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院的一份公告在資本圈引起不小波動。
針對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寶能系相關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公告中提及姚振華“下落不明”的情況,寶能集團相關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相關信息有誤,公司已與法院方面溝通協調,近期相關公告會撤回。”
3月22日上午,寶能集團官方微信號“中國寶能”發出一文——《姚振華董事長檢查寶能汽車深圳工廠復工復產工作》。
寶能回應姚振華“下落不明”
3月17日,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一則關于廣州寶時物流有限公司、姚振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的公告中稱:
“姚振華:本院受理原告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區支行與被告廣州寶時物流有限公司、姚振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因你下落不明,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向你公告送達(2021)粵01民初1750號民事起訴狀副本、證據材料、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告知合議庭成員通知書、裁判文書上網須知、廉政監督卡。”
法院送達公告顯示,此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涉及借款本金7億元及利息、罰息、復利(暫計至2021年9月29日止,利息1429萬元、罰息0元、復利0元)。
對于法院在寶能系相關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公告中提及姚振華“下落不明”的情況,寶能集團相關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相關信息有誤,公司已與法院方面溝通協調,近期相關公告會撤回。”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今日上午10點左右,寶能集團官方微信號“中國寶能”發出一文——《姚振華董事長檢查寶能汽車深圳工廠復工復產工作》。
文章附有多張圖片,并表示,3月21日,在深圳疫情解封的第一天,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走進寶能汽車深圳工廠進行工作檢查,全面了解深圳工廠生產復工運行情況,并與在場的寶能汽車集團高管和深圳工廠的管理干部作深入交流,就寶能汽車深圳工廠2022年的重點工作做全面督導。
一位資深法務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法院公告中所稱的“下落不明”與公眾理解的“失聯”、“跑路”等不同。法律意義上的下落不明通常是指無法通過法定(如企業工商***地址,居民戶籍地址)、約定(如合同、協議中約定的通訊地址)或其他常規方式取得聯系的情況,詞語性質偏中性。而失聯、跑路則更多地帶入了相對方不愿與外界聯系的主觀色彩,性質偏負面。
上述法務人士稱,在民事訴訟程序中,公告是一種常規送達方式。民事訴訟法(2021年修正)第九十五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實踐中,法院按照法定、約定地址,無法向某一訴訟當事人送達法律文件的(如郵件被退回、***無法接通等),即可能采取公告方式送達,不宜引申出法院對此作出了價值評價。
集團流動性困境待解
官網信息顯示,寶能集團始創于1992年,總部位于深圳。自創立以來,集團已成長為涵蓋高端制造、國際物流、綜合開發、民生服務四大核心板塊,業務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個城市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天眼查APP顯示,寶能集團旗下有510家核心企業,其中包括韶能集團、中炬高新及南寧百貨3家上市企業。
2021年6月開始,隨著集團多家子公司爆出裁員、拖欠薪酬社保等問題,寶能系的流動性困境浮出水面。
截至2021年9月底,寶能集團合并報表總資產8300億元,剔除并表金融資產及負債后總資產4300億元,有息負債合計1927億元,對外擔保余額308億元。
根據中炬高新此前發布的一份公告,寶能集團表示,自今年6月份以來遇到的暫時性資金周轉困難,根本原因在于制造業的巨額資金投入,疊加疫情、房地產政策調控、融資集中到期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近期較為緊迫的流動性資金缺口約200億元,包括理財產品兌付合計83.49億元;較急迫的工程款26億元;緊迫的經營款及到期本息85億元。
作為寶能集團最重要的一級子公司,截至2021年6月末,鉅盛華的總資產為5714.58億元,貨幣資金為66.18億元,較2019年末的290.32億元大幅減少。
責編:戰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