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元旦小長假轉瞬即逝
2022年的第一個工作日
你是否患上“節后綜合征”?
(誰也別勸,只想摸魚)
聽說美食可以治愈任何“綜合癥”
快來用運城的這些美食
撫慰你的emo
咱們運城美食下篇繼續走起吧!
NO.01
聞喜篇
煮餅
若說起山西的面食名吃,就不能不說到有“餅點之王”美譽的聞喜煮餅。魯迅先生曾在其小說《孤獨者》中有“我提著兩包聞喜產的煮餅去看友人”的字句,可見在民國時期的禮品市場中,聞喜煮餅是響當當的。
用蜂蜜、芝麻仁、香油、糖類等多種優質原料配制而成的聞喜煮餅,***工藝精湛復雜,經制面皮、擦餡、包餡成型、油炸、上汁裏粘芝麻等多道工序***而成。
***好的聞喜煮餅形似圓月,外層裏著一層芝麻,掰開便露出層次分明的栗色皮層和白色餅餡,可拉出幾厘米長的細絲。吃到嘴里,酥沙松軟,甜而不膩,是聞喜當地傳統婚嫁儀式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又因其圓形的外觀,有“婚蛋”的美稱。
當然,聞喜煮餅可不僅好吃這么簡單,2009年,聞喜煮餅***技藝還被選入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饃
“有饃就有事,有事就有饃”,聞喜花饃是聞喜縣的傳統名點,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饅頭,因花式各樣而命名。
聞喜花饃盛行于明清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一團白面,經過面花藝人指尖的捏、搓、揉、壓、點、切、刻、劃等,頃刻之間,一款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面藝作品就出爐了。
每到臘月,花饃手藝人總會用面花的形式,來迎接新春的腳步,他們以面為素材,以手為刀具,徒手捏花饃,傳遞新氣象。
聞喜被稱為“花饃之鄉”,在歷經千年的傳承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同時被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2006年入選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NO.02
新絳篇
木炭火鍋
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南方,火鍋都備受各個年齡段美食愛好者的喜愛。尤其是天氣一冷,和親朋好友圍坐一起,一邊聊天一邊看著鍋里的食材咕嘟咕嘟地冒著泡,騰騰的蒸汽就在房間里彌漫開來。
新絳木炭火鍋又稱“火碗”,以鮮而不燥、回味悠長而著稱,被稱為絳州十大名吃之一。
采用極富古絳州銅火鍋為器皿,以木炭為燃料,將經過處理的紅燒豬肉、油炸肉丸、粉條、海帶、白菜等菜肴,經過科學搭配,將食材的色澤和口感最大程度保留,達到了營養均衡、鮮香綿嫩的口感。
從陶鍋,砂鍋,到過去鐵制,如今的銅制火鍋,新絳火鍋歷經了仰韶、春秋、大唐五千多年歷史,逢年過節吃火鍋是當地最隆重的傳統民俗。
羊湯
天氣一冷,又到了喝羊湯的季節。
絳州羊湯,俗稱羊雜爛,是新絳人最喜愛的早點之一。按一定份量將羊雜盛入大碗,澆以滾燙的羊湯,上面漂浮著青綠的蔥花,喝一口,從喉嚨到胃都有一股暖暖的回香。
嗜辣者放入適量羊油辣子,再就以絳州鍋盔或麻花,熱騰騰、香噴噴,味道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NO.03
稷山篇
麻花
運城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為家里囤一箱麻花,心里便會格外踏實。烈火烹油,嘎嘣脆響,麻花天生熱鬧。長長的麻花,還寓意著長長久久,年年有余。
說到麻花,名氣最大的,當數山西省老字號,稷山“趙氏四味坊”麻花?!摆w氏四味坊”傳統面點***技藝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傳統的***技藝獨樹一幟,享譽秦晉,是稷山麻花的代表。
“趙氏四味坊”麻花***技藝始終恪守最傳統的配比秘方和傳統十八道***工序。炸制成的麻花色澤金黃、香甜酥脆,一口咬下去,酥脆之余還透著面粉的麥香味兒,餓了來一根,吃完飽腹感十足。
板棗
紅棗,象征著紅紅火火、步步高升!新年伊始,怎能少得了稷山板棗?
教民稼穡,后稷故里話豐年;貽客香甜,板棗之鄉紅連天。稷山縣是著名的棗鄉,這里盛產大棗,其中以板棗最為有名,歷年來獲獎無數,被列中國十大名棗之首。
優越的氣候環境,是稷山板棗的先天優勢之一。這里所產的板棗色澤紅艷、皮薄肉厚、口感香甜。2015年“稷山板棗”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9年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NO.04
萬榮篇
三白瓜
三白瓜不僅營養豐富,還特別耐貯存,經長時間貯存后,瓜瓤會成為蜜汁狀,仍可食用,甜味更加濃郁,最長可貯存到第二年清明節。
食用時,可直接將皮破開,瓜瓤挖出,可冰著吃,也可與白糖拌著吃,味道別提有多清爽可口了。
蘋果
蘋果作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普及率很高,然而蘋果種類眾多,哪里的蘋果好吃呢?
