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景和
鳳頭??,是我拍鳥10多年來拍的最多的一種鳥。在我拍過的300多種鳥中,它也是故事最多的鳥。
外形優雅,姿色迷人
鳳頭鸊鷉,俗稱張八狗或水老鴰,也有人稱浪花兒、浪里白,鳥人簡稱為“鳳頭”。是體形最大的一種鸊鷉,有鴨子一樣大小,叫聲也與鴨子相似。
紅眼珠里有個中間帶黑點的黃眼仁
體長為50厘米以上,體重為0.5—1千克。脖子修長,***近白,上體灰褐,頭的兩側和頦部白色,前額和頭頂卻是黑色,頭后面長出兩撮小辨一樣的黑色羽毛,向上直立,所以被叫做鳳頭鸊鷉。
翎領展開,極為漂亮
夫妻倆的翎領一起展開,像不像一對酒瓶子?
雙雙休息,旁若無人
一有時間就梳妝打扮
這是它的腳蹼,很像機動船的螺旋槳
它的頸部還圍有一圈由長長的飾羽形成的像小斗蓬一樣的翎領,基部是棕栗色,端部是黑色,極為醒目。
千般親昵,萬般風情
舉案齊眉,成雙成對
第一次拍鳳頭??,是在2014年的3月19日。那一天,它的一個極為有趣的動作深深地吸引了我。
翻花示愛
又一次翻花
那是在北京的頤和園的湖面上,一對鳳頭??在自由自在地游弋。只見它們游著游著,就到一起親昵一番。親昵的方式,像青年男女一樣。
竊竊私語
交頭接耳
耳賓廝磨
情意綿綿
男方先潛水,然后叼起一束水草,向女方游去,獻上。女方見到水草,興奮無比,忸怩致意。雙方,相互示愛,風情萬種。
心領神會
風情萬種
夕陽中“獻花”
獻花
鳳頭?鷉在撞胸
這一系列動作,很像社會上男青年向自己心愛的女友“獻花”。也有時,雙方各自潛水,然后各叼一束水草向對方快速沖去,繼而身體直立,以胸相撞,迸出水花。鳥人稱之為撞胸,仿佛男女間深情的擁抱和親吻,又好像婚禮進入了***。
一方在翻花,另一方往往出人不意地從水下鉆過來,不知是什么意思。
翻花結束
后來,在長春市的南溪濕地,我又多次見過它們“翻花”、“獻花”、撞胸等一系列親昵動作。
這種翎領展開、尾巴翹起、雙翅前擁的動作,鳥人稱之為“翻花”。有人說是這是向對方展示自己的美麗以吸引對方。可這種動作我只在長春見過幾次,在北京頤和園從來沒見過。
筑巢孵卵,苦心經營
撞胸之后,夫妻開始忙于筑巢。它們先要在湖邊建造浮巢,浮巢的建筑材料是水草的枝條和葉子,能隨同水位上漲而漂起,不但不會被水淹沒,還可以因為濕草發酵產生熱量,有助于鳥蛋的孵化,使性喜貪玩的親鳥在孵卵期間也能忙中偷閑,到巢外去舒筋活腿地嬉耍片刻。
巢很簡陋
邊筑邊踩,以求結實
巢筑好了,開始交配,鳥人稱之為踩蛋。這雄鳥還在醞釀情緒。
交配開始,時間也就兩三秒鐘
它們的交配活動,一般是女方主動,它們先要趴下等待,男方往往要在周圍轉悠半天才上身,有時轉來轉去干脆走了,讓女方白等一回。給人的感覺,它好像是猶豫不決,又好像是在醞釀感情,還好像是在積蓄能量。
女方總是把脖子伸得老長。
交配后的活動是下蛋,孵化。
孵化過程中,不時要翻一翻蛋
夫妻協力,精心育雛
鳳頭??小鳥出生后,親鳥夫婦齊心協力地喂養子女,并且親自擔任它們的“游泳教練”。
有時,父母捉到了魚,并不直接喂寶寶,而是把魚放在水中,教寶寶自己去捕。
幼雛雖然逐漸長大了,但還是總想讓媽媽背。媽媽有時不堪重負,便抖落翅膀,把它們甩下來。
潛水能手,捕魚精英
根據我對北京頤和園鳳頭??的觀察,它們是每年3月初飛來,7月以后飛走(長春要晚半個月左右)。來后,成對或集成小群活動在長有蘆葦水草的開闊水面中。
它們時常把頭部朝下沒進水里,接著完成一個漂亮的前滾翻動作鉆入水中,在水下作一段高速度潛泳后,再在遠處露頭冒出水面。它們潛水,多半是在捕魚。捕到的魚一般都不大,很快就可以吞到肚里。
身重翅短,起飛艱難
鳳頭鸊鷉的翅膀既短又圓,起飛艱難,像天鵝一樣,要拍打水面助跑好長一段距離才能起飛,而且很難高飛翱翔,常常是貼著水面飛一段又落下。
據網上資料介紹,從歐洲、亞洲,一直到非洲、大洋洲,都有鳳頭??棲息,在我國主要繁殖在東北、內蒙古、河北北部、甘肅等省。近年也發現有一部分鳳頭鸊鷉也在我國東北的遼東半島和東部沿海一帶越冬。
除了飛行笨拙以外,鳳頭??還有兩個常有的動作,一是伸懶腰,二是抖摟翅膀。
鳳頭鸊鷉的這一幕幕故事,吸引了全國好多地方的鳥人。從北京到長春,每到春夏季節,都會有幾百上千支長槍短炮整天對著它們猛轟。如果是雙休日,天又好,會有更多的人列陣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