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什么叫打封閉?對人體有害嗎?這里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有人說我有腱鞘炎,打一次封閉就好了;也有人說我關節炎打了好幾次也沒用;還有人說封閉就是暫時管用,里面含有激素,不能總往身體里打。那到底什么是封閉治療?打封閉對人體有沒有什么不利影響?
011?打封閉針是個什么?
打封閉針,也就是“封閉治療”,是將一定濃度和數量的藥物注射于軟組織及關節腔的痛點部位(主要是例如肌肉、筋膜、肌腱、關節滑囊等),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痙攣等作用。“打封閉”起源于前蘇聯,最早是將普魯卡因注射于人體的局部痛點,以起到暫時止痛的作用”。實際上“封閉”治療炎癥和疼痛,屬于是“神經阻滯治療”中的一種***,也曾經被視為狹義的“神經阻滯治療”。
由于這一治療***歷史悠久,“封閉”一詞在普通人群中廣為流傳,很多時候被人理解為:疼痛的地方打一針就能止痛的療法就是“封閉治療”,進而簡化為“打封閉針”。而“封閉治療”所使用的液體藥物,也被稱為“封閉液”。
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神經阻滯治療”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治療中的劃分更加精細,“封閉治療”一詞在***領域的使用,逐漸被“外周神經阻滯(peripheralnerveblock,PNB)”及“關節及軟組織注射技術(Intraarticularandsofttissueinjections)”等***術語所代替,但是由于“封閉治療”更加通俗化易懂,所以醫師對患者解釋時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2什么是骨刺?骨刺為什么要打封閉針?
人體的骨、關節、肌腱、肌、韌帶、筋膜、滑囊及其相關的血管、神經等,對長期、反復、持續的姿勢或職業動作在局部形成慢性損傷,這些損傷會引發局部的炎癥,這樣的炎癥狀態就會表現為受損的部位發紅、腫脹、發熱并且產生疼痛。這種疼痛多為無菌性炎癥(非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發的感染性炎癥)所致,嚴重時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這種慢性炎癥會引發受損組織自我修復,而炎癥部位修復的“矯枉過正”就是“增生”,骨組織炎癥后修復所導致的增生被稱之為“骨質增生”,而骨刺,就是骨質增生的俗稱,是常見的骨科疾病。引起骨質增生病因有很多,并非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年輕人也會有,比如青年運動員長期運動勞損引發的骨質增生。
骨刺本身不會消除(手術清除除外),但是骨刺也并非是組織正常狀態,所以當骨刺引發慢性炎癥急性加重,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疼痛時,醫師可能就要考慮使用以改善炎癥控制疼痛為目的“封閉治療”了。
3什么情況下會用到“封閉治療”
其實臨床上針對軟組織和關節炎癥的急性疼痛治療***除了使用“封閉治療”以外,還有有很多其他的治療***,比如口服藥物治療、制動靜養、物理治療、***針灸、紅外熱療、射頻治療、拔罐、小針刀松解術等也可改善癥狀,而起效快、效果明顯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當屬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物治療和“封閉治療”了。
非甾體抗炎藥物(例如:布洛芬,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往往作為為急性期首選,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有不同程度的胃腸道不適,不宜長期或大劑量服用。而大多數常規劑量的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物的鎮痛作用比單次“封閉治療”的效果弱;單次口服用藥的維持時間相對短,良好的控制還需要在一段時間里堅持用藥。所以對于特殊患者出現的中到重度的急性疼痛,在口服藥物治療后疼痛緩解不佳,或者不耐受非甾體抗炎藥的治療時,“封閉治療”就成為了臨床上比較適宜的選擇了。
4?“打封閉針”時用的“封閉液”到底是什么藥?
在20世紀初曾被用于“封閉治療”但幾乎沒有效果的物質還是挺多的,包括:福爾馬林、甘油、碘油、乳酸和凡士林都曾經被用于治療。后續的研究發現用局部***稀釋糖皮質激素注射后,軟組織萎縮更少,肌腱斷裂的幾率更小。所以目前常用于“封閉液”中的藥物主要包括: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和局麻藥利多卡因。
糖皮質激素類,例如:醋酸***龍、甲基***龍、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有助于抑制損傷性炎癥,減少黏連,可以很快達到止痛的目的。
而局部***利多卡因有稀釋作用,并產生麻醉作用緩解疼痛。使用利多卡因混合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糖皮質激素引起組織萎縮的不良傾向;在糖皮質激素發揮作用前還可以降低其***性;利多卡因迅速止痛的作用可證明注射定位準確;而且打封閉針時,由于藥物***、局部壓力增高導致的注射疼痛,在局麻藥使用后也可以明顯減輕。
5?“打封閉針”有什么危害?怎么破?
