:同“原”,本來。
③但:只是。
④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個州這里代指中國。
⑤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⑥乃翁:你們的父親。
前兩句詩寫人死之后萬事皆空,詩人早已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唯一悲憤的就是山河破碎,不能親眼看到祖國統一。從中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悲哀凄涼的心境。
后兩句詩寫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囑咐兒孫不要忘記把喜訊告訴自己。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并未絕望,他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
《示兒》是詩人臨終前寫給兒子的一首詩,詩人痛惜自己無法親眼看到國家統一,希望兒子以后家祭的時候能將這一好消息告訴自己,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
題臨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解]
①臨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杭州。
②邸:旅店。
③熏:吹,用于溫暖馥郁的風。
④直:簡直。
前兩句詩寫青山重重疊疊,樓臺鱗次櫛比,山河如此美好。但這樣美好的山河,卻被金人占有。“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人的這一質問,表現了對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
后兩句詩揭露“游人”不顧國計民生整日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卑劣行徑,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題臨安邸》描寫了詩人對茍且偏安、一味尋歡作樂的達官貴人們的諷刺和憤慨,以樂景寫哀情,表達了詩人的憤激之情。
己亥雜詩【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解]
①生氣:指朝氣蓬勃的局面。
②恃:依靠。
③萬馬齊喑: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比喻人們沉默不語,不敢發表意見。喑,沉默。
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國家形勢的看法。“風雷”比喻社會變革,“萬馬齊喑”比喻當時舉國上下死氣沉沉的局面。
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熱切的希望,他希望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期待著改革大勢催生新的生機。
《己亥雜詩》寫了詩人對死氣沉沉、缺乏生機的社會現狀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會變革迅速到來,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未來命運的關切和對當政者能夠廣納人才的渴望。
課文13少年中國說
一、生字注音并組詞。
瀉:傾瀉流瀉
潛:潛逃潛水
試:試驗考試
胎:胚胎輪胎
皇:皇帝皇宮
履:履行履歷
疆:邊疆疆界
二、多音字
爪:zhǎo爪牙zhuǎ爪子
奇:qí奇怪jī奇數
三、譯文。
少年聰明我國家就聰明,少年富裕我國家就富裕,少年強大我國家就強大,少年獨立我國家就獨立,少年自由我國家就自由,少年進步我國家就進步,少年勝過歐洲,我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于世界,我國家就稱雄于世界。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涌奔瀉浩浩蕩蕩;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干將劍新磨,閃射出光芒。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大地,從縱的時間看有悠久的歷史,從橫的空間看有遼闊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寬廣,未來的日子無限遠長。美麗啊我的少年中國,將與天地共存不老!雄壯啊我的中國少年,將與祖國萬壽無疆!
四、問題歸納
1、課文用哪些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
答:初升的太陽,奔騰的黃河,騰躍的蛟龍,嘯鳴的乳虎,展翅試飛的鷹隼,珍奇的花蕾,剛磨好的寶劍。
2、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么聯系?
答:少年中國就像中國少年一樣,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正處于蓬勃發展之中,擁有光輝的未來;中國少年也如同發展的少年中國,敢想敢做,前途無限。少年中國只有在中國少年的帶領下,才能明智、富足、強盛、獨立、自由、進步。
五、課文主題
作者熱情謳歌中國少年創建“少年中國”的英雄姿態和“少年中國”的光輝未來,鼓勵人們發憤圖強,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表達了殷切期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愿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課文14圓明園的毀滅
一、生字注音并組詞
毀:毀滅毀壞
估:估計估測
拱:拱橋拱門
輝:光輝輝映
煌:輝煌
殿:宮殿殿堂
陵:丘陵陵墓
覽:閱覽游覽
境:環境境界
宏:宏偉宏大
唐:唐朝唐裝
闖:闖禍闖蕩
統:統一統領
銷:銷毀報銷
奉:奉命奉獻
二、多音字
量:liáng稱量liàng重量
還:hái還有huán歸還
三、近義詞:
估量—估計環繞—圍繞仿照—模仿建造—建設
幻想—遐想宏偉—雄偉珍貴—寶貴銷毀—毀滅
侵略—侵犯瑰寶—珍寶精華—精髓舉世聞名—馳名中外
四、反義詞
損失—收獲熱鬧—冷清精華—糟粕舉世聞名—默默無聞
五、詞語解釋:
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圓明園的毀滅損失巨大,無法計算。
舉世聞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聲很大。
眾星拱月:比喻許多人簇擁著一個人,或許多個體擁戴一個核心。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等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結構奇巧(多指鏤空的工藝品和供玩賞的太湖石等)。
象征: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
詩情畫意:詩畫一般的美好意境。
流連:留戀不止,舍不得離去。
宏偉:(規模、計劃等)宏大雄偉。
奇珍異寶:奇異難得的珍寶。
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精華:(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灰燼:物品燃燒后的灰和燒剩下的東西。
六、句子解析
1.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不可估量”是指損失大得無法計算,說明圓明園的損失之大。圓明園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豐富多彩,巧奪天工,美不勝收。這樣一座具有國際性的文化藝術瑰寶被毀滅了,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課文一開始用這句感嘆句,直接表達了作者無比憤怒和痛惜的感情。
2.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這一句話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連”這些詞語進一步點明了游覽圓明園的感受,對園內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筑藝術,作者由衷地贊嘆。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所創造的這一園林是世界園林之奇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七、問題歸納
1.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昔日的圓明園?
