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舊三寶:人參、貂皮、靰鞡草
東北三寶是指中國東北地區的三種土特產,有新舊兩種。新三寶是:人參、貂皮與鹿茸,這是富人、官家的說法。舊三寶是:人參、貂皮與靰鞡草,這是窮人的說法。因為東北天氣苦寒,窮人把靰鞡草填在鞋子里,能保證腳不被凍壞,所以靰鞡草是窮人的寶,而富人有溫暖的棉靴則不認同。其實舊三寶文化價值更深厚。
人參又名"人葠",俗稱"棒槌",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馳名中外的珍貴藥材,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關東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之一。由于人參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得名。在古代,它有許多別名、雅號,如:神草、王精、地精、黃精、血參、人銜、人微等,人們所說的"百草之王"是從滿語中翻譯過來的。滿族人稱人參為"奧而厚達","奧而厚"是草類總稱,"達"為首領、頭人之意,故將其譯為"百草之王"。東北土話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表示大的優質的人參來之不易。
紫貂(學名:Marteszibellina)屬中小型獸類,軀體細長,四肢較短。頭形狹長,耳短而圓,嗅覺、聽覺靈敏。犬齒較發達,裂齒較小;上臼齒橫列,內葉較外葉寬;臼齒齒冠直徑大于外側門齒高度。體毛柔軟,無斑紋。前后足均5指(趾);爪鋒利,不可伸縮。是一種特產于亞洲北部的貂屬動物,在白天活動和獵食。通過嗅覺和聽覺獵取小型獵物,包括鼠類、小鳥和魚類。有時也吃漿果和松果。紫貂大多在森林的地面上筑巢,在天氣惡劣或遭遇捕殺時下,它們會躲在巢穴中,甚至將食物儲藏在里面。紫貂的皮毛稱為貂皮,在中國只產于東北地區,與廣泛分布于烏拉爾山、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以及日本北海道等地。
梅花鹿全身都是寶,所以古時候人們把鹿稱作神獸。但是鹿身上最珍貴的東西要算是鹿茸了。鹿茸就是未骨化的角生長在雄鹿的額上,是一種有組織的結構,為真皮衍生物。鹿茸含有豐富的復合蛋白質和激素,以及磷酸鈣、膠質軟骨素等化學成份,是一種高級補品和名貴藥材。鹿茸能溫腎壯陽,生精益血,強筋補髓。主治虛勞贏疲,血虛眩暈,腰膝酸痛,萎滑精,虛寒血崩等病。
鹿茸的種類:由于原動物不同,分為梅花鹿茸(黃毛茸)和馬鹿茸(青毛茸)兩種,梅花鹿茸要好于馬鹿茸。按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為鞍子、二杠、掛角、三岔、花砍茸、蓮花等多種。二杠茸質量好,價格貴,但產量低。
鹿茸主要有產于大興安嶺的馬鹿茸和產于長白山的梅花鹿茸。
烏拉草屬于莎草目莎草科苔草屬,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地區。
烏拉草形態特征及用途:根狀莖緊密叢生。稈三棱形,基部具有光澤的褐色葉鞘。葉細條形,對折,邊緣粗糙。小穗2~3個,頂生的雄性圓柱形,側生的雌性卵形或卵狀球形;雌雄花鱗片棕色至銹色;果囊近卵形,扁三棱形,有褐色樹脂狀小突起,頂端急縮成短喙。小堅果倒卵狀橢圓形,三棱形,褐色。其葉細長柔軟,纖維堅韌,不易折斷,為草鞋、草褥、人造棉、纖維板等的良好材料,將原植物莖葉錘打后放入氈靴中,能御寒,昔稱關東三寶”之一。是草編工藝品、造紙的主要原料。舊時東北人用皮革縫制、內絮捶軟的烏拉草作防寒鞋,是北方貧民心愛的"草履"。烏拉”是滿語皮靴的意思,是一種東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