打封閉針有這么好的效果,那是不是就很完美呢?俗話說:世上事無完事,人無完人。打封閉針也一樣哦。那我們就來理一理,看它有哪些危害吧。
(1)恐懼,焦慮:怕打針應該是絕大部分人的正常心理。打針痛啊!
(2)習慣性和心理依賴性:長期反復使用激素來緩解癥狀,一旦停藥就會感到難受恐懼
(3)注射部位在操作不當或者護理不當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繼發感染
(4)“封閉液”的不良反應可能引起皮膚或肢端壞死
(5)反復關節腔及軟組織內注射引起附近的肌腱/韌帶自發性斷裂
“封閉治療”既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那我們就需要權衡利弊,當利大于弊,“封閉治療”是最適宜的治療***時,我們就可以在醫師評估建議的基礎上優先選擇它。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1)務必到正規醫院去找***的醫生治療!
(2)很多人談激素色變。應用激素”封閉治療”也是讓人心驚膽寒的感覺,事實上打一次“封閉”其中藥液中用的激素量很小,一次“封閉治療”后通常能夠維持相對較長時間的病情緩解,如確實需要重復治療,通常醫師也會根據病情綜合評估,下一次的治療往往間隔2-4周甚至更長。
(3)信任尊重醫生,配合治療,有任何問題都及時跟醫生聯系溝通。封閉后3天內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注射后一旦局部出現腫脹或紅熱,應嚴密觀察、熱敷、及時聯系醫生復診,千萬不可抱著先忍著扛一扛的想法。急性期多休息以利于恢復。
(4)非急性期則合理健身,適當運動,限制致傷動作、糾正不良姿勢、增強肌力、維持關節的不負重活動和定時改變姿勢使應力分散,系統地輔以物理康復治療等其他措施,預防復發。
看病找醫生,吃藥問藥師,“問藥師“是由知名藥師冀連梅老師聯合海內外精英藥師組建的藥師團隊,致力于為公眾提供循證實用的用藥咨詢服務和科普宣傳。
如果您有具體的用藥問題,也可以在:“問藥師”上向***藥師一對一在線咨詢。
02打封閉,封閉治療其實就是局部注射療法,是指將糖皮質激素和局麻藥混合后在發生疼痛的地方進行局部注射,通過糖皮質激素和局麻藥強大的抗炎、止痛作,能有效緩解腰腿痛、關節痛、肩痛、軟組織或肌腱等慢性炎癥疼痛。
這種治療***據說起源于原蘇聯,至今仍然在骨科等臨床科室和運動員康復治療中廣泛使用。一般說來,療效很不錯,記得2年前我老媽大拇指腱鞘炎,疼痛厲害,在手外科就診,醫生就是打封閉后,老媽腱鞘炎再也沒有痛過了。
打封閉一般費用不高,療效較好,但值得注意,也存在較大風險,第一,藥物過敏可能導致人休克死亡,因此打封閉之前一定要詢問既往藥物過敏史,同時做好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準備。第二,注射部位如果產生誤差可能導致神經損傷。
為了防止打封閉帶來的意外風險,建議大家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此項治療,很多非正規醫療機構打封閉的操作流程非常混亂,而且注射藥物甚至包括中成藥注射劑,非常容易導致過敏性休克,值得警惕!
03什么是封閉針
要想了解它對人體的影響,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封閉針?
