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
即將接近尾聲
剛剛
文旅部發布消息
今年“五一”假期
國內旅游出游2.3億人次
出行的人多了
家有寵物的鏟屎官們也很忙
畢竟要為自家的毛孩子操心
天眼查搜索數據顯示
節前開始
“寵物寄養”相關的搜索量就激增60%
寵物寄養、托運
寵物店、寵物醫療等成搜索熱詞
其中
寵物寄養店的生意
熱火朝天
似乎比熱門***更難訂
寄養費也水漲船高
部分已接近快捷***費用
寵物寄養
比快捷***還貴?
上海某寵物店近期收費明細顯示:
大型犬的寄養房收費標準為288元/晚
中型犬寄養房228元/晚
小型籠式寄養間95元/晚
寵物貓按間收費,第二只以后均半價。
有陽光的豪華貓屋258元/晚
普通型218元/晚
籠式寄養間95元/晚
房費包含普通遛狗、清潔、安撫,但主食及零食自理。
而且
據寵物店工作人員說
大部分倉位
已經處于飽和狀態了
網上隨機查閱了幾家
確實都不便宜!
3平方米,239元一天
這算下來
是比人住的都貴不少呀
Vip貓房
帶貓爬架的
要418元一天
還需提供貓咪的疫苗本等等
24小時空氣循環的
B類房
318元一天
甚至
有些寵物店
還可以給貓狗提供總統套房
有大落地窗
可供寵物曬太陽看風景
另外
有些貓咪外出容易應激
于是也有鏟屎官
選擇上門喂養服務
價錢根據服務變化
但也不算便宜
網友熱議
↓
價格背后提供的服務是否盡心
才是主人更關心的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
也和小觀一樣感慨
↓
鏟屎官們是真的
很舍得給自家毛孩子花錢呀
但你知道嗎?
我們可愛的魔都人民
不止養寵人數多
為寵物消費起來更是絕不手軟
上海:
寵物年人均消費額全國最高
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指出:“線上寵物市場中女性消費占比達六成,近一年線上寵物市場中90后、95后消費占比超過四成。整體來看,上海的寵物年人均消費額最高。”
而在上海這樣一座各項生活成本都在國內首屈一指的城市,部分“鏟屎官”寧可在自己的日常開銷上節約,也不愿意降低自家毛孩子的生活標準。
比如:“自己舍不得買一只蹄髈,卻在盒馬上買進口牛肉、雞腿肉煮給家里的貓吃”
又如:“家里的日常用品消費降級,在拼xx上找便宜的替代,但寵物用品品牌一旦出了時髦新品,眼睛也不眨一下,就給家里的‘主子’下單”
這種窮養自己、富養寵物的大無畏精神,讓一些長輩看傻了眼。
他們想不通,自己的孩子為何著了魔一樣百般照料寵物,給它們吃好、住好,還對它們萬分耐心……
根據受訪鏟屎官的回答,他們都是在工作幾年、獨居才開始養寵物的。這意味著他們都已經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起碼是確保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會因為養寵而大幅下降,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網友@JOJO直截了當:“基本按照最貴的來買,想來貴的也是好的。”
網友@馬戲團表示:“選擇好的貓糧!這是希望它們日常的健康基礎能打好,我不在乎短期的性價比,在乎長遠的價值。”
網友@西歪說:“在自己能承擔的同價位品牌中,選最好的就行。畢竟它們能陪伴我們的日子也就十來年,希望它們能健健康康成長,平平安安度過余生~”
或許有人還是不理解
怎么會有那么多鏟屎官
花費這么大的
心力、精力和金錢在寵物成長
但不知道各位發現了沒有
受訪者的言語中都流露出
寵物就是家人、孩子般的存在
這意味著
人與動物之間早已不僅是
所有者和被所有者的關系
而存在一種更深刻的情感聯結
研究表明,擁有寵物的人情緒更加穩定且更精神,比如遛狗,就能改善身心健康。通過每日的共同生活,主人與寵物之間建立了一種非常特殊的聯系,使得養寵物的人往往心理更加健康,因為他們與寵物互相陪伴,能幫助他們克服或者避免感到孤獨。
理解了這一點,鏟屎官們為毛孩子大方消費的行為便也不難理解。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尤其是90后95后人群,沒有經歷過物資匱乏的年代,大都在家庭的呵護下成長起來,見證著各種品牌進入中國、豐富人們的選擇。不求最貴、但求性價比高,不僅是人們自己日常的吃穿用度的態度,也是人們對于寵物開銷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如今的年輕人養寵,和過去人們“家里吃啥,就給寵物吃啥”或者“有口吃的、有住的地方就好了”的態度和觀念完全不同了。
新一代鏟屎官往往都秉持著科學養寵、規范養寵的觀念。他們會認真地做攻略、做研究,會傾聽權威人士和身邊人的意見,定期給寵物驅蟲、打疫苗、做檢查,不厭其煩,沒有一絲懶惰和懈怠。他們如同那些“學習型育兒家長”一樣,在實踐中成長,認真呵護自己的寵物,為的是讓這份來之不易的陪伴能夠長一些,再長一些。
他們的付出,或許得不到一些人眼中所謂的“實質性”回報。但對他們而言,在與寵物的日常相處過程中,在愛與被愛的日日夜夜里,他們已然收獲了很多。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上海早晨》、021視頻、東方網、新聞坊等
相關作者: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