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相由心生”你相信嗎,為什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我們的外貌會反映出內心的狀態(tài)嗎?那怎么解釋人不可貌相?
01“相由心生”其實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指的是我們的外貌形體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外貌可以反映出內心,比如性格、精神狀況的影響。
第二層含義指的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對事物的理解等都是受到內心的影響的,比如積極心態(tài)的人,更能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
我主要來講講關于第一層含義的相由心生。就第一層含義來說,相由心生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1.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的外貌會反映出內心。
臉寬的人更具有領袖氣質
臉部的寬高比,被證明與領袖氣質、野心、進攻性聯(lián)系在一起。那些臉部更寬、顴骨更突出(往往是由睪丸激素水平較高造成的)的人,日后可能會發(fā)展出更堅毅、獨斷的個性,同時,也可能具有較強的進攻性。
比如,有學者曾經研究了2010年世界杯的參賽隊員,他們發(fā)現(xiàn),在一個足球隊中,隊員的臉部寬高比影響了進球數(shù)量和犯規(guī)率。如果隊員中寬臉的比例較高,不僅前鋒的進球數(shù)較多,中場的犯規(guī)率也比較高。
對于政界領袖臉型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結論。針對29名歷任美國總統(tǒng)的研究表明,他們的野心和成就動機都與臉部的寬度呈正相關,那些舉措較為激進、領導力更強的總統(tǒng),臉部更寬。比如,約翰·肯尼迪就比切斯特·阿瑟的臉要寬得多,前者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tǒng),政治手段激進;后者則被廣泛評價為較圓滑、喜歡平衡,并且是在自己也沒有意料到的情況下當上的總統(tǒng)(因為前任總統(tǒng)遇刺)。
什么樣的臉才叫“寬”呢?你可以試著量一下:你的左耳到右耳的距離就是你的臉部寬度,臉的高度則是指當你睜開眼睛時,上眼皮與上嘴唇邊緣的距離,而高除以寬,就是臉部的寬高比。人的平均臉部寬高比是2左右,超過就屬于“寬臉”了。
2.另外,我們的外貌也會影響內心
研究發(fā)現(xiàn),臉“肉嘟嘟”的人,更容易抑郁和焦慮
你的臉部是肉肉的,還是瘦瘦的?這可能會影響你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
研究者指出,與脂肪“多不多”相比,脂肪“長在哪里”,更能決定你的健康水平。如果脂肪長在一些“不健康的部位”,就會加速釋放你體內的炎性分子,你的身體就會比較容易患病。比如,那些“梨形”身材,腰較細,脂肪分布在臀部、大腿的人,往往會比較健康;而“蘋果形”身材,下肢纖細、但脂肪在腹部的人,就比較容易患病。
你的臉越是有一種“肉嘟嘟”的感覺,通常意味著你的臉部脂肪越多,而臉部和腰腹一樣,也屬于不應該長脂肪的地方。而且,肉肉的臉不僅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你的精神健康——研究還表明,臉上肉更多的人,患有抑郁癥、焦慮癥的比例更高。
盡管我們要警惕對長相的解讀也成為刻板印象的一種,但是“相由心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的外形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內心的影響。
02說到相由心生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充滿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一個命題。傳統(tǒng)文化講求一個人的內心,如果是正大光明或是聰慧仁和的,那么它的外貌一定是眉目舒展,鬢角分明,目光朗朗,神采奕奕。所以古代對于美男子的推崇也是有部分道理的,他們會覺得,這樣的人更加有愛心,有才華。
那么從心理學上來講呢,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決定了他情緒的變化,以至于他的表情,她的五官的舒展度,他的精神面貌,都會成為他內在心理狀態(tài)的外顯表達。一個長期焦慮的人,他的,眉頭肯定是緊皺的,他的面貌肯定是呆滯或是刻板的。一個內心經常充滿了復雜斗爭的人,他是糾結的,所以,他表現(xiàn)出來的神情,往往充滿著對人的猜疑,敵對,臉部就會給人一種不善相與的感覺,他的外貌可能會看上去有些恐怖,有些讓人害怕。如果一個人內心平和,對外界充滿愛,內心充滿幸福感,那么,這些東西會影響她的內分泌,影響他的內心身體自我的調節(jié),她的容貌也會因為這些,而有積極的表達。所以他看上去會容光煥發(fā),目光有神,皮膚也會看上去很好。