封閉針里面含有兩種藥,一種是激素,另一種是局麻藥。將它們混合注射到疼痛部位以治療疼痛的癥狀。
封閉針在骨科應用非常廣泛。如網球肘、足跟痛、橈骨莖突炎、膝關節滑膜炎等。
激素的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抑制炎癥發生,減輕疼痛。
局麻藥的作用:緩解痙攣,減輕疼痛,增強激素的療效。
封閉針對身體的影響
封閉針對人體有好處的影響也有壞的影響。下面主要說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壞的影響。
1.激素能引起向心性肥胖、股骨頭壞死、多毛、骨質疏松、胃腸道反應、抵抗力下降、血糖變化等不良反應。但是它的前提是長期并大劑量應用。
2.激素能影響傷口和損傷的愈合。減慢恢復速度。
3.肌腱部位的應用應特別注意。容易導致肌腱脆性增高而引起斷裂。
4.封閉針注射入血管時,局麻藥容易引起心率下降。打入神經時引起疼痛。
5.感染。特別是關節內和肌注的注射一定要注意消毒徹底。
6.對于感染、結核、腫瘤等疾病不能使用。糖尿病和胃腸道疾病的患者也要慎用。
7.封閉針過敏的患者。激素雖然是作為治療過敏的首選藥物,但是也有對它過敏的。
8.有一部分病人在打封閉針后疼痛反而加重,不過幾天后就好轉了。
9.打了封閉針后疼痛消失,并不代表疾病治愈,后期要注意休息和治療。否則容易復發。
封閉針對治療局部疼痛效果很好,但是一定要知道什么病可以打,什么病不能打!再就是封閉針一般劑量很小,并且再次注射的間隔時間較長。所以不會存在用量過度情況。
再就是和大家說的一點,市面上效果好的一些藥(外用藥、咳嗽藥等)其實都含有激素。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04打封閉,即指打封閉針,是將一定濃度和容量的強的松龍注射液和鹽酸普魯卡因(或它們的同類藥物)混合,注射到病變區域。
封閉療法是將一定的藥物注射于痛點、關節囊、神經干等部位,可以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痙攣等作用,這樣的治療可以將藥物直接注射到病變局部,在病變局部發揮最大的治療作用。從作用機制看,封閉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癥狀屬于對癥處理。醫學上采用這種治療***的有很多,退燒、降壓、利尿等等都是,雖然這些***不能從根本上去除病因,但能起到減輕甚至消除癥狀和預防并發癥的作用。許多頸肩腰腿疼痛癥經過一次或幾次封閉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且不再復發。因此,不能絕對地認為封閉治療不能除病根。
與其他藥物一樣,強的松龍類也有副作用。強的松龍類藥物雖然不具成癮性,但長期、大劑量、反復應用可產生習慣性及依賴性(在正規醫院打封閉針,醫生會根據病情嚴格掌握劑量,極少發生這種情況),并可產生以下副作用:向心性肥胖,體形改變,皮膚多毛,女性患者長出胡須,人體抗感染能力下降,傷口愈合速度減慢,加重胃腸潰瘍,誘發高血壓、精神病、骨質疏松、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
打過封閉針以后是否需要長期用藥呢?這類激素雖不存在成癮性,但長期應用可產生習慣性及依賴性。習慣性是指由于長期反復使用激素來緩解癥狀。依賴性指是某些疾病使用激素治療后,癥狀可得到完全控制或部分緩解,但突然停用激素或較快地減少其劑量,會使疾病立即復發或者惡化,出現所謂反跳”現象。這兩種情況均在長期、大劑量、反復應用激素后才可能出現。骨科應用封閉療法,一般根據病情封閉一次或幾次。每次間隔7—10天,一般連續使用不超過3—4次。如需繼續使用此療法,間隔時間需加大,所用的劑量也要減小。所以,只要按照上述原則用藥,一般不會產生習慣性和依賴性。與其他藥物一樣,皮質激素也存在副作用。主要有:出現向心性肥胖,使體形改變、皮膚多毛,甚至使女性患者長出胡須;可導致人體抗感染能力下降,傷口愈合速度減慢;可加重胃腸潰瘍,誘發高血壓、精神病、骨質疏松、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癥。這些并發癥也是長期、大劑量反復用藥后才出現的,一般短期的局部封閉治療不會引起這些不良反應。為了安全起見,醫生對患有較重的高血壓、胃腸潰瘍、糖尿病、精神病等的病人,總是慎重使用或禁用激素類藥物。
05打封閉針,也就是“封閉治療”,是將一定濃度和數量的藥物注射于軟組織及關節腔的痛點部位(主要是例如肌肉、筋膜、肌腱、關節滑囊等),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痙攣等作用。“打封閉”起源于前蘇聯,最早是將普魯卡因注射于人體的局部痛點,以起到暫時止痛的作用”。實際上“封閉”治療炎癥和疼痛,屬于是“神經阻滯治療”中的一種***,也曾經被視為狹義的“神經阻滯治療”。
由于這一治療***歷史悠久,“封閉”一詞在普通人群中廣為流傳,很多時候被人理解為:疼痛的地方打一針就能止痛的療法就是“封閉治療”,進而簡化為“打封閉針”。而“封閉治療”所使用的液體藥物,也被稱為“封閉液”。
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神經阻滯治療”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