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在當前全球多國都在對俄羅斯采取制裁的背景下,20國集團(G20)即將在印尼召開的這次峰會顯得格外關鍵。被制裁的國家俄羅斯也屬于G20中的一員,但本月中旬很多成員國開始討論將俄羅斯排除出該組織。波蘭甚至表示將俄羅斯“踢走”后自己可以取而代之,但由于中國、印度、沙特這些國家對俄采取中立,所以這一議程討論將會非常艱難,預計也不會有結果。
消息稱,G20是一個經濟組織原本不應和政治有太多關聯,但波蘭提出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已經嚴重違反了國際合作原則,所以不管從哪方面考慮,也應該將俄羅斯“踢出”國際經濟和金融組織。美國立刻就發聲響應,決定開始評估并認真考慮這一問題,認為“俄羅斯不應該期望他們還能在國際關系上一切如常”。總體來看,美國和盟友的聲音顯然更大一些,中立的國家屈指可數。
然而昨天克里姆林宮宣布了一個意外的消息:俄總統普京計劃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舉辦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此舉讓很多國家感覺“不可思議”。因為當前在全球多國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下,普京的“風評”被抹黑嚴重,且俄羅斯還是美國等國家的眾矢之的;此前即使是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在安理會上露面,都會引發很多質疑和***的聲音,更不要說俄總統普京在這個風口浪尖出現在峰會上了。甚至還有人認為和俄羅斯的緊張關系會讓美國、英國不派代表前來,或者在普京發言時離席***,這都是他們慣用的手段。
此時,G20峰會舉辦地印度尼西亞也發聲了。東道主印尼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對包括俄烏沖突在內的各類問題表達關切,但G20是一個多邊經濟合作機制,印尼不打算把俄烏沖突納入當前議程,言下之意就是他們“不剝奪”俄羅斯參會的權利,所以普京一定會去;目前G20大部分國家的政治立場都是反對俄羅斯,有少數幾個選擇中立,而支持俄羅斯的國家為零,普京此番前來也算是“單槍匹馬”赴會了。
有分析認為普京必須去參加G20峰會的原因是,他不會在乎西方國家的各種指責聲音,也不是為了和西方打一場“辯論賽”前來;當前最緊迫的問題是和中立國家和“有合作可能的國家”簽訂更多條約,為俄羅斯未來的經濟發展尋找出路。俄方很多州面臨封鎖已經出現貨物積壓、經濟萎縮的現象,所以必須實現出口轉型,把原來對歐洲的市場遷移到其他地區,才能保證不會在這場制裁中“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