答:(1)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布局;
(2)圓明園的種種景點,突出它在園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
(3)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突出它的文化藝術價值。
2.課文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和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痛恨之情。
3.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答:課文用較大篇幅寫圓明園的過去是為了讓讀者了解這座藝術的園林,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反應出被毀前后的不同,給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圓明園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寫得完美,世人對被毀的圓明園就越是痛心。不但用對比寫出了差距,更反應出了破壞者對我們國家歷史寶物的殘忍破壞,反應出當時的殘忍,也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懦弱無能反抗。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增強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讓我們記住這段屈辱的歷程,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4、讀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時間表的詞語,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說明了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的年代跨度大、種類多、數量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從而突出它的文化藝術價值。它的毀滅,真是讓人痛心、惋惜。
八、主題思想
本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毀滅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和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痛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15小島
一、多音字
哼:hèng哼,我不信hēng哼唧哼哧
難:nán困難nàn災難
二、近義詞
涼快—涼爽啟示—啟發
敏捷—靈敏拘束—拘謹
納悶—疑惑后悔—悔恨
吃驚—驚訝情愿—甘愿
遮擋—遮掩推廣—普及
三、反義詞
涼快—暖和懷疑—相信
敏捷—笨拙拘束—自由
四、詞語解釋
礁石:河流、海洋中距水面很近的巖石。
暗堡:隱蔽的碉堡。
納悶:疑惑不解。造句:一時猜不出來這事是誰做的,他心里有些納悶。
沉吟:①低聲吟詠(文辭、詩句等)。②(遇到復雜或疑難的事)遲疑不決,低聲自語。
敏捷:(動作、思路等)迅速而靈敏。造句:他的行動非常敏捷,不一會兒就準備就緒。
五、課內問題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答:這篇課文以將軍的見聞為線索,記敘了戰士們在小島上種出一大塊中國地圖形狀的菜地的事。
2、這個小島有什么特點?
答:這個小島的環境很艱苦。
(1)小。“轉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鐘”。
(2)環境非常惡劣。“樹少,草少,土也很少”。
(3)很熱。“最涼快”的時候,是“二十多攝氏度”。
3、為什么戰士們要在小島上種菜昵?
答:(1)上島后沒有蔬菜吃,有的戰士就會牙齦潰爛,嘴里起泡。
(2)蔬菜運輸困難,運往島上的途中就要爛掉一大半。
4、戰士們是怎樣在小島上種菜的?
答:(1)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戰士們從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來的。
(2)菜種是戰士們從老家帶來的。
(3)為了防曬和防鹽,戰士們用油布棚將菜地遮擋起來。
六、課文主題
這篇課文以將軍的見聞為線索,記敘了戰士們在小島上種出一大塊中國地圖形狀的菜地的事,贊揚了海防戰士們堅強樂觀、不怕困難、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
語文園地四
一、補全下面的詞語。
舉世聞名興高采烈足智多謀嘔心瀝血
臭名遠揚得意忘形詭計多端處心積慮
上下兩組相對的詞語意思相近,但是感***彩不同。上面一行都是褒義詞,下面一行都是貶義詞。
二、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
(1)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2)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3)毽子越做越講究:有黑雞毛、白雞毛、蘆花雞毛等,各種顏色的毽子滿院子飛。
三、根據意思寫出詞語。
太平盛世:安定、興盛的時代。
國泰民安:泰:平安,安定。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豐衣足食:足:夠。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樂業: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政通人和: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人壽年豐: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夜不閉戶:戶:門。夜里睡覺不用閂上門。形容社會治安情況良好。
路不拾遺: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變多;秋:時期。事故或事變很多的時期。
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景象。
流離失所:流離:轉徒離散。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生靈涂炭:生靈: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家破人亡: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呼號的饑民。
民不聊生:聊:依賴,憑借。指老百姓無以為生,活不下去。
內憂外患: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