所以心理狀態(tài)會影響人的激素調節(jié),而這些又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狀況。所以相由心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心理狀態(tài)好,會讓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甚至可能會有更強的免疫力來抵御疾病,甚至讓已經產生的疾病更快的恢復。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心理咨詢的積極意義,學習增強內在修養(yǎng)的很重要的原因。健康尚且如此,心理狀態(tài)對相貌對表情的影響,可想而知了。舉例,你觀察一個處于戀愛中的人的眼睛,它們或是迷離如水,或是朗潤若星辰。你再觀察他和愛人吵架了甚至鬧分手,他的表情,眼神,都會很失色。相由心生,心理既會影響短暫的表情,長期來看,也是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表現(xiàn)的。
03林肯在招聘時拒絕了一個求職者,理由是不喜歡他的臉。林肯說,一個人30歲(一說40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30歲以后的臉卻是自己決定的,他要為自己30歲以后的長相負責。
經過歲月的洗禮,人生會有不同的遭遇,不同境遇下人的心態(tài)和情緒自會是截然不同。
一個陰險狡詐、功于心計的人,和一個單純善良、純真質樸的人,他們的臉肯定是不一樣;
一個歷經坎坷、艱辛磨難的人,和一個一帆風順、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他們也不可能會有一樣的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每個人的面向在某種程度上都反映出其對應的身體和心理狀況。
比如一個身體健康、身心愉悅的人,多半是天庭飽滿、紅光滿面、神采奕奕。相反,一個身體抱恙,滿面愁容的人,肯定是很難有順心的事。
另外,一個人的心理和性格也可能會反映在一個人的容顏上。
剛毅、堅韌的人多半是棱角分明;懶惰、頹廢的人則很可能肥肉堆積,這不也是“相由心生”的一種反映嘛。
當然,在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完全“以貌取人”,有些人看起來是其貌不揚,內心里卻是波瀾壯闊,也有些人外表看起來一臉正派,實際上卻是卑劣猥瑣。
04我相信相由心生。
01
《潛意識的力量》中講了一個例子:有位年青人,他的父親得了絕癥,覺得自己不久于世。
這位年青人出門幾日后回家,手上拿了一塊石頭,告訴他的父親,這是一塊非常神奇的石頭。
這石頭可以治病。他父親就把這塊石頭掛在身上,之后身體逐漸轉好。
實際上這塊石頭根本只是普通的石頭,是這位年青人去路上檢了一塊石頭而已。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整天愁眉不展的人,表情會不自覺得表露出來,容貌上會有一定的改變。
你看這位父親,就因為相信這塊石頭有股神奇的力量,每天開開心心的,結果身體就好轉起來,容貌上給人看起來,也是整天樂呵呵的。
02
有一位雕佛象的工匠,他面貌極其兇惡,有小孩子子看見都會哭起來,他非常煩惱。就問大師怎么辦?大師什么也沒說,就叫他雕一尊慈祥的佛象。
他就專心的雕這一尊佛象,雕了十幾年。因為他雕的時候,總是心煩意亂。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終于雕出來了,而他的面貌,也因為這十幾年,變得慈祥起來。
你想想,經過幾十年的一直微笑,那面貌也是無法兇惡起來。
03
很多人勸人多去看書,也是因為這個道理。?因為你懂得多了,看待世事,就越平淡,而平淡的心情,表情上自然是柔和的。
因為人的表情,隨著心里想法,開心或憂愁都能表現(xiàn)在面貌上,這是無法改變的。
就如我們自己開心的時候,也裝不出不開心的樣子,而不開心的時候,也裝不出不開心的表情。長期這樣的心情,必然會影響人的面貌。
所以相由心生是可靠的想法。
05我們的面貌確實就是由我們的心態(tài)所影響的。
之前BBC就有相關的紀錄片,里面就說,其實年輕是一種最美的狀態(tài),因為人在年輕的時候,整個的身體機能都是出于一個比較健康、并且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有時候,決定我們年老之后樣貌的東西,往往就是我們的心態(tài)。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當一個人習慣了去做一些比較正面的表情,比如說哈哈大笑,那么他的這種表情習慣,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他面部的一個記錄。那些他凹凸過的紋路,都會在他的面部隨著年歲所逐漸的呈現(xiàn)出來。
所以,其實當我們去看一個成天笑嘻嘻的老人,和一個成天就嚴肅抑郁的老人,兩個人給人的感覺和氣場,就是全然不同的。這其實就是我們經常在說的“相由心生”。
并且也因為,時常我們看一個人,不是去看他真的好不好看美不美,而是他給我們的一種感覺,感覺舒服了,相處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