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顯示: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原武警水電部隊整體轉隸組建的中央企業。2018年3月,***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武警水電部隊轉為非現役***隊伍,組建國有企業,使用中國安能建設總公司名稱,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經核準,“中國安能”為公司的規范化簡稱。該公司于2019年5月28日在北京掛牌成立。
原來這是一家***央企!
這個集團公司為何取名“安能”,我從武警水電部隊一名退休的大校警官那里了解到,原來,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水電部隊為適應工程建設需要,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注冊成立了中國安能建設總公司,與水電部隊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由于當時受***部和能源部雙重領導,總公司取名時在“***”和“能源”里各取了一個字,這大概就是“安能”這個名字的來由,寓意“一頭牽著百姓安寧,一頭擔著能源建設重任”。聽說另一家單位當時受***部和交通部雙重領導,所以公司取名“安通”。這個由來十分有趣,但應該不是八卦,感覺說法靠譜。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單位的歷史。我又深入查了一下安能集團,根據其官網表述,自從1952年3月,根據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令,華東軍區某部改編為中國人民***水利工程師投身治淮戰斗以來,這支隊伍歷經基建工程兵、武警水電部隊等多次改革調整,但一直奮戰在建設電站、造福人民、搶險救援、治水安瀾的前沿一線,先后承擔了國內外200余個大中型水電能源項目建設,多次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國際里程碑工程獎”等獎項,創造了20多項軍隊之最、全國之最、世界之最。
過去經常看到“中國安能救援”刷屏一些重大搶險救援的新聞報道,還納悶這到底是個什么公司,一個企業怎么常年在搞救援。這次搜索中國安能的官網,發現有一個“應急救援”專欄,頓時對他們的歷史肅然起敬。中國安能先后完成了唐山抗震救災、九八長江抗洪、汶川抗震救災、南方抗冰保電、甘肅舟曲泥石流搶險、“東方之星”沉船救援、金沙江堰塞湖搶險、鄱陽湖決口封堵等220多次重大搶險救援任務。轉隸后,中國安能集團納入國家防總成員單位,成立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工程救援中心,在全國組建了9個工程救援基地,已成為我國重大自然災害工程搶險中***水準很高、實戰能力很強、最能打硬仗惡仗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國家力量。這些都是來自官網的表述。
在今年河南特大暴雨災害中,中國安能***救援隊伍轉戰鄭州、新鄉等地,圓滿完成了水庫排險、群眾轉移、內澇排水、決口封堵、堤防修復等救援任務。當時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中國安能投入“救援航母”轉移群眾,畫面很震撼。
在那次河南省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上,安能集團搶險前指的負責同志介紹,中國安能集團在七十年歷史中,積淀形成了以“鐵心向黨、鐵肩擔當、鐵膽攻堅、鐵骨奮斗”為主要內容的“水電鐵軍”精神。“安瀾興邦、至誠至能”是他們的企業使命,是他們倍加珍視的厚重文化傳承和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安能救援”“中國安能建設”是黨和人民賦予、經過歷史和實踐檢驗的金字招牌。
查詢到最近的重要新聞是國資委展開以中國安能為綜合平臺聯動加強中央企業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推進會議。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此次會議上說,要依托綜合平臺將中國安能打造成為***化的應急救援隊伍;要在中國安能作為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工程應急救援中心的基礎上,建立國資委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強化統一指揮。
2019年4月,國資委發布公告,將中國安能列入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名單。根據公司官網簡介,中國安能具備水下構筑物建設、隧洞橋梁、機場碼頭等特殊領域的施工能力,是能源基礎項目建設生力軍,也是地質洪澇災害領域應急搶險中國家級***力量。
查完一堆資料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這是一家超級牛掰的公司啊。膜拜膜拜[中國贊][擊掌]