萬榮地處汾黃兩河交匯處,土壤肥沃,是一處適宜蘋果栽培之地。萬榮所產蘋果酸甜適度,可口多汁,一口下去,清甜的果肉便與馥郁的果汁一同在口腔內流淌旋轉,浸潤著舌尖上的每一處味蕾。
萬榮蘋果是萬榮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萬榮蘋果曾在第三、四、五屆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金獎及名牌產品獎。此時正值新年,一枚萬榮蘋果,寓意紅紅火火的,平平安安!
NO.05
平陸篇
水化柿餅
每年冬天最惦記的限定甜品,一定有這枚香甜軟糯的水化柿餅,畢竟沒有什么比在寒冬里,窩在溫暖的暖氣房里,吃著香甜軟糯的柿餅更令人欣喜若狂的了。
平陸縣生產水化柿歷史悠久,自唐代貞觀年間開始,水化柿就成為向朝廷進獻的貢品。在平陸縣馬泉溝一帶,水化柿種植歷史約有1350多年。因該柿種無核,所加工成的柿餅能速溶于水,固稱其為“水化柿”。
水化柿肉厚但是纖維以及顆粒感較明顯,有嚼頭,尤其是糖份含量居國內柿種之首。對于會吃的人們來說,沒有比吸食一枚香甜可口的水化柿更具有誘惑力的了。
杜馬百合
秋冬時節,天氣干燥,需要潤肺養胃的人越來越多,所以,這個季節,吃一些理脾健胃,潤燥清熱的百合再合適不過。
平陸栽培百合的悠久歷史,明朝萬歷年間杜馬一帶的百合就列為皇宮貢品,康熙十八年,杜馬百合被列入全國《名產錄》,馳名中外,被人們稱為"中條參"。
平陸地處150公里中條山麓,為砂質土壤,極易種植百合。所產百合以個頭大、瓣肉厚、后味不苔、瓣肉無柴,加糖蒸熟,酥沙綿軟、味甜清香、十分可口。
NO.06
永濟篇
扯面
扯面對于愛吃面食的運城人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道面食,不需要太多的配料,更不需要繁瑣的******,簡單易做。但永濟人用最簡單的做法,調制出了不一樣的酸湯扯面味道。
永濟扯面薄厚均勻,寬窄相宜,筋道爽口,湯濃味香。扯面***時,先將面粉用鹽水和好,用濕布蓋好放置1小時以上,再調到較軟程度后搟成較厚較寬面片,然后手捏住兩端一邊拉扯一邊不斷敲擊案板發出“bangbang”的聲響,扯到一定長度后將面條對折,重復上述動作,反復多次后扔入沸水鍋煮熟撈出,湯碗提前放入調料,澆沸面湯攪勻面條撈出放入湯碗即好。
永濟扯面一般都是現點現扯,速度很快,最關鍵的是那一碗酸湯,湯的調制講究,尤其是那帶點焦香味的蔥花,包裹著勁道的白面,再喝口酸爽的湯,讓人回味無窮。
麻肉
麻肉,又稱喇嘛肉,是永濟流水席中的一道名菜。據傳,麻肉原是喇嘛發明的一種食物,由于其味道鮮美,久而久之,這道菜漸漸傳入民間。
麻肉的做法十分講究。選用上好豬五花肉,裹上淀粉、雞蛋。先腌后炸再蒸。再與配菜燉在一起,肉湯浸透白菜,白菜吸收肉汁兒的香氣,又吸收一部分肉的油膩,二者搭配相得益彰,食之滿嘴溢香,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熱菜。
NO.07
芮城篇
麻片
說到芮城的特色美食,芮城麻片絕對位居第一!芮城麻片的生產始于明末清初,有300年歷史,以甜、香、酥、脆而盛名。1979年跨入山西省八大名食行列。
據《芮城縣志》記載:“芮邑熬米糖,出商于秦晉豫者已殊不少,西達潼渭,南及鞏洛,北逮降汾,頗獲專利?!避浅锹槠缭?981年的全省商辦工業副食品質量鑒定評比會上,就曾榮獲名特產品的第一名,暢銷許多省市。
芮城麻片色如琥珀,引人食欲。吃起來香甜可口,不粘不凝,營養豐富,老幼咸宜。
陽城鹵肉
對于運城人來說,路過陽城鎮一定要吃一口正宗的陽城鹵肉嘗鮮!而對于在外工作的陽城鎮人來說,回鄉探親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來一個餅子夾肉解饞。他們對于鹵肉的執著,已經到了一個癡迷的程度。
陽城鹵肉,是芮城名吃。剛出鍋的陽城鹵肉,熱氣騰騰的香味就讓人食欲大增,待肉放涼以后,皮軟、色鮮、味美,吃起來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這么多的美食你有沒有心動?
在2022年的開篇
把心動的美食帶回家吧
去迎接紅紅